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郎玉屏
[摘要]民族院校与城市多民族社区问题在地理上存在必然联系,在协同治理上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条件,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的文化教育强大功能,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引导和融入社区文化、大众文化,走出一条以文化为根、教育为绳、文旅为台的柔性路径。
[关键词]城市多民族社区;民族院校;硬性治理;柔性治理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6-0030-05
民族院校校园周边几乎都多多少少聚集了诸多少数民族,有的成为协会,有的成为小区,有的成为街道,有的成为社区。民族院校与城市多民族社区问题在地理上存在必然联系,在协同治理上应该有天然优势。城市多民族社区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根源是文化,是民族文化。异质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相冲突,激烈时导致各种民族纠纷与冲突。而民族院校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团结繁荣,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实践中也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理应积极协同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1]。民族院校协同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的路径,更可能是发挥文化教育的柔性治理作用。
一、城市多民族社区问题根由
城市多民族社区问题一般表现为四个“多元化”:一是居民民族成分多元化;二是居民身份结构多元化;三是居民文化背景和需求多元化;四是居民生活习惯与方式多元化。[2]
四个方面的总源头是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文化,正是因为多元化的民族成分使得社区内各民族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碰撞,促使民族意识的边界在动态调整过程中断裂;社区居民身份多元化的背景之下,民族差异、民族竞争被彰显与放大,民族整体利益诉求作为社会竞争的博弈手段日趋强化,极大地消解各民族协同发展的意识,严重时影响社区的和谐;居民的文化背景和个人需求的多元化、生活习性与方式多元化使得多民族社区居民疏离感相当强烈,甚至同一民族一个家庭的老中青三代人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看法都有着明显的分层。[3]
内在大体一致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尽管在城市文化冲击下会逐渐消融、汇合,但这个过程却是相当漫长的,且彻底消解的可能性很小,哪怕是文化弱势民族也一样[4],一旦诱因出现,深埋在潜意识里面的文化基因就会冒出并强烈反弹。正如已经加入到外国籍的中国人,在国家取得巨大成就或者遭受巨大灾难时自然会表露出自豪或者悲愤的情感一样,城市一旦发生针对少数民族的不适当行为,文化的天然认同就会强化其民族内聚力,集腋成裘,严重时骚乱甚至暴恐就会发生,且极易被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利用,使日常纠纷上升到民族矛盾,演变为政治问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城市多民族社区处理这类问题有两种极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淡化甚至漠视民族文化,一视同仁处理问题[5];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以暴制暴,从加强治安巡逻到派驻武警,从增加便衣到驻扎特警,尤其是特殊节假日时期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这种“硬性管理”对处置城市暴恐具有强大的威慑力,短期内很见成效,但却营造了一种异样的紧张气氛,而且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从长期来看,更严重的是强化了敌对情绪,为更隐蔽、更大规模、更具破坏力的暴动埋下了不祥的种子。
这种以暴制暴的硬性管理是有必要,见效快,但却是非常手段,作用时间短,只能起到外部威慑作用。如何从内心、内部建立一种治理机制,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就显得必要而迫切。这种内心、内部治理机制就需要从文化基因中寻找,看似缓慢,却很持久并将起到根本性的作用[6]。之所以说是根本性的作用,是因为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当中,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逐渐消失,代之以标准化的现代用品、现代观念、现代习俗,但是在文化生活、精神世界等方面,少数民族依然十分珍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有必要努力保持这个地球上的“文化多样化”[7]。
二、民族院校协同治理的可行性
民族院校本身的办学宗旨以及教育科研优势使得协同治理变得可行。
经典描述民族院校办学宗旨,可以用“二为”来体现,即“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城市多民族社区主要构成成分肯定是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多半来源于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协同做好多民族社区工作,看上去只服务了极少数少数民族,但他们背后联系着众多少数民族,联系着众多民族地区,关联着国家民族发展,这是责无旁贷的职责,也是其优势所在。
比如,作为民族院校之一的西南民族大学,校园内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声有色,独具特色的校园民族文化活动不仅凝聚了校园各族学子,而且吸引了周边群众甚至周边高校学子。以“五讲五做五风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每年新生进校的9月集中展示,不仅在学校、在成都产生了积极反响,而且提炼升华的《各美其美,和合偕习——西南民族大学三舞四节五风情系列活动》荣获全国第七届2013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民族团结隐性教育“4S模式”构建》获得了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这些优秀成果的取得,源于校园内的理论提炼和实践探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为民族院校学子的必修课,搭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框架,校园内的各式建筑、校园精神、主题活动以及教育制度发挥着隐性教育的功能,56个民族学子沐浴在民族团结进步的和睦氛围中,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强大功能融合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和合偕习,自信自强。
在这样的氛围中,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科得到快速发展:获得了学校第一个博士点授权学科,催生了学校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①,诞生的民族博物馆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
民族院校的上述办学宗旨、教育和科研优势具备了协同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宏观条件。
