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口语测试评价体系 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良性发展

2015-05-30 10:48周同心
新课程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良性发展促进评价体系

周同心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三个阶段口语评价试题的展示,旨在反映基层教研部门在优化和改进口语评价体系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和思考,体现了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模式、落实课标要求的思想以及他们在调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和实践,能够在口语教学及评价等方面给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优化 评价体系 促进 良性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广大一线教师的课标意识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参照课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希望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和落实课标要求。

为了向一线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和正确的引领,区教研室英语组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决定依据课标要求改进我区小学英语的评价措施和评价办法,借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引领广大教师的教学活动依据课标要求、落实课标要求,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1\]

围绕课标对英语教学与评价的变化和发展,我区也对小学英语口语测试的评价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其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试验阶段(2002年9月—2004年8月)

2000年秋期,根据文件精神和上级要求,我区率先在城区小学尝试开设英语课。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2001版课标的颁布实施,我区一线教师更是觉得有章可循,也加强了改革课堂教学的信心。区教研室应时而动,在小学英语期末测试中增加口语测试等内容,旨在通过测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运用能力。下面根据这一阶段的期末口语测试试题谈一谈我们组织测试的思路以及对测试的思考和创新。

(第三部分 口语 共计40颗☆)[WT][JZ)]

同学们,本部分给你们提供了12个话题,请你们先阅读这些语言内容,然后在老师的安排下和你的同学进行交流(两人一组)。虽然只有40颗☆,但如果你们做得好,老师还会奖励你们10颗☆呢,标准是这样的:

①35—50颗☆:能够提出三个(或以上)问题并准确回答同伴的问题,口语清晰、流利,自然地创设情景且表意正确,语言内容没有重復。

②25—40颗☆:能够提出三个问题并回答同伴的问题,自己创设情景,表达基本准确,语言内容没有重复。

③15—30颗☆:在老师引导下提出两个问题并回答同伴所提问题,表达基本准确,语言内容没有重复。

附:参考话题

1[ZK(]—Hello! Im …

—Hello(Hi)! Im …[ZK)]

2[ZK(]—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ZK)]

3[ZK(]—Are you ( Is it) … ?

—Yes, I am / it is。 (No, Im not / it isnt。)[ZK)]

4[ZK(]—May I have your name? ( Whats …)

—Im ( My names ) …[ZK)]

5[ZK(]—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ZK)]

6[ZK(]—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 …[ZK)]

7[ZK(]—Is this your … ?

—Yes, it is。 ( No, it isnt。 )[ZK)]

8[ZK(]—What colour is it?

—Its a( an ) …[ZK)]

9[ZK(]—How old are you ?

—Im …[ZK)]

10[ZK(]—How many pencils / books / … ?

— Two / Three / …[ZK)]

11[ZK(]—Wheres my ruler?

—Its here / on the desk / …[ZK)]

12[ZK(]—Happy birthday ( to you) !

—Thank you![ZK)]

这一形式体现了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特别是测试改变了原来单纯书面考试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兴趣,在实施的时候颇受师生们的欢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创设情景,主动和同伴交流互动,口语运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但是随着我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这种测试模式的弊端也慢慢暴露出来。集中表现在:1形式单一。这种单一形式的口语交流不但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求,而且也制约着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长期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另外,由于没有更多的图片和实物作支撑,一部分学生不能自然地创设情景进行对话,只能生搬硬套,影响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也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操作性不强。目前,城区学校普遍班额较大,有的英语老师一个人要负责四五百名学生的测试,在期末考试前的两周时间内想要组织得认真、严密,显然是困难重重。3效率不高。作为一种测试形式,学生更多地关注了其得分多少,故会突击照式练习而忽视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局限性较大,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得到大的提升。

根据上述原因,这种测试在很大一部分学校内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学生们渴望平时就能够运用相应的形式进行口语练习。老师们也在期待着制定一种和他们的课堂教学更相匹配、更易操作的测试模式。

二、实践阶段(2004年9月—2011年12月)

2004年秋期,教研室英语组广泛征求意见并和一线教师充分讨论研究,决定改进口语测试的评价办法,力求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习惯和能力。测试采用说、唱、演、練的办法,通过呈现(Presenting)、交流(Talking)、唱歌(Singing or Chanting)、表演(Performing)四个环节的表达,展示自己的口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养。下面根据一套北师大版四年级的口语测试题来分析一下我们在运用过程中的收获。

