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千秋
摘要:实 效、高效的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境界,然而教学却普遍存在老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从备课、教学和课后反思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完满地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的积累,真正做到有效性课堂才能从本质上改变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老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的问题,多年来,很多老师苦苦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办法。本人通过一些实践学习,对课堂的有效性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想法。
一、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走进21世纪,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把一本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作为手段的原始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教学的要求,因此,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观念能否与时俱进必将决定教育的效果与价值。多少年来喊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口号,在课堂上却看不到“主体”,“主体”被指导者所代替。教学上老师们任劳任怨、口干舌燥,却不知因此误导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他们的自主意识萎缩,甚至隐遁。老师不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处处为他们铺设一条共同通向书山的坦途,像个导游,引领一泼游客,口若悬河地向他们介绍沿途的风景……不顾小学生各自眼里看到什么,有什么样联想,能不能跟教师起共鸣都无所谓。
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就是放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方式的转变。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主角,没有谁给谁当配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主人的朋友,教师和学生既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又相互照应,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各有所益。
二、注重课前备课的目标与预设
1.教师备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钻研教材,储备知识,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分析了解学情。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识水平,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域”,优化教学过程,以致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例如:为了让刚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加工、预设一些目标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以便在课堂上一同达成目标的实现。如第一册《小小的船》,《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有一段用于生字巩固的例文:“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划船。我看见湖水很蓝很蓝,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可漂亮了。我坐在小船里,看见湖边的游人特别多,有弯着腰的老爷爷,有可爱的小妹妹,还有高鼻子的外国朋友呢……”考虑到有的学生没划过船,教师可另编一段:“星期天,我坐在家里看电视,看见很多小朋友划船。太阳很亮,只看见,蓝蓝的湖水闪着星星点点的波光,真好玩。湖边的柳树,把弯弯的柳条垂到湖里,像在钓鱼……”
教师把两段文字都制作成精美卡通课件,上课时,诱导学生分别一句一句地说出来。催进读熟。比如把划过船和没划过船的分成两组比赛说一说、读一读。
当然,我们还可这样编:“坐船坐船摇呀摇,摇过弯弯的双虹桥。抬抬头,只看见,高高的蓝天白云飘。白云白云快飘走,夜晚夜晚快到来,我要看,星星一闪一闪对我笑。”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活用教学参考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同时激发兴趣,才能很好实现课堂的真实有效。
2.学生备课。不单教师备课,学生也备课。学生的备课就是预习。课前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做课文后面练习(教师指定较易的,如第一册《小小的船》读读背背 ),做教辅材料中的相关练习,把容易的先学好,课堂上预留足够的时间去学较深的知识。总的来说,教师备课重要,学生预习同样重要。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实效
1.教学展示互动中注意问题生成。教学中,展示互动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有小组内的相互探讨,有全班的交流互动。如果老师在此过程中只流于形式,没有注意课堂问题的生成,对暴露出的问题避而远之,视而不见,担心“节外生枝”,破坏老师课堂设计的完美,延误时间。这种只注意形式而忽略了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是空洞的。学生汇报、交流的问题,老师注意适时地追问、点拨、启发、拓展,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又推进学生踏上高层面的认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2.关注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都是达成课堂实效性的基础和条件,老师应该关注和了解并积极调整课堂状态。小组交流探讨时,学困生漠然无语;课堂展示互动时,优秀生唱“独角戏”;老师讲解重点时,多动学生交头结耳……这些现象是课堂上存在的弊端。老师给每个组定下规矩,小组内要轮流发言,小组长指导每个组员讲解,尤其是不沉默不语的学困生。通过不断强调训练,教孩子们学会倾听、发言、互助,使教学始终保持一种“互动”和“对话”的状态。
3.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例如课堂上,学生对一些问题产生兴趣,很渴望知道问题的答案,教师却不以为然,有的还指责学生:“你的问题最多,这不是这节课所学的东西,把该学的学好就行。”等之类的语气秒杀学习兴趣,这无疑是给燃起的课堂浇了一盆水。在这些问题上,教师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表扬学生,并鼓励他课后继续寻找答案,给全班同学一个最满意的见解。
四、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可能尽随人意,十全十美。我们上过的每一节课,如果都能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找出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那么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总之,有效教学中观念是关键,备课是前提,课堂是实效,反思促成效。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课堂才真正迎来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