同时,作为一所高校,三大功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民族院校协同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义不容辞的担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民族院校始终坚持“二为”办学宗旨,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直接或间接地服务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大学近年来以“六个服务”彰显责任,促进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推进“一体两翼”建设,服务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建设科研实践基地,服务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做好地震灾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灾区基层干部群众;开展专题培训培养旅游人才,服务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为成都军区培训人才,服务国防建设。[8]民族院校在践行社会服务中,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协同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提供了中观条件。
此外,民族院校毗邻城市多民族社区,可以方便地就近开展文化教育,进行科学研究,孵化科研成果。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藏学学院就在毗邻的洗面桥社区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科研方面,部分学者围绕城市多民族社区展开了实地调查和研究:贾秀兰老师的成都市构建民族团结和谐社区研究——以成都市浆洗街街道社区为例[9],杨西老师的关于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构建的研究——以成都市浆洗街民族社区为例[10],单菲菲进行了西北城市多民族社区管理模式探究——以新疆伊宁市为例[11],柳建文的文化的融合、冲突与抗拒多民族社区内的族际互动——一项基于新疆伊宁市的实证分析[12],潘彤的乌鲁木齐多民族社区管理新思路——以乌市五星南路社区为例[13]。赵志浩的走出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集体行动的困境——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14];民族院校的这些就近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为协同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提供了微观条件。
三、协同治理的柔性路径
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条件是具备了,但是,民族院校参与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心胸还不够开放,民族文化教育的大门不但没完全打开,甚至有逐渐关上门的趋势。这种回避、躲避的态度不利于城市多民族社区的治理,也不利于民族院校的发展。
民族院校协同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不但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具有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可行性,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的文化教育强大功能,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引导和融入社区文化、大众文化,走出一条以文化为根、教育为绳、文旅为台的柔性路径。
(一)坚持几个观点
城市多民族社区协同治理必须坚持几个基本观点:
其一是少数民族进城是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趋势下更是一种必然,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进城将是一种常态,堵塞少数民族进城的通道和进程将是徒劳的。
其二,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生活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漠视、歧视尤其压制文化差异只能加剧对立、激化矛盾。
其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渴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制造事端扰乱社会治安毕竟是极少数,不能因为极少数破坏分子而兴师动众打击一大片。
其四,城市多民族社区表象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但根本的问题还是文化差异问题,激发少数民族内心文化自觉,从而采用自我约束、群策群力的柔性治理建立起共同社区文化[15],促进其经济条件好转,从而达到不治而治的目的。
其五,柔性治理不是不需要硬性治理,毕竟民族问题始终是敌对势力渗透的薄弱环节,只是在城市多民族社区协同治理中硬性治理应从明转为暗,而柔性治理应从暗转为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敞开民族教育的大门
民族教育的大门分为显形和隐形两种。显形的大门是校园的大门。国外高校几乎没有正式的大门,大学与城市深度融合在一起。我国固然有自身人口众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管理的因素,但为了方便管理而闭上大门或经常以查证手段确保校园秩序平安的做法常令群众不满,非但执行艰难且诟病诸多,传递了“闭门锁校”的狭隘胸襟。关上大门固然可以保持校园秩序良好,但却减少了在此深造的各族学子磨砺翅膀的机会,阻碍了优秀校园民族文化普惠大众的通道。
隐形的大门是学校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平台。高考的设置固然有利于竞争优胜者,但大学公共产品的属性表明大学有义务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包括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这就是教育资源的共享。在网络已经大大改变社会生活的今天,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呼之欲出,尤其是国外以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在线课程)平台为核心的冲击已经迅速蔓延全球,固步自封的大学教育资源已经到了不得不开放的时候。民族院校更不例外,不抢先开放,主动迎战,校园周边多民族社区的诸多问题就会不断积聚,就会被敌对破坏势力渗透,迟早殃及校园安全。
民族院校有必要破除思想藩篱,敞开民族文化教育的大门,以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校园氛围,以民族教育的优质资源使每一个步入校园的人们沐浴民族文化的光辉,感悟团结进步的可贵;使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学子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使者,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力量;使每一个享受民族教育资源的大众热爱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帮助少数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三)搭建柔性治理的平台
实践证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最有效路径是与旅游经济结合,通过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挖掘民族文化的优秀因子,创意民族文化的传统内核,通过政府的有形整合,在整合中传承[16];通过市场的选择洗礼民族文化,在淘汰中传承。民族院校周边的多民族社区可以尝试这样的路径。
西南民族大学周边的洗面桥社区具备这样的条件。
首先,洗面桥社区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民族文化商贸圈影响不断扩大,“买国内卖国际”的态势正在形成,商贸收入已经占居民收入的绝对比重,旅游发展的天然基础良好。
