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会宁
摘 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从目标定位、人才类型、素质结构、复合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以期达到人才培养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18-02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受益面也在不断扩展。由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形成以目标、类型、素质、能力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培养机构对所培养人才规格的定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导向之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思路是否清晰,直接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学校教学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志。
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要成功地培养人才,就必须使高等教育能够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不可以急功近利。否则,只能损害人才的健康成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考虑个体成才规律和内在需求,也需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只有两者并重,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单纯考虑个体发展的需要,仅照顾个体的内在需求与兴趣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势必让所培养人才与现实要求脱节,造成受教育者走上社会以后难展其才或无用武之地。如果只考虑社会需要,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也可能造成拔苗助长,难以培养真正的人才。
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并未与大众化教育形成冲突,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本来就应该是分层次、多类型的,社会的发展也是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既需要引领科技发展潮流的尖端人才,也需要应用实践领域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追求精英化不会妨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不是对精英教育的消解,而是扩大高等教育受益面,培养更多数量和类型的精英人才。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精英化取向和大众化取向应该获得完美结合。尤其是操作和实践岗位,更需要既懂技术,又有一定理论功底,还需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根据现实条件进一步提高大众化水平,坚持精英化与大众化并重。
二、分类培养
社会发展需要多种类型的高级人才,这正是高等教育存在的理由。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也应分类进行,这可以让人才培养思路更清楚,目标更明确。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多样化要求,需要高校在办学思路和定位上,明确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与层次,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人才类型分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六类。这样的分类,主要是从职业角度区分,从人才的功能与素质结构来看,可分为管理人才、学术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
个体的聪明才智如果不能凝结为集体智慧,形成团队力量,就难以得到高效率的发挥,甚至在彼此的争斗中形成内耗,而团队的力量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来打造和引领。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人才是帅才,这类人才的质量所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价值的发挥,他们决定着一个机构而不是个人的发展。这类人才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党政部门领导者和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企业管理者需要有出色的领导力,有把握大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培养人才带好团队;需要有良好的决策力,有正确的“商业逻辑”且敢于决策,出现失误能迅速调整;要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执行力,率先垂范,对任何商业决定都要有推动力,能领导团队向前进。党政部门领导者除了需拥有领导力、决策力和执行力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还需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政治素质,从而保障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培养模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培养机制。
如果把管理人才称为“帅才”的话,那么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就应该被称之为“将才”。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是指那些在学术上,尤其是基础理论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就的学者。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往往更能体现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科技发展方面的潜力。因此,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大发展任务。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经历了一些改革,但仍然难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方面有所建树。尤其是高考制度的制约,使青少年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前难有机会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培养拔尖创新型学术研究人才的任务需要由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研究型高校来承担,并从本科阶段开始这项工作。现在许多高校比较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了学生科创专项资助基金,这也为学生尝试创新提供了机会。有学者指出,教学是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提倡高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改革方略。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从宏观上可以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才,被称之为应用型人才。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拔尖创新科研人才这样的精英个体与群体,也需要大量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多样性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要按照与学生就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培养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此来造就大量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素质结构
素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包含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高等教育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全面的人才。
德才兼备是人才培养最理想的境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是为了能够成为更完善的人。为达到这一目的,高校不仅需要在专业教育方面下工夫,还需要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有学者提出,大学应该承担道德的教化任务,除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类的知识课程外,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宣传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成为占用课时数多、学生厌倦情绪大的一个课程板块。如何发挥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应该是思政工作者们着力研究的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只是偏重政治导向的教育,而应该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进行情感意志的教育。
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主要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全面的业务能力。人才的专业素质是其获得专业权威的最主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所在。高校各专业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就是通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来打造所培养人才的专业素质。有学者提出针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方案,第一步是通过学生对于自身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来提高综合竞争力;第二步是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专业的差异性,具体设计不同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和操作课程。
身心素质是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称。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是高等教育人才成才、发展的关键。基础教育阶段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弱化体育锻炼的倾向,导致高校学生普遍运动能力低下,身体综合素质较差。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校大学生近视率达73.5%,“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者占调查样本数的29.7%,多数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三四年级缺乏锻炼者比例明显降低。这说明,大学的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则薄弱很多,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稳定的课程来支撑,仅有部分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尽管多数高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但仅限于对学生进行危机干预或者接待学生心理咨询。显然,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
四、复合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培养,实现能力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能力培养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归宿。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根本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已取代了学历成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系统的课程予以保证,既要有集中实践课时,也要有课内实践课时,辅以课外实践活动,形成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高校“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应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发展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此外,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勤工助学以及志愿者工作,以此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实践能力。
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课题。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在社会中完成的,而人才作用的发挥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社会的人才,再不能凭匹夫之勇去建功立业,必须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各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也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培养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这方面有所欠缺,将妨碍人才专业才能的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为教育对象提供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为学生搭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平台,及利用教学实践、课外活动等机会,锻炼学生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协作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与实践能力取代学历文凭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一个国家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国家整体的创新实力,以及国家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应该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中。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高等教育人才应该具有灵活、开放的个性,具有坚持不懈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打造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总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也得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宏观上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社会需求对人才实行分类培养;微观上以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良好的复合能力去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光才.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01).
[2]胡建华.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9(09).
[3]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4]张耀荣.高等教育价值观、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11(03).
[5]张坚毅.大学生身心素质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06).
[6]汪明义.关于加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