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跃强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素材筹备,认真谋划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并且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同和加强教师合作学习教学的技巧等来解决。为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种科学高效的课堂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学习中起到了优化教学模式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融入到了小学教育的课堂中,活跃了孩子们的学习气氛,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依葫芦画瓢”的合作学习
教师在组织孩子们进行合作学习时,观念还是没有完全转变过来,造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秀场。通过一次次的合作学习演练,最终在检查时进行精彩的表演。在日常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本质被忽略,而只重合作学习的形式,其实质依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的合作学习“只见其形,未有其神”的现状。
2.“简单粗犷”的分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与保障。分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只是简单粗犷式的形式上的分组,那么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就没有办法保证和达成。
二、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针对目前小学课堂上合作学习出现的一些主要的问题,我们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教师们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应该依据这些问题解决的方法,避免出现现在的这些问题,使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能够真正被实施,其本质与目的能够被展现和运用,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1.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素材筹备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合作学习的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合作学习的应用不能生搬硬套,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开展合作学习应该选择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开放性并且可操作性强的素材进行合作教学。这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数学教材,而且要对班中的每位学生都要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选择合作学习的素材,才能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团结协作共同解决教材中的问题。
比如教师在讲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圆”这一节时,为了让大家探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和有几条对称轴的时候,提前让学生下课准备好剪刀和纸张,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自己画的一个左右完全一样的蜻蜓。让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剪出同样类型的图形。“如何才能剪出左右一样的图形?看哪组剪出的符合要求的图形种类多!”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协作,发挥小组团队的合作精神。学生们就会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协商,依靠集体的智囊团剪出不同种类的符合要求的图形,为小组赢得荣誉。这样就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和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2.认真谋划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的实施中,课堂上的实施成功是建立在课前精心备课、备学生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的基础之上,小组分配失败,合作学习肯定不会成功。因此,教师应该认真谋划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
(1)培训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在合作学习中,组中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合作探讨、展示、点评、互帮互教等的实施与成功,这一切都与小组长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小组长的合作学习领导组织能力强,那么这一组的合作学习效果就好,反之,该组的合作学习效果就会不佳甚至失败。因此,合作学习小组长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首先,要选择好小组长,可以采用我选我或者小组民主推荐的方式选择小组长。明确小组长的能力与职责要求: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沟通能力强、乐于助人且智力水平要良好等等,让学生选出心目中认为符合要求的小组长。这样经过选举出来的小组长不仅符合合作学习的要求,而且深得组中成员的认同,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就可以比较顺利地组织同伴合作学习。
其次,要对小组长进行业务和能力培训。让小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课堂学习的每个环节以及自己要做的每项任务,制定各种落实措施等等。督促组长组织合作交流的主动性,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合作意识。指导组长在合作学习时进行有序安排组员任务与分工,促进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的灵活协调能力,如何平息意见分歧,如何提出问题和做出评价等等。
(2)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的划分要科学。应该根据全班学生的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遵循“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使每个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当,各小组内的学生又有不同层次和特点,这样分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之间就有可比性,可以激发各小组的竞争激情,组中的学生又可以用善于交流的同学带动不善言辞的同学,可以让智力水平稍高的帮助后进生学习。这样的分组方法对合作学习来说是科学的,可以促进合作学习的高效和成功。
(3)合理分配组内成员任务。想要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组的合作学习,在做好小组划分之后,教师应该做好小组中组员的任务分配,小组成员才能各自发挥能动与聪明才智,按照自己分得的任务与工作环节,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最终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本质体现,促进合作学习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好服务。
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后,小组长要充分调动各种成员的积极性,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与特点,分配给成员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各位成员为完成本组的问题而共同努力,最终通过组内成员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来达成问题解决的目的。例如在新北师大版的小学六年级的第三章“观察物体”中搭积木比赛,比赛一要求各组同学为5个小正方体达成的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在这个比赛中,小组长可以安排动手快的同学用五个正方体积木按照要求搭立体图形,安排其他3名同学按要求画图形,同学们经过具体的分工都在忙碌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为本组的大任务而努力,最终努力赢得比赛。这样各组中每位学生都经过积极的探索学习得到了发展,真正发挥好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合作学习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针对目前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素材筹备,认真谋划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并且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同和加强教师合作学习教学的技巧等来解决。
参考文献:
[1]董世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09(3):93.
[2]马腾飞.对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J].学周刊,2012(11):93.
[3]包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J].科教创新,2013(3):144.
[4]高运乾.小组长大作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