其次,50米外就是国内外著名的三国文化景点武侯祠,近年来更是因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锦里”景点的成功打造,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成熟的客源市场为洗面桥社区旅游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
目前突出的问题的是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打砸抢治安事件时有发生,堪忧的治安环境不得不靠武警加以维护,但这种森严的硬性管理却阻碍了游客进入。
西南民族大学可以借助学校学科优势,整合文学、历史、旅游、管理、经济、艺术等等学科优势搭建一个文化旅游圈,将校园、社区和武侯祠整合为一体,将校园及周边所属街道设置为步行街,侧重民族文化旅游,武侯祠侧重三国文化旅游,打造成类似于丽江那样的文化旅游区,做大武侯祠文化旅游名片。游客在感受厚重历史文化后,可以体验现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参观国家民委直属院校西南民族大学的浓郁民族文化校园;参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博物馆;参加周末晚上藏族锅庄舞会、彝族达体舞会和新疆少数民族舞会;挑拣各式民族文化街上出售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
相信其余民族院校都有这样的基础和条件,只要搭建起这个平台,肯定有利于游客旅游内容的丰富,有利于社区居民收入的增加, 肯定有利于民族院校各种学科优势的发展,最终促进社区多民族和睦相处。
(四)做好柔性治理的保障
文化旅游圈的构建只是搭起了协同治理的基础平台,还需要“四位一体”的协同保障机制。
一是对学校而言,协同开放文化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民族文化教育优势,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相关研讨会,不定期免费培训社区居民;开办公益讲座;录制并共享少数民族文化视频课程(讲授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从语言上、信仰上、餐饮上、服饰上、住宿上、购物上、娱乐上、游玩上、礼仪上、规范上等诸多方面介绍给游客);开展“民族文化N进活动”(进街道、进社区、进小区、进机关、进家庭……)。
二是对社区而言,协同开放社区居民资源。社区应尽可能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掌握辖区居民资源,包括民族、性别、家庭背景、家庭变迁、经济条件、人口常驻性和流动性、居民尤其是少数民族需求、困难等等,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提供依据。
三是对自治组织而言,要鼓励成立若干社区少数民族自治组织,比如各种协同、联谊会,及时反馈本民族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体现社区居民利益。
四是对政府而言,开放区域发展资源。在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中,政府需要科学、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各个民族的利益需求, 依据科学的发展观稳健地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还需要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族际政治安排, 将完善和发展旨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民族优惠政策,普惠到社区治理中,才能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17]。而要做到协同治理,当地政府有必要从宏观上开放区域发展资源,比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近期和远期目标、发展目标、相关战略以及辖区定位,尤其是少数民族社区发展规划,还有社会稳定机制以及危机干预反应等。
上述四个方面需协同一体,形成由政府牵头、社区为主、少数民族自治组织和高校积极参与,各负其责的协同机制。
注释:
①“一体”,是指通过统筹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统筹教学立校、科技兴校与人才强校,统筹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科学研究,提高育人质量。“两翼”,是指建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高科技研发示范基地、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着眼于夯实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纪.协作治理城市多民族社区民族工作创新的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12).
[2]蒋连华.上海对多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 党政论坛.2008,(1).
[3]李晟赟.共同社区文化: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的纽带[J]. 昌吉学院学报, 2012,(2).
[4]盛健.多民族社区中:文化弱势民族的发展途径[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2).
[5]王希恩.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和实事求是——与马戎教授的几点商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1).
[6]李晟赟.需求迫切与发展困境_城市多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5):113-118.
[7]马戎.“文化化”民族关系[N].中华读书报,2007 -10 -24.
[8]张立辉,何宗,李永政.西南民族大学:“六个服务”显责任 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06-04.
[9]贾秀兰.成都市构建民族团结和谐社区研究——以成都市浆洗街街道社区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科版 ) ,2009 ,(11).
[10]杨西.关于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构建的研究——以成都市浆洗街民族社区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0,(1).
[11]单菲菲.西北城市多民族社区管理模式探究——以新疆伊宁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1).
[12]柳建文.文化的融合、冲突与抗拒多民族社区内的族际互动——一项基于新疆伊宁市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5).
[13]潘彤.乌鲁木齐多民族社区管理新思路——以乌市五星南路社区为例. 商界论坛,2000,(1):164.
[14]赵志浩.走出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集体行动的困境——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J].红河学院学报, 2012,(5).
[15]李晟赟.共同社区文化: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的纽带[J]. 吉昌学院学报,2012,(2).
[16]滕驰.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多民族社区文化整合[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5).
[17]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J]. 世界民族,2005,( 5).
收稿日期:2015-09-21 责任编辑:王 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