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
摘要:河南是农业大省,悠久的历史下沉积的大量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如何将这些积极向上、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美术资源合理、有效的运用到农村中小学美术校本资源开发中继续传承、发扬,是每一位美术教育研究者期望完成的一个使命。本文从美术资源的引入、校本课程的设计等角度,探究地方美术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建立,以其能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教育;农村地区;校本资源;开发
河南作为重要的文化大省,民间、民族美术资源丰富,但因为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严重滞后。作为通用的现行教材因普遍适用性,与农村地区美术教育水平之间不能完全契合。所以,因地制宜的开展地方性地美术教学课程开发,开展适于农村当地美术教学的校本课程,成为开发、探究地方美术教学资源,弥补学校美术教材中的不足,多渠道的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必要方法。
适用于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只关注于当地特色手工艺课程的简单套用,有的农村学校美术教师只是重复性的把一些优秀美术样式拿到课堂,通过工艺手段的简单模仿来达到民间艺术的重现,“重视技艺性的传授,轻创造性的传承”。针对于这种突出现象,把河南农村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通过系统化、针对性的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探究性的组织学生又“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文化之美、民俗之美的同时,把融于血脉中的传统文化艺术再创造、再传承下去,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美术资源的课程引入针对地方性、专有性
为了获得地方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深入探析,在进行美术资源的创设探究性情境教学分析时,需要结合当地大量优秀的民间、民俗美术资源来扩展,制定具有延续性的、因地制宜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从丰富的资源要素入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河南农村地区,拥有大量的适用于创作的农业耕作的劳动用具和农耕场景。儿童的天性在于善于观察与模仿,尤其是对于熟悉的事物和活动。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元素中采集艺术场景,用于农民画艺术创作中,是农村儿童美术创作区别于城市儿童的一个表达要素的一个突破口。在农耕活动中,引导儿童留心观察生活,探究性的组织学生构建农村别样劳动场景的绘画创作。如:以“我家的动物”为题目,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牛、猪、羊、鸡等细部特征、生活习性等,以突出表达动物细节为主要目标,培养儿童观察生活的习惯。在使用绘画工具方面,多采用农村儿童随手易得的物品,比如形态各异的树叶、易于塑造的泥土、具有丰富肌理感的鹅卵石、农田中随处生长的杂草等,都是艺术表达的天然创作工具。通过拼贴、剪切创作作品,然后教师对卵石、树木的价值和作用加以分析和说明,让大家识别不同的名称、形状、结构、用途等,培养农村儿童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美德。
(二)从家乡的环境、生产建设角度入手。
通过对当地的大事小情入手,引导学生关心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鼓励大家发现村落中的问题并组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对村支部房屋修缮的问题,开展《我为村公社造房子》等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村落内的老建筑门廊、屋瓦、房梁等,适当讲解本村历史古迹和建筑风格,并提出诸如“为什么村落的房顶是斜面的?为什么老房子是用泥土修葺的?有什么样的好处和缺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课堂讨论,一起绘制出独具村落风格和经济适用的村公社。
(三)从身边热点话题出发,深入探究组织校本资源的开发。
河岸、路边遍地的白色垃圾、因为修路导致的拆迁、某家女儿出嫁、乱砍乱伐致使村落遭受破坏等,都可以找到有益于开发的资源要素。如:组织学生讨论新娘婚礼的流程、新娘的精美服饰和一些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等,开展《我为新娘设计礼服》、《我心目中的婚礼》等课题,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中生动、有趣的环节,从而更好的认识当地文化习俗。
二、联系当地特色手工业,设计校本课程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教师带领学生对当地手工业和民间工艺进行调查,河南农村地区有大量的民间工艺和艺术活动,如:竹篾编织、花馍馍、泥咕咕、农民画、木板年画、刺绣、面人、扇面、龙抬头、祠堂祭祀等。教师可以大量引入美术校本课程之中,将当地手工艺人请入课堂,组织《泥咕咕》、《画扇面》、《捏面人》等特色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技艺的传承,更能领略本地的民俗艺术精髓,培养儿童热爱家乡,宣传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精神。
(一)校本课程的设置要兼顾儿童的认知能力水平
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有些村落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童“求学晚、退学早”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进行校本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到认知水平的差异所带来的执行能力情况,要提出适于农村儿童身心发展和能水平的课题。课题选择方面要宣传积极、正面的思想,反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
(二)寓情于景,运用情感手段融入道德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怀
河南是农民工大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这样就有大量的留守儿童置于村落中,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呵护,很多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双亲的影响,性格发展不健康。美术教师要从分认识到对儿童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校本课程设置中适当引入如《父亲的大手》、《我的妈妈》、《写给父母的信》等课题,通过讲诉亲情、孝道等故事和引导学生懂得双亲为家庭的浮出,对自己的关爱等,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孝顺、善待老人的优良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