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国初期,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发展演进过程中,写作练习题材不断丰富,且重点突出,以日常生活题材为主。文体类型增多,主要涉及记叙文、说明文与应用文。写作练习呈现出题目贴近生活、以记叙文为主以及重视应用文的特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特点
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语言,提高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说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儿童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培养组成部分。通过教科书来培养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设计与写作相关的练习题型。
一、写作练习的题材类型分析
三套教科书中写作练习的题材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日常生活、行为规范、革命、农作劳动以及无指向性题材。日常生活题材主要涉及家庭生活作息、做家务,与家人相处、做家务、学校生活等。行为规范题材主要涉及助人为乐、爱护动植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革命题材主要涉及与敌人作战、革命英雄人物等。农作劳动题材主要涉及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参加劳动等。无指向性题材主要涉及读书笔记、扩写或者缩写故事、读后感等。
第一套教科书写作练习类型题量状况:日常生活题材练习题有5个,行为规范题材练习题有2个,革命题材练习题无,农作劳动题材练习题无,无指向性题材练习题有1个。第二套教科书写作练习类型题量状况:日常生活题材练习题有13个,行为规范题材练习题有9个,革命题材题材练习题10个,农作劳动题材练习题有13个,无指向性题材练习题有8个。第三套教科书写作练习类型题量状况:日常生活题材练习题有11个,行为规范题材练习题有2个,革命题材题材练习题1个,农作劳动题材练习题有5个,无指向性题材练习题有4个。综合看来,在这一时间段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写作练习的题材类型是以日常生活题材为主导。
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多数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来选材,这样比较贴合儿童的日常生活,能激发儿童表达欲望,提高儿童的写作兴趣。教科书中写作练习的呈现形式主要是以看图写话的方式,图画形象反映的事件明确,儿童容易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借助语言表达出来。例如第三套教科书第二册练习三第四题,本题由四幅图组成,所表现的内容是鸟巢里的小鸟从巢里掉下来,有一只小猫想要吃掉小鸟,两名儿童发现后赶走了小猫,将小鸟重新放回巢中。这道练习,贴合生活实际,儿童通过图片的形式可以清楚明白练习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懂得爱护小动物的道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949-1964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整个中国并未完全解放,部分地区仍有革命战争。因此,在对儿童的教育中仍然不能忽视革命任务的重要性,反映在写作练习中,则是增加革命题材的写作练习,多是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展现,加深儿童的革命意识。例如第二套教科书第三册练习六第四题,主要讲述了敌人来侵,儿童协助战士,引诱敌人,机智作战的事。这使得儿童形成革命意识,具有明显政治性倾向。
除此之外,其他几种题材的写作练习也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如农作劳动等日常生活题材,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
综合看来,1949-1964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题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日常生活题材为主,题目贴近生活、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绝大多数题目选材没有偏难怪现象,都在儿童的接受范围之内。这样对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写作练习特点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这一时间段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特点有三:题目贴近生活;记叙文为主;重视应用文。
(一)题目贴近生活
这一时段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写作练习选材多是来自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例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农作劳动等都是儿童所能接触到的。这使得教科书生活化,学生能尽快地适应写作练习这类题型,对加强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另外,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值得学习,这是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搭配不当)的良好素材,应该将其吸收到教科书中来。同时,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新中国已经成立,但部分地区仍未解放,仍重视革命的重要性。运用这些素材,不仅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范本,更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爱国精神,适应了社会需要。
(二)记叙文为主
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的能力水平,以及所能达到的写作水平,小学阶段主要是以记叙文写作为主。这一时期教学大纲关于写作部分内容指出记叙文始终是小学阶段写作的主要文体形式。记叙文本身要求较为简单,不需像议论文样有论点论据、也不需要像诗歌散文那样,有较多严格的要求,只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发生的事情,语句通顺、连贯即可。学生容易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结合小学生识字量有限的情况,写作练习的题目文本内容多是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展现,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以记叙文为主的写作练习,难度较低,适于儿童通过掌握,这对培养儿童写作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文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也可以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难度不大,只要明确不同应用文的写作格式,便可以掌握应用文的写作要领,学会写应用文。第二套与第三套教科书都意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增加了应用文写作练习的题量。第三套教科书中应用文的题型也有所增多,不仅仅限于写告示、大字报,也增加一些题型,例如请假条、借条收条、招领启事、申请书以及写信等题型。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双基训练,写作练习着重强调应用文的运用。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写作练习有加强应用文写作力度的趋势。
综上所述,1949-1964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在题材与文体上特点鲜明。整体上看,难度适宜,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掌握范围之内。贴近生活、贴合实际,拉近教科书中写作练习与儿童之间的距离。多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展现,以记叙文写作,使得儿童更容易接受,重视应用文文体形式。这些特点都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儿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卷/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李伯棠.小学语文教材简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刘玲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3.
作者简介:宋鹏,男,山东省枣,聊城大学文学院,专业: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