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茹 王静
[摘 要]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主要有个人发展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信息媒介动机等五种。藏族男女学生内在兴趣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英语教师应将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动机类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期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动机 动机类型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55-03
一、研究背景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并指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且作为原动力有效地推进语言学习。D?觟rnyei[1]指出学习动机可以引导、协调、扩大、评估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可以实现动态的选择。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程度,以及能否结合其他的个体因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2]
在我国,以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样本,尤其是藏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国外国内的英语学习动机理论为框架,以西藏民族学院的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英语学习动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国外学者学习动机类型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Gardner[3]将学习动机归为两大类型,即“工具型(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合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前者通常指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为了达到某种语言能力,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这种学习动机类型将语言视为工具;后者指语言学习者学习某种语言,是为了融入真实的目的语语言环境和文化,会有强烈的意愿同使用目的语的人群交流。Ryan and Deci[4]阐述了另一种动机分类,即“外部动机(extrin?鄄sic 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外部动机说明学习者学习语言来自外部的力量,如学业的要求,内部动机则反映了学习者学习语言来自于内在的兴趣爱好。这两种动机类型一般被认为是相互重叠对应的,即工具型动机可以看做是外部动机,融合型动机是内部动机。
(二)国内学者学习动机类型
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以中国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石永珍[5]调查显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多为“证书动机”类型。高一虹等[6]通过问卷因子分析,结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总结出七种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包括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文秋芳[7]用 “表层动机(motivation)”和“深层动机(deep motivation)”来诠释学习动机的两种类型,其中表层动机来源于外部动力,与外部动机的解释类似;深层动机则类似于内部动机,学习英语的动力来自于学习者对英语语言或文化产生的兴趣。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研究的具体问题如下:(1)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是什么?(2)藏族男女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上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藏民族学院为研究背景,随机抽取127名藏族大学生为样本,其中男生59人,女生68人,共分布在学院的十个非英语专业里。
(三)研究工具
在本研究中,调查问卷是主要的研究工具,题目选用和改编自高一虹等[6]的动机量表。问卷由30个题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计分制。
本研究在开展问卷调查之前,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测试,Alpha的数值显示为0.84,说明问卷达到较高的信度。再将问卷的数据量化后,结合SPSS软件进行数据解析,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藏族男女大学生在不同动机类型上的差异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动机类型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根据高一虹等[6]的动机分类,本研究采用七种动机类型来测量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分别是:(1)内在兴趣。(2)成绩。(3)学习情境。(4)出国。(5)社会责任。(6)个人发展。(7)信息媒介。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在各个动机类型上的基本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动机类型(1)(2)(5)(6)和(7)在平均数值上都高于3.00,其中“个人发展动机”在七种动机类型中的统计学数值最大。动机类型“学习情境”和“出国”则低于3.00。整体上,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主要有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信息媒介动机五种。
“内在兴趣动机”表现出藏族大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喜欢,是内在兴趣的体现,是源于学习者主体的一种意愿。这一动机类型和文化相关,与“内部动机”和“融合性动机”有相类似的特征。对于藏族大学生来说,英语是除去母语藏语和汉语之外的第三种语言,英语学习是新鲜的,因此,他们充满了对英语的好奇。郝兴跃[8]的研究结果中也提到,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成绩动机”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关。在大学课程中,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对于每个藏族大学生来说,在英语中取得好的成绩是完成学业的重要前提,他们必须关注自己在英语课中的表现。这一动机类型与石永珍[5]提出的“证书型”动机类似,它的平均数值在本研究中不高,反映出藏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再是盲目的提高成绩,不再是单一的应付考试,而是通过英语的学习,获得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动机类型(5)是 “社会责任动机”,“通过英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实现父母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期望”[6],这一动机反映了藏族大学生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有着较强的认知。越来越多的藏族大学生愿意通过英语这一第三种语言来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作为祖国的一分子,有责任向世界宣传祖国,并流露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心声。
“个人发展动机”是藏族大学生最主要的英语学习动机。这种动机和学生在社会发展中个人的竞争能力相关,例如“学好英语可以在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可以有助于实现人生目标;可以体现自己的教育程度和修养”[6],英语常被作为一项技能或工具来体现价值。这意味着藏族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英语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有强烈的愿望通过英语来获得社会对其能力的认可。这一调查结果与郝兴跃[8]和周迪芳[9]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在韩宁[10]和郭泉江[11]的调查研究中,也显示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注重个人发展。这说明,不论是汉族大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都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信息媒介动机”将英语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借助英语学好其他专业,或通过英语了解最新的外界信息。作为年轻人,藏族大学生渴求借助英语扩大自己的视野,了解丰富多彩的生活,探索更广阔的、先进的前沿学科。
平均值低于3.00的学习情境动机涉及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课本、英语课程以及英语教师等。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环境和英语教师满意,他们会在英语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或表现得更积极。本次研究中,藏族大学生对该项动机类型没有表现出较多的倾向,意味着学生不会因外部学习条件的变化而影响英语学习。同样,在“出国”动机中,藏族大学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注。之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鉴于他们有限的英语知识,出国不是学习英语的唯一和最终目的。
(二)性别与英语学习动机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探讨性别对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影响,将藏族男生(N=59)和藏族女生(N=68)分成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只有“内在兴趣”动机表明性别与动机有关系,如下表2所示。
表2 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内在兴趣方面,P值=0.02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表明藏族男女大学生在这个动机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T值为负,说明藏族女大学生英语内在兴趣动机明显强于藏族男大学生。这一结果与韩宁[10]得出的结论一致,女生的内在兴趣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的内在兴趣动机具有显著差异。虽然男女两组学生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介三个动机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但是藏族女生这三项的数值大于藏族男生,这也更好的解释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女生比男生更喜欢学习英语,她们乐于积极参与英语课堂上的各项活动。相比男生,女生对语言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爱好,学习的动力比较足。除去内在兴趣动机,藏族男生和女生在其他的六种动机类型中没有反映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高一虹等[6]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似,性别对动机类型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四、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为以藏族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多启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例如结合藏族大学生对英语歌曲的喜爱,通过歌词来讲解英语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将内部兴趣动机转化为学习英语的强大力量,以实现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的目的。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英语课堂丰富多彩。英语教师还可以根据男女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不同特点,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西藏民族学院的办学特色,不断保持和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质和学习英语的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 D?觟rnyei,Z.Teaching and Research Motiv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 Oxford, R. & Shearin, J.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ex?鄄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J].The Modern Lan?鄄guage Journal,1994(1).
[3] 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4] Ryan, R. M. & Deci, E. L.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鄄tions: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J].Contempo?鄄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
[5] 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4).
[6] 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
[7] 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8] 郝兴跃.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6).
[9] 周迪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分析[J].教育评论,2013(2).
[10] 韩宁.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6).
[11] 郭泉江.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1(2).
[责任编辑: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