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苏梅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在E学习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习资源拓展、教学互动、有效生成、成果展示等方面呈现了明显优势。
关键词:E学习背景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教学实例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学科教学,E学习背景正在成为学科教学的一种新常态。这种新背景的出现,也深刻地影响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本文拟结合综合性学习教学实例,简要分析E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特点及操作要点。
一.E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特性,也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
2.活动性。“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呈现方式,即学生的自我实践,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综合性学习强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学生自主设计并组织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组织和引导。
3.开放性。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学习时空的开放性。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要根据地区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不能局限于课本。比如有的师生根据万圣节开发的“各种各样的南瓜灯课程”,学生在对万圣节了解的基础上,合作制作了造型千奇百怪的南瓜灯。课堂不再是局限于教室,不再局限于上课时间,教学走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4.参与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每个学生的参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提高能力。教师也作为一个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升。
(二)E学习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影响
1.E学习顺应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当下环境对人们接收、筛选和利用信息的要求更高了。当今课堂,笔记本电脑、Ipad等多媒体设备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也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构建了E学习的教学环境。
2.E学习符合课改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网络学习平台,不仅拓宽了学习的空间,而且也使学习时间更加灵活,体现了综合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
3.E学习满足师生的需要。E时代的一些设备、软件,不仅有视频、音频、文字等各种形式,而且以其新颖的方式深得学生的喜爱。现在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QQ,人人会用电脑查找资料,也有很多人会使用微博、微信、小影等,电脑,甚至是平板电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喜欢用这些硬件软件来学习,他们喜欢那新颖的形式,有较强的钻研精神。老师也愿意在线上线下参与学生的活动,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E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例
(一)导入
最早的人类是从哪儿来的呢?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小组合作,阅读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搜集资料发到了新浪微博,还初步撰写了研究报告。哪一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成果?
(二)展示研究成果
1.展示研究报告
2.展示研究过程生成性资料。通过研究,你们已经有了哪些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分别分享了女娲造人视频、乔奥克造人连环画、澳大利亚造人神话的啪啪有声图片、读者剧场等。
(三)研究发现
1.发现共同点
请大家打开文本资料细细阅读,通过对比阅读,你发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请小组长在“研究发现”栏目记录。
学生合作交流并记录发现并交流。
有了这么多发现,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
学生质疑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网络查找资料,有的和周围的老师同学探讨……
2.发现中国元素
(四)研究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去研究神话呢?我们的研究有什么意义?小组继续交流,完成“研究意义”栏目。
(五)完善研究报告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和交流,我们逐步完善了研究报告,在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充?你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和困惑?课后再次修改研究报告,将完善的研究报告发到班级邮箱。
三.E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反思
1.案例设计符合课程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案例中以研究报告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一条线索展开。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自主学习,阅读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撰写了研究报告,展示了自主学习的研究过程。组员们分工合作,有的阅读了《上下五千年》、《山海经·大荒西经》、《圣经》等书籍,有的在网上搜集资料,有的排练读者剧场,有的制作啪啪有声图片,学生们开展了扎实而有效的自主研究。他们不仅在小组内研究,撰写研究报告,通过新浪微博、微信等形式和大家交流、讨论,形成了浓烈的研究氛围。
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的研究性学习,制定了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媒体中获取相关资料,合作撰写了简单的研究报告,体验了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种建立在多元智力平台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为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形成,用方法性知识指导实践,形成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对于需要帮助的小组给予个别指导。事实证明,只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超乎老师的想象。
在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并且再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家分工合作,各取所长,形成了强有力的学习小组,在合作中不断进取。
2.E资源使用恰当合理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做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同时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要保护和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本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充分建立在E学习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学生通过各种现代化设备和周围的人取得联系。课前,学生们对“人类起源”产生了好奇,进而通过小组合作,阅读了大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搜集资料发到了班级新浪微博。在信息化时代,老师知道的不一定比学生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取得学习途径,也许了解的比老师还要多。通过新浪微博,有的学生分享了人类起源神话传说的文字稿,有的分享的是《女娲造人》等传说的视频,有的是自己用啪啪软件读的有声故事,有的是表演故事拍摄的视频……这么多资料,经过删选和整理制作,不亚于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神话传说”的网站。其他学生通过这个网站来学习,省去了更多摸索的时间。当时一名学生不会在新浪微博上传视频,自己反复摸索没有实现后,晚上回家,在爸爸的帮助下学会了,第二天又教其他同学上传,学习超越了时空,学习变得非常主动而且自然。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撰写了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也是用电子的形式,不仅方便进一步修改完善,而且小组成员也可以分工撰写,提高效率。
综合性学习它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写、读、听连在了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手、嘴、耳等感觉器官,学习起来更集中。课堂上,学生通过推屏功能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报告和研究过程性资料,不仅让听众觉得乐于倾听,而且让展示者更加自信和自豪。当学生看到新浪微博上大家分享的每个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它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不仅有生动的视频,有深情并茂的朗读,有唯美的连环画,更有同学们的评论和点赞,热火朝天的讨论,研究的动态过程得以保存和展示。在边学习边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环节,小组成员不仅有现场的讨论,也有分工合作的打字,通过QQ等软件共享,再由组长汇总。有的小组回家后还利用网络创建学习小组,研究深入到了生活。课堂上,大家边学习,边思考,边质疑,边继续通过多种渠道解疑,课堂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中展开着。
四.附学生综合性学习研究报告:关于“人类起源神话传说”的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在生命教育周,我们开展了“鸡蛋撞地球”的活动,并且,在下了春雨时,观察了雨景。在冷雨的滋润下,树苗抽出了新芽,百花开放,争奇斗艳,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一个个生命都闯进了我们的眼帘,而我们,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人类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了解到中国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比如《女娲造人》等,其他国家又有哪些神话故事呢?这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于是开展研究。
研究过程:首先,我们翻阅了《上下五千年》与《山海经·大荒西经》,接着,我们小组根据两本书中的故事来讨论,认为其中太虚女娲的故事和我们人类的起源有关。然后,我们分工开始搜集更多的资料,讨论自己搜集的资料。我们深入了解了更多女娲造人背景故事。后来, 我们还上传了一个女娲造人的视频至新浪微博。
研究发现:各国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共同点:都是神造人;都是用泥土造人;都是吹一口气让人有了生命。
不同点:中国女娲是女神,其他各国是男神造人;每个国家的神话都有自己国家的特色。
研究意义:通过与同学合作,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我们尝到了合作的甜头,认识到合作力量大。通过品读各国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我们看到不同国家的元素。通过品读各国神话,我们了解到神话都反应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是人民无穷智慧的结晶。
新的思考:人类究竟是怎样来的?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因势利导,积极应对,不断创新E学习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