同学们,本部分给你们提供了10个测试题目,包括:呈现(Presenting)、交流(Talking)、唱歌(Singing or Chanting)、表演(Performing)四个环节。请你们先阅读这些语言内容,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表达或与同学配合进行合作、交流。

要求:能够提出问题并准确回答同伴的问题,口语清晰、流利;自然地创设情景且表达准确;语言内容丰富、没有重复。

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区教研室将该试题在期末考试前两个月公布在公共邮箱里面,学校下载之后,尽快制定测评方案并上报区教研室,然后将试卷印制并下发给每位学生,指导他们根据测试内容认真准备。为了体现测试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创新测试办法,将学生合理分组后,除了英语课、自习课之外,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对准备好的同学进行测试。测试可以多次完成,直到学生能够熟练表达,教师(或教师指定的测试员)根据学生表现最好的那一次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判。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加分,最后汇总后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和第一阶段的试卷测试方式相比,这种测试形式体现了更多的优势。

1测试的内容更广泛。测试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又考查了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也成为判定成绩的因素,这样也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促进了学校对英语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下载、印制试题并及时制定详尽、合理的测试方案,也便于安排恰当的时间进行测试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性措施。

3给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创造了真实的环境。学生们认真制作道具,恰当地创设情景和同伴互动、交流,并准确地进行表达和展示,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思维并对语言知识进行体验,学习英语的水平和运用英语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本阶段的最初几年,这种测试模式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大部分教师的理念更新起到了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学生们的口语运用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随着2011年新版课标的颁布实施,教研室英语组也迅速行动,通过带领全区教师学习、研究和对照新旧课程标准,发现前段测试在命题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1部分试题的命制缺乏科学性,操作性不强; 2没有组织全区英语教师对课标进行集中、系统的学习,部分学校和教师教学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课标意识不强,所以没有深刻认识到测试的深远意义,从而导致工作滞后;3在活动的开展方面,没有对全区英语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致使一些教师对测试活动掌控能力差,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也不能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及相应的人文关怀,学生们不能认真配合;4活动未制定具体的过程管理措施,教研室对全区的活动开展未能进行有效的监控。

根据上述种种原因,这一阶段的测试仍不能在全区有效地开展。有些学校虽然认识到测试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但还是把它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项来进行测评,致使活动仍然摆脱不了终结性评价的影响和局限,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总结创新阶段(2012年1月至今)

2012年年初,为了使口语测试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配合基层学校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在反复学习和研读新版课程标准,并在城、乡部分学校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之后,区教研室决定采取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口语测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1改变试题的呈现形式,强化其科学性、人文性和可操作性;2对全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集中、系统的课标培训,使他们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认识;3对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及英语教师进行层层培训,使他们加深对测试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操作层面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4修订评价模式,强调过程管理。改变以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形式,而把形成性评价作为主要途径,让学生经过每个环节的学习之后及时认真总结。

新的评价方案是在原操作模式基础上的修订和完善。为了提醒学生及时准备,接受测试,新方案在每道测试题后都注明该项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所在单元,力求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下面仍以四年级上册的测试内容为例分析一下前后的变化。

同学们,本部分给你们提供了10个测试题目,包括:呈现(Presenting)、话题(Topics)、唱歌(Singing or Chanting)、表演(Performing)四个环节。请你们先阅读这些语言内容,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表达或与同学配合进行合作、交流。

要求:能够提出问题并准确回答同伴的问题,口语清晰、流利;自然地创设情景且表达准确;语言内容丰富、没有重复。

测评档案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班级学情,在表中打“√”或标注测试时间、分数等。

和前两次的测试模式相比,这次的评价有这样的特点:1操作性强:试题的呈现形式更加科学、合理;教师通过培训后经验和理念都有了进一步提升,更有利于他们组织教学及对学生进行活动引领。2评价更趋合理:按照此评价体系,教师可根据各阶段教学内容和特点,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体现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和作用。3管理更方便: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校信通或其他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及时把测试试题转发给家长,让他们配合学校,帮助学生做好测试准备;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把测试内容分散在各小组完成,各小组互相监督,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对完成测试的学生进行抽查,以保证测试的质量;对全班学生进行量化积分并结合其成绩和表现,建立详尽的档案;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学生进行表彰,并记载在班级和学校档案中。

这样的组织形式使每位小组成员都具备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三年多的尝试和运用,广大师生逐步适应和接受了这种模式,学生们在测试过程中愉快地合作、交流,对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诠释了课标对语言学科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良性发展促进评价体系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论“专车”模式及其良性发展
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