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15-05-30 10:48卢文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践初中数学思维

卢文娟

【摘要】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获得要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来实现. 传统的题海战术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贯彻新的教学精神,创设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活动;思维;实践

宋代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初中数学的教学同样如此,如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只停留在浅层的表现上,不会运用知识,不去深刻理解知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就不会得到发展. 教育实践也表明,数学知识只有将其置于实践锻炼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死的,无法满足学生活跃的大脑,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组织数学活动,给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营造足够的情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动手操作,从而使课堂上所学内容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上升到新的高度.

一、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反映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使学生对未知的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发扬反复求索、刻苦钻研的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寻找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其他学科产生联系,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饱满,再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学生就会产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习兴趣也就得到提高. 例如: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SAS)公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一起用作图工具作出一个三角形ABC,∠B = 30°,边AB = 4 cm,另一个边BC = 6 cm,然后将这个三角形裁剪下来,与周围同学的三角形作比较,结果发现自己的三角形和别人的都可以重合. 随后再改变三角形的角度大小和边长长度,剪出其他的几个三角形,此时学生发现不论角度和边长如何变化,自己所剪出的三角形都能够和其他人的完全重合,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作出思考和总结,得出“SAS”公理:两条边和一个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实际中的动手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活动中加深对概念与性质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通过数字和图形来表达数学意义,学生很难直接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深奥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做到化虚为实,充分运用与数学有关的教学器械,让学生依据实体对所学内容产生印象,对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公式进行理解并形成记忆. 初中学生年龄尚幼,所学尚浅,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需要通过亲身参与和操作才能对概念进行理解与记忆,教师切不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对公式、概念死记硬背,这样做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一定要开展广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而获得经验,对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 例如,“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活动可以设置这样的内容:把折纸作为课堂的先导部分,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假设白纸的厚度为0.1 mm,把它对折10次,问厚度是多少毫米?对折20次呢?学生一般会使用笨的办法,把0.1 + 0.1算出来,得到对折一次的厚度,然后一直算到对折10次后的厚度,经过繁杂的计算之后终于算了出来,但是这种方法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费时又费力,也容易出错,更别提对折20次之后了. 教师此时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算出对折20次后的厚度,结果为104.8576 m.

三、在实验型思维情境中培养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之所以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因为动手操作能够刺激大脑皮层,带动大脑参与思考,参与活动时手脑并用,达到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锻炼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宽教学范围,多加介绍数学知识相关的背景故事、实际背景等,演算所学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讲述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与奇闻轶事,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个具体化的环境,方便学生接受并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一个逐渐变好的过程,精确度得到提高,逻辑性变强. 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也就自然明白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加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画出一个普通的三角形ABC,再画出角A的角平分线,角A对边BC的中线和BC边上过点A的高,再变化顶点A的位置,观察三条边和边AC、BC的长度变化情况,当AC = BC时,三角形ABC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如此的问题情景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当学生发现AC = BC时,三角形ABC的三条线段重合在了一起,教师要及时作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介绍与总结,证实学生的思考成果.

综上所述,课堂活动的有效运用可以收获高效的教学成果,在数学教学中,给课堂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广泛开展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的活动中理解并学习数学内容,从而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浓厚兴趣,从而极大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展法.浅论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2010(2).

[2]林爱升.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新课程,2010(2).

猜你喜欢
实践初中数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