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5-05-30 09:00刘月友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渗透课堂教学

刘月友

【摘 要】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当下评判学生的标准也变得多元了。知识文化水平并非唯一衡量在校学生的标准,学生的多元发展,综合素质水平才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渗透;孝道与感恩

长期以来,技工学校的学生给人的印象是,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态度不明确,因此,选择了技工学校上学。诚然,在21世纪的今天,评判一个学生优秀与否,学习并非唯一标准,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素质高是时代的要求。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传播,也是培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一个人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具体来说,让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我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课堂教学中穿插德育教育是最好方法之一,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身为一名教师,在学校课堂中,要注重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主要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一、德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为多,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是公主王子,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思想意识比较淡薄。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把社会正能量事件插入课堂,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引导学生正向方向思考。真善美是我们心中的道德评判标准。例如,“小悦悦事件”、扶老人被冤等事件,尽管有些人做法令人心寒,但我们应该清晰的看到,国人大部分还是有良心的,“拒绝冷漠”“为好人作证”活动的发起,唤醒了人性中最深层的良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仍然要坚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精髓的精神。

二、时常自省

《论语》曰:“每日三省吾身”。这是一句亘古不变的名言。它饱含着人生的智慧。学生在家都是父母宠爱有加,因此对自身的道德约束很宽松,对他人要求很严格,出了问题,永远不会从自身而总是从他人身上找原因,这与“自省”的优良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唐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省,让人审视自己,检讨自己,为的是以后更好的改进自己不足之处,完美自己的品德。通过对学生自身修养的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哲学,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修养,为他们将来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孝道与感恩,塑造人的良好品德

孝道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德育教育要与孝敬父母、感恩师长相结合。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现代家庭生活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不懂得对父母的感恩,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加强对学生“孝与感恩”的教育,给学生讲解古代的“二十四孝”、孟母三迁等故事,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教职工;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

常怀感恩之心,受人滴水,报以涌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恩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恩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恩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恩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恩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感恩钟爱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体会爱情的宝贵……凡事感恩,学会感恩。

四、教师示范导行,进行良好道德素质的教育

教师不论从自身的形象以及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学生一往情深的爱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的具体化。这种师爱一旦让学生体会到,就会“亲其师”,并且“信其道”;教师有了这种爱,在教学中就能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就能注意、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学生,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罗森塔尔效应。

五、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德育教育的践行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作为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就不能很好的建立和谐关系。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与班级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

根据中华民族性格内敛的特点,打开对方心灵之窗,要放下老师的姿态,去研究并参与当下学生所玩,所爱之事。面对教学对象,教育工作者了解这一时代人的特点吗?教与被教往往价值观、思想观念不同,对事物或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矛盾。要求学生去理解学生,那是天方夜谭。唯一的就是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事情,并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引导。

有人总结过90后的特点:超级自信、冷静而犀利的智慧,更关心自己的感受,“自我”是一切的中心出发点。他们拥有张扬的个性,非凡的创造力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课堂上,他们积极发言,阐述己见。他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劲儿,敢和“权威”拼个“你死我活”,纵使有时老师会被他们的“另类见解”而“大跌眼镜”,但仍然会被他们活跃的思维而惊叹;后生可畏!

老师也曾年轻过,当然读懂学生的用心良苦。学生的这点小聪明,当然瞒不过与他们朝夕相伴的老师。老师也用火星文跟学生聊Q或微信,嘿嘿,学生会打开心扉,跟老师哥们的,和谐关系由此建立。师生相处,微妙关系往往源于细节之处。

一个人品格的形成,是逐渐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学习并积累起来的。而技工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教育、技能教育,还承担了培养社会适用人才的重任。教学课堂渗透着做人做事的德育教育,正是这一重任的冲锋兵教师最好体现。

参与文献:

[1]夏午编著.学会感恩作.2010.7.1

[2]李秀艳.浅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径.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20

[3]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四川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渗透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