魏璐璐
【摘 要】现代水墨画不再照搬固定的模式,不论是绘画用具还是表现方式都追求变化和创新,这与幼儿的作画特点尤为相似。画面中水与墨随机渗透、自由变换的游戏性与幼儿自由自在的天性又十分符合,可以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和打开幼儿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关键词】水墨画;兴趣;选材;自主创新;尊重差异
自古以来,水墨画讲究两点:一是讲究技法的运用,要求画家必须具有深厚的绘画功底。二是临摹是古代画家的必修课,南齐谢赫的画论《古画品录》中有云:“传移模写”乃六法之一,可以看出临摹是水墨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然而我们天真烂漫的幼儿如此这样引导下去将会怎样,我们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习能够促进幼儿个性展现的幼儿水墨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幼儿学好水墨画,首先要让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比起被动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怎样才能使幼儿对学习水墨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一、选材是兴趣的基础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年纪小,他们接触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想让幼儿在纸上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这着实是为幼儿出了一个难题,使他们无从下手。这样的水墨画又如何能给幼儿带来兴趣呢?因此选择题材内容时,应尽量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有生活感受。幼儿对于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选择幼儿熟知的事物作为绘画的内容,紧紧围绕幼儿的生活,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经常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写生,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亲身接触大自然,激起他们绘画的兴趣,用水墨将其感受自由表达,找到乐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眼力和表现力。
二、教师的引导贯穿始终
教师的引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水墨画对幼儿来说似乎有些陌生,怎样对这陌生的概念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引导也占据着重要位置。传统的临摹和做示范的水墨教学方法会让幼儿感到枯燥厌烦。幼儿通常对故事和游戏最感兴趣,教师大可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把故事和游戏融入水墨画中,通过给孩子讲述一个或让孩子展开想象自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游戏,然后通过笔墨自由展现出来。
让孩子在娱乐、玩耍中学习掌握水墨画知识的技能,在看看、想想、玩玩、说说、画画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情趣兴趣。在此期间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再次,水墨画独有的特性能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墨即是色”、“墨分五彩”都讲出了水墨的特点。墨与水调和展现在宣纸上会形成深浅不一的各种色度,缤纷的色彩完全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来代替,再加之幼儿喜爱的颜色,如此以来,幼儿可以用水墨画更丰富的表达其内心世界。然而这种变化往往又会出乎意料,给幼儿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意料之外的变化会引起幼儿更大的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其更进一步在学习中发现和探索。
三、要培养幼儿自主创造能力
每一幅水墨画都应该有自己的灵魂。如果把每一个幼儿都按照相同的模式训练,幼儿的想象力被束缚,绘出的作品千篇一律,幼儿则变成了作画的复印机,那学习水墨画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适得其反。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幼儿的思维不带任何条条框框,因此幼儿的创造应是独一无二的,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创作意愿,鼓励幼儿运用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遇到幼儿意想不到的发挥,不要一味的否定,而是给予鼓励或加以引导。绘画没有对错,不要以像与不像的定义来衡量。要鼓励幼儿打破常规,大胆的把自己的创造和想象融入自己的绘画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有灵魂的有意义的作品。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创作,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真正让幼儿在水墨游戏中开启心灵,充分提高幼儿在绘画中的自主操作能力。
四、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赏识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起了关键性作用。幼儿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纯真的情感,我们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自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作品各异,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要善意发现幼儿作品中的优点,要多用鼓励的语言,及时与幼儿多沟通多交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浓厚的绘画情趣,那么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水墨画,提高幼儿对水墨画兴趣,充分感受水墨学习的神奇与快乐,让幼儿在水墨天地中尽情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