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九年级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015-05-30 10:48:04马璇
中学理科园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实验探究学习能力

马璇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初三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学习的渴望去完成这一年的学习。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续兴趣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持续兴趣;学习能力;实验探究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对于教学而言,其实是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激发热情,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究知识的精神源泉,也是产生持久学习的强大动力,一旦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那么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因此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努力帮助他们产生新鲜感、求知欲和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化学,学会化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路,努力使之尽善尽美。

1   在结成朋友时培养兴趣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第一步,因此首先要求教师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渊博的知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产生吸引力,让学生对化学教师有敬重感和佩服心,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在课堂上避免简单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课内外与学生打成一片,融入其中,多关心他们,这样师生之间就没有距离感,双方处于平等、民主、理解、沟通和相互接纳的和谐关系之中,成为良好的朋友与伙伴,学生自然就喜欢学习化学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有不理解的问题和做错的题目,教师应避免呵斥、挖苦,而要耐心地解答,指出错误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多使用鼓励的言语来温暖他们的心;对于学生点滴进步和闪光点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看到希望,产生兴趣和积极的心理,以不断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能力。

2   在创新教法中激发兴趣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全过程,既需教师的“导”又需学生的“演”,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在不间断地演练中得以充分表现和展示。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并经常性地让学生来独立讲解一些课本上的知识,并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请他们交流,共同分享寻找到的有趣的化学知识。如在第六章《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教学中,先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的什么环境中,铁制品容易生锈?你认为使铁制品生锈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讨论交流后较容易得出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再回归于生活中,讨论怎样防止生锈,学以致用得出防锈的原理与具体措施。通过学生活动,让他们“走进”近在身边的化学,从而激发出学习化学的持续兴趣 。即使是枯燥无味的化学原理和计算,也可采取自学辅导、质疑解惑、对比论证、边讲边实验、讲练相结合、听课判断、对抗赛和化学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新颖有趣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感、快乐感和成就感;也可轮流让学生找出一些题目并予以解答或由老师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原理,理清特点,开拓思路和提高做题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实验探究中增进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学科,化学课的最大的特点是实验比较多,而学习化学的奇妙和感受化学的趣味大部分源于实验。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丰富多彩及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既带来感观上的刺激,又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其中的“之所以然”,从而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既然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决不能以客观条件限制为理由而淡化实验教学,要以高度重视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与美好。“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为了持续激发兴趣,除了教师演示实验外,更多的要注重学生分组实验,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完成,让他们在动手、动脑过程中,不但逐步做到操作规范,培养实践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提高,且能不断提高从感性对理性的认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课要创设情境需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初中化学实验比较多,教师要争取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如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变化》中有10个实验,其中5个实验体现化学变化时伴随发光、发热、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产生的现象。虽然学生刚入门,对其原理还不清楚,但学生已经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让学生亲自操作这5个实验会对现象的理解、仪器的使用与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有很大的助益。第三章学习氧气一课,教师在课堂演示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学生会对氧气的制取产生很大的兴趣。当学生知道双氧水在药店就可以买到时,会产生自己制取氧气的念头。有些学生回家做了实验,却看不到有氧气产生,于是在第二节学习制取氧气的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双氧水制取氧气需要的条件。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影响双氧水产生氧气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最后形成共识。诸如此类,如果单独由老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活跃程度会受到影响,关于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的认识就没有那么深刻,兴趣也随之而减,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就某一特殊的重难点知识或抽象的化学概念可以设计成探究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加深理解,便于掌握,以此激发学习化学的持续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来培养兴趣,将一些实验如“魔棒点灯”,“铁树开花”,“空杯生牛奶”等小游戏、小魔术、小制作游戏化,,不断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在课题开展中寻得兴趣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激发兴趣,可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完成平时教学的同时,结合相关的化学知识,指导学生选择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采取开放式研究作业的形式,开展一些课题研究。如实验室里用过的废酸、废碱排入下水道会腐蚀金属材料及造成水质、土壤污染等,采取何种最佳方法来处理这些废液。针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一系列诸如此类具体而实际的问题,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从不同角度展开专题学习研究,拓宽知识面。

5   在贴近实际中体会兴趣

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因此,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与化学有关的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的一些现象,然后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化学,体会所学化学知识的现实价值,从而增加学习兴趣。比如,鉴别真假羊毛;“鬼火”现象的解释;菜刀经久不会生锈的原因;用食醋可以除掉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开水的水壶内沉积的水垢;用铅笔芯粉末润滑生锈的锁后可以打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办法。

此外,可以通过学生课后完成家庭小实验以加强、升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例如利用矿泉水瓶、木炭、棉花、纱布等生活中常见用品来自制简易净水器;用食醋清除热水瓶内胆的水垢等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户外测定土壤的酸碱性,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取河水的水样测定其酸碱性;测定本地区雨水的酸碱度来判断是否下酸雨等等。通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趣味及实用性,让他们感受到学到的化学知识被实践应用的成就感,以此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6   在利用信息技术中收获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引入了课堂,从而丰富了教学内涵。例如,在讲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就可以利用视频,让学生感受江河湖泊中的水怎么一步步处理成家里自来水,还有矿产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海水晒盐等都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增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应用多媒体具有试听效果好,动感强,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微观世界宏观化,复杂过程具体化,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化学实验中很多反应都是瞬间完成的,如果能将其反应过程制作成投影图片,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些具有污染或者破坏性的实验,可减少实际操作的危险性。而且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查阅相关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学习问题,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信息教学技术为课堂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无疑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作为学习之最好老师——兴趣,在发挥非智力因素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创造一切条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兴趣成为学习的源头活水,充盈他们的心间,并不断释放出新的能量和动力,让他们带着极大的热情、乐趣与渴望来完成初三化学的学习,促进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今后的化学学习。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实验探究学习能力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0:40
初中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我院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53:34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42:34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14:53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