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2015-05-30 23:16李芮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摘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指出强调用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的“去工业化”发展战略不能作为当前我国产业调整的指导方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了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推动不同产業之间的相互融合而非替代,同时结合当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合理布局产业。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去工业化;产业融合

一、 引言

肇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轨迹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国为应对危机纷纷做出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尽管依靠庞大的内部需求和有效的政策干预,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期间经受住了考验,但在经济下行和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后危机时代中对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业已刻不容缓。而在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的共识前提下,关于结构调整的具体路径理论界和实务界却始终存在争议。这种争议主要集中在对工业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上,一些学者提出“去工业化”的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在于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取代制造业,从而确保经济质量的提高和运行的稳定。

然而,通过回顾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路径上的经验教训,加之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梳理以及同相似经济体的比较,本文认为简单的“去工业化”战略既不能自发带来经济质量的提升,也不能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因而不能作为下一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战略。反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制造业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利用产业融合的契机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二者的相互渗透,促进不同产业间的相互融合而非彼此替代。这就要求我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问题。

二、 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之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自从费希尔和克拉克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以来,对于产业结构的宏观分析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上。结构主义理论将产业结构变动视作影响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良好的产业结构不仅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国家整体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持久竞争力,进而使得产业结构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第三产业的比重随国民生产总值提高而持续上升,并最终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组成部分的趋势(库兹涅茨,1999),同时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得传统制造业因其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备受指责。因此,一种流行观点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传播,即将三产比重视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认为发达国家一定是实现“去工业化”进而迈向“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随后,发达国家开始纷纷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大力扶持以互联网和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产业,推动经济去实体化和虚拟化。

从理论上看,“去工业化”可以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转移理论、极化理论和新劳动分工理论等不同角度理解(王展祥、魏琳,2012),产业结构意义上的“去工业化”一般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份额的下降(Pieper,2000)。对于工业化和去工业化的评价一直存在比较明显的分歧,有学者认为过度的工业化会对经济增长造成阻碍,一定程度的去工业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张军,2002),也有学者指出去工业化可能对就业和经济稳定带来负面作用(林毅夫、刘明兴,2004)。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制造产业的看法。金融泡沫的破灭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向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纷纷成为危机后美欧振兴经济计划的中心口号。在此情况下,如果中国继续坚持“去工业化”的产业转型战略将会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它容易误导一些地区产生对于产业间关系的片面认识,将工业与服务业对立起来,在产业结构中极力促成制造业的比重下降和服务业的比重提升,推动经济的服务化和轻量化(何德旭、姚战琪,2008)。事实上,低工业和高服务业比重的产业结构不一定与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在于符合基本国情和保持各产业发展的均衡。下文将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进行简要回顾,并将中国和相似经济体——印度——进行横向比较,以更好地揭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农业国家。1952年出台的“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从该年开始,中国的工业比重快速提升,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达到接近国内生产总值50%比重的历史峰值。此轮工业化建立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受制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思想认识,当时的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冒进倾向,片面强调重工业,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从而造成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让国民经济承受了沉重的代价。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彼时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矫正,一方面淘汰工业中的落后产能,推动工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生产体制改革重新振兴农业发展的活力,并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在更加注重协调的产业发展战略指引下,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经济增长重获生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的增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又迎来了一个重要拐点,工业比重开始呈现逐年下降之势,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并最终在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内最大产业(如图1)。

概括而言,在快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指引下,我国建国后长期采取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战略,然而这种偏重单一产业而忽视其他产业配套的战略却造成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国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更加注重平衡的产业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沿着更加健康平稳的方向前行。上述历史经验表明,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在于各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及产业比例关系与基本国情的契合。我国目前仍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而工业在稳定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强综合国力方面依旧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现实而过度推动“去工业化”,否则就会犯下产业结构脱离国情的错误。

为了更进一步地反映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中国和印度1997年~2013年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进行简要比较(如图2)。对比发现,印度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印度第二产业份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一直高于中国10%以上。然而,比较两国的GDP增长率发现,印度在绝大多数年份的经济增长落后于中国,且上下波动较大,同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际经历了严重衰退。

