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霞
【摘 要】在新课程下,许多教师在教授语法时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本着语法教学最终是为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的现状与形势,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创设情景语境,组织教学活动,探索创新语法教学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法教学的效度。
【关键词】创新;情景;语境;教学活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当前的现状与形势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同事们抱怨英语语法难教,学生对语法不感兴趣,语法教学收效甚微。其实,新课程虽然已经颁布十多年,在语法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大多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形式与结构的分析,语法规则的归纳,而针对提高语法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较少,对学生学习语法的体验与学习需要的关注不足。学生在学习语法时大多被动地接受语法规则,学习语法的成功体验较少,“学了也不知怎么用”,只能望而却步,何谈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一轮的高考试卷题型改革,语法考查在阅读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语言形式,这促进了教师对在新课标下的语法教学更深入地解读。语法教学不是为了训练学生解答单项选择题,而是为了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运用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新课程下,语法教学应该创设各种情景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逐步发展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同时,鼓励、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新课程下的语法教学要对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二、创新英语语法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的基础上。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笔者对语法教学方式进行了以下创新。
1.与单元话题写作相结合
创新英语语法教学,必然要求教师要研读课标,研读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要求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差距,教材的能力要求与学生实际能力的差距,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学活动。在教授必修5 Unit 2 Speaking and writing时,在思考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兴趣点之后,对本部分的教学进行调整,有意识地把这两单元的语法项目V-ed 以及之前的V-ing融入写作当中。
首先,通过展示当地景点的图片加含V-ed和V-ing 的文字说明,复习了这两个分词的用法。例句如下:
(1)Youll find Meizhou Island surrounded by water on its four sides.
(2)Youll notice the statue of Matsu standing on the top o f the mountain.
(3)Seeing 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youll find the water bluer and more beautiful.
(4)Meizhou is an island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city of Putian.
(5)Standing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statue of Matsu looks across the sea to protect generations of people.
接着,让学生分成小组,结合幻灯片上另一些当地景点图片进行单句仿写造句,并叫几个小组
展示。然后,让学生阅读本单元写作Model,感知V-ing 和V-ed 在篇章中的运用。
最后,让学生对自己所喜爱和熟悉的景点进行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在学习实践中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让犯错变得有价值,最终体验到各自的成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学习的主体。
2.与听说活动相结合
《教师教学用书》指出,教师不要把语法课搞成“满堂灌”,给学生造成语法“繁、难、杂”的印象,对语言结构做过多的比较归纳。新课标要求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即使捕捉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参与交际的活动中发展能力。在教授必修1 Unit3 用现在进行时表示一般将来时的语法项目时,适逢国庆假期即将来临,笔者让学生开展以国庆计划为话题的口语交际活动。
在导入新课时,询问学生是否有国庆计划并告知学生教师的国庆旅游计划,并在屏幕上展示包含目标语法项目的句子,指导学生归纳它的形式、意义和功能:现在进行时除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外,还可表示较近的将来,常有“意图”、“安排”或“打算”的含义,表达比较生动,给人一种期待感。接着,让学生完成课文P21的填空练习,让学生在对话语篇的语境中再次感知目标语法项目,并熟悉在不同句型中(陈述句与疑问句)该语法项目的正确运用。然后,让学生填写国庆计划卡,最后,前后桌交换卡片,按小组通过互相询问了解对方手中的卡片上的同学的国庆计划。
学生在与同伴用英语开口交流的过程中克服了害羞与犹豫,既锻炼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的信心。通过听说练习,调动多种感官来学习语法,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而活动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如校园的各种文体活动,科技活动,校园的各种节日,校园时事等。
3.与精选的语篇阅读相结合
新高考题型改革考查学生在语篇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语言形式,从语篇的角度考查语法的语义与语用,这就要求语法教学与语篇语境联系在一起。在教授倒装句时,我校教师选用两个语篇让学生阅读对比。
语篇1:There was a high mountain near the kings home long ago. A small old village lay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A temple stood in the center of the village. An old monk lived in the temple. He was telling a story. The roof suddenly came down and a wolf came in…
语篇2: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high mountain near the kings home. At the foot of it lay a small old village. A temple stood in the center of it. In the temple lived an old monk, telling a story. Suddenly down came the roof and in came a wolf…
学生通过阅读这两个语篇,直观地感知了正常语序与倒装语序的不同,领悟了倒装句在语篇表达中的功能:倒装句用于强调、句子的衔接和连贯等。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分析归纳了完全倒装句的语法规则并进行句子仿写造句操练。教授部分倒装句时也精选了包含六种部分倒转句型的对话语篇。在综合语言运用阶段,让学生阅读了让他们感兴趣的悬疑故事The Skeleton Key中的一段,让学生回答问题并讨论预测故事的结局,(结合学生的实际,先让学生用倒装句翻译部分的故事结局),最后完成书面作业,要求用倒装句进行续写。
语法教学不只是枯燥地讲解语言规则,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有趣的故事篇章去发现、感悟和归纳语言规则,并在实践中提高了运用的能力,提高了语法教学的效度。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下,英语语法教学不能停留在对语言规则的学习上,要从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出发,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改革传统语法教学的弊端,创新语法教学。创新语法教学要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的形式多样的巩固操练和实际运用的教学活动;要减少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创设各种语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不断实践、检验、纠正和强化中,体验学各有所成的快乐,逐步提高运用目标语法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法教学的效度。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力,英语语法教学的困境与突围[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3(8,9)
[3]李俊,语法公开课:镜头与赏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