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5-05-30 23:14赵有莲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

赵有莲

【摘要】目的: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必要性以及对于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2年到2014年期间收治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计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参照组4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90例患者透析中的并发症(例如血栓、出血以及感染等等)发生问题情况。结果:护理组45例患者的血栓、肿胀、血管瘤等并发症情况发生几率均少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积极推广。

【关键词】早期护理;常规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78-02

引言: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血液透析成为临床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技术,血液透析的目的是替代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血液透析所针对的对象就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就是尿毒症患者[1]。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着重点就是对血

管通路的有效维护,就目前来看血透析理想的血管通路为动静脉瘘,但是由于血透无法取代肾脏复杂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所以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极高,也使得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丧失[2]。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早期的有效护理干预,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的主要内容[3-4].本文就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常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总计90例,均为2012年10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治疗的。包含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65例;患者年龄在17到75岁之间,年龄中位数是50.0岁;患者病症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按照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护理与参照两个组别,进行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临床对比价值,P>0.05。

1.2护理方法

90例患者建立通路方式,均为内瘘血管。在此基础上,45例参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即患者接受透析过程中的观察记录以及对症处理等等。护理组与此同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首先,入院时护理

当患者入院后,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身体情况有相对健全的了解,并构建病例档案,然后告知患者血透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问题。同时,为了建立患者血透的信心,要为期进行成功病症示范举例,并与患者之间建立有效沟通平台。

其次, 内瘘的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内瘘概念以及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重要性,以此调动患者的依从性认识。开始使用内瘘时一定要教会患者对自身内瘘的保护:告知患者瘘侧肢体忽受压,不能在瘘侧肢体采血、输血、输液、测血压等;透析后针眼出血局部壓迫止血时时间不宜过长,压迫不宜过重,以不出血而感到搏动或震颤为宜;教会患者自己监测内瘘是否通畅。护士穿刺方法正确,首选绳梯法,其次纽扣法,切忌定点法。在穿刺之前要先获得患者的同意,并尽量能够一次穿刺成功。

再次,血栓护理

血透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血栓,其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以及血管弹性等问题相关,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内瘘吻合状态进行检测,然后结合患者的情况以及医嘱用药(抗凝药物),并告知患者血栓的具体形成情况。一旦摸不到内瘘震颤或听不到血管杂音立即到医院就诊,患者发生腹泻、饮食障碍等,应及时补液,避免低血压问题。

最后,出血、感染护理

内瘘术后静脉逐渐向动脉硬化转变,所以血管内压力骤增,所以操作的不合理,就会出现出血问题。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将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在内,并对患者的穿刺以及进针处理加以注意,避免定点穿刺。同时,大部分的血透患者其均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情况,是感染的高危人群。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处理,并做好营养调节,避免在皮肤破损处进行穿刺,降低感染发生几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行t检验。当P<0.05,则说明两组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样扩张率对比

9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得到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从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样扩张率情况进行统计,护理组在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后,其护理前后指标变化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护理组护理后的效果更加优于参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护理组健康指数(13.25±2.10)分,情感指数(56.50±7.55)分,心理指数(8.90±1.50)分,满意度(7.80±2.55)分;参照组2健康指数(6.65±2.05)分,情感指数(30.35±6.65)分,心理指数(4.30±1.31)分,满意度(5.05±2.75)分。各项指标,护理组均具有优势,P<0.05。

2.2 并发症对比

两组维持性血透患者,均发生了临床并发症情况,详细数据结果见下表2。经统计学比较,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挽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办法,效果显著,但是透析关键在于血管通路的维护,一个环节上的疏失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及早实施护理,才能降低并发症问题[5]。

本次实验研究,护理组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从患者入院开始就进行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告诉患者血透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成功范例举证,以增强患者对于透析治疗的配合度和信心。同时,从血栓预防、心理护理、出血护理、感染护理以及内瘘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不但建立了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良好关系,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维持性血透引发的并发症几率。从表1结果来看,护理组护理后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样扩张率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表2,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参照组为33.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可比性(P<0.05)。

结语: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内瘘发生几率,对于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小权.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3-84.

[2]沈雪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7-88.

[3]吴晓英,黄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6-99.

[4]王勇.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173-174.

[5]陈文璇,刘岩,李雪梅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6(4):847-848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
不同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护理体会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前足部组织移植术区的早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