这种状况的产生与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受到殖民历史的影响,印度具有语言和文化上更强的亲西方性,从而为其承接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更佳的便利性。因此,相较于中国,印度以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比重更大。然而,由于缺乏相对独立的自主工业体系,且其服务业的主体为发达国家剥离的低附加值环节,使得印度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极度不利地位,并具有明显的对外依赖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尽管拥有更高的第三产业比重,但印度经济的表现一直不如中国。

上述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且第三产业的过快发展会形成泡沫经济,造成经济的不稳定,同时易于引发国民经济的结构性减速。仔细审视便会发现,即便发达国家曾经提出的“去工业化”口号,也并不意味着真正放弃制造业,而是在制造业中保留高附加值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利润率和竞争能力。从企业层面看,这反映在企业从传统全产业链式的集团型企业向现代系统集成商的转型,后者以产品外包为主要形式向外转移价值链上的零件生产和组装等环节,但仍承担设计和集成等高技能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讲,发达国家放弃或转移的不过是狭义上的“制造”,而依旧掌握着广义“制造”含义下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因此,简单将“去工业化”等同于制造业份额的下降无疑是一种误导。

四、 后危机时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既然“去工业化”不能作为下一阶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指导,那么今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应该走向何方?关于这一问题答案的思考,不能离开对当前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的理解和判断。目前在产业层面,以产业边界的模糊化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领域的一大趋势,而在现今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考中,比较缺乏从产业融合趋势探讨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的尝试。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具体的建议:

1. 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上,强调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而非替代。当前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于产业间的融合,即产业边界的日益模糊和产业资源的跨界整合。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服务”已不再是对制造活动的替代,而是成为制造业的高技能成分。为了更好地利用产业融合提供的契机,需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服务业向传统制造环节的渗透。数据表明,相较于美国和日本等国,我国在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培育阶段,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从而极大抑制了我國制造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因此,未来我国应当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工业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深化专业分工的基础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提高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强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2. 在制造业内部,积极培育市场需求大、技术能力高、资源消耗小的先进制造业,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产业升级的本质,是经济活动性质的变化,是从装配加工等低附加值活动进入系统集成等高附加值活动的过程。从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看,制造业并不与低成本、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划等号,以德国、日本和北欧国家为代表的制造业强国,通过高新技术水平和精益生产实现了高效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因此,我国未来的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让其成为制造业中的主导支柱产业。

3. 在空间布局上,要结合城市规模、区域分工和当地产业传统等因素,注重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尽量避免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高速推进的阶段,快速的城镇化可以大力推动工业化的发展。然而,当前中国面临城市专业分工不足的问题,城市间产业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按照一般经济理论,城市规模与产业分工有着高度密切的联系: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制造业伴随着城市的形成而产生,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生产会逐渐分散到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更低的中小城市,从而逐渐形成城市产业分布的梯级体系(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2011)。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超大城市或中心城市主要以金融、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而中小规模城市则专注于钢铁、纺织、汽车等特定产业的生产。通过城市间分工,可以更好地集聚设备、基础设施和知识等专业资源,形成企业间的网络效应和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从而加强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要求我们结合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趋势,形成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协调配置机制,合理安排不同地区的产业分布和结构。

总之,在未来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道路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始终是中心问题,发达国家近几十年发展的历史经验和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处理好不同产业结构比例的平衡,尊重产业兴衰的内部规律,不可刻意“揠苗助长”或遏制打压。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增长,一方面要通过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转型保持其竞争力,一方面也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产业融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城镇化进程优化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 Pieper U.,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 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Nexu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36(4):66-99.

[2] (美)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4] 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 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

[6] 王展祥,魏琳.去工业化及其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基于结构失衡视角[J].当代财经,2012,(6).

[7]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6).

作者简介:李芮(1989-),男,汉族,安徽省桐城市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政府管理和产业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5-04-16。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