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秀英
摘 要: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园长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是校长个人的作用。但是一个好校长离开后,学校仍然能发展和进步,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如果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不能真正成为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那么,这个价值观就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对“尊重”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在“爱与尊重”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出幼儿园特有的办园模式。
关键词:园所文化;办园模式;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2-0027-03
張家口桥东区花园幼儿园始终秉承“爱与尊重”的园所文化理念,即爱事业精益求精,爱孩子精心培育。在园所文化理念的引领下,确定了“倾心于孩子今天的快乐成长,着眼于孩子明天的幸福人生”的办园宗旨,让幼儿享受教育的幸福,构建出花园幼儿园特有的办园模式。
一、正知、正理念——人性化的制度文化
通过实践幼儿园提出了“支持性管理法”,倡导决策上——集群众的智慧,行动上——聚集体的力量。每学期的园务会上,园领导对全园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评价分析,审议通过幼儿园规划、幼儿园计划、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等重大事项,特别是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如奖惩制度、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等先交教职工讨论,最后予以实施。与此同时,我们还致力于制度的建设和制度文化的形成,充分发挥职代会各种职能,为园所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几年来,修订完善的工作制度18类140项,建立应急预案13项;梳理工作流程103项。幼儿园形成了和谐的、良性循环的管理体系,教师在“爱与尊重”的园所文化精神引领下,在充满“爱”的家中舒心地工作。
二、正行、正品牌——园本化的课程文化
(一)课题研究引领园本课程,形成园本课程文化
幼儿园围绕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念,确立了《交通安全课程》,制定了《花园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指南》,自主编写了一套《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园本教材》,形成了“幼儿园交通安全诗歌汇编”等有形的文字积累,交通安全园本课程教材已撰写完毕并推广。
(二)中西教育理念融合引领特色课程,形成特色课程文化
开展“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研究,在开展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五大领域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自主、开放、独立、合作、再现、想象、创新的思维品质,促进孩子了解社会、发展交往技能,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引领家园共育课程,形成家园共育课程文化
近年来,花园幼儿园以“幼儿园家庭教育模式策略与实践的研究”的课题为抓手,以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教师家教指导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在不断的实践、感悟中体验家园共育带给我园的变化。幼儿园将家长委员会分为三个级别(园级、年级、班级),设立四个职能组(宣传秘书组、亲职教育组、文娱活动组、环境创设组),充分发挥家委会牵头、先锋和监督作用。2006年,我园被命名为桥东区家长学校培训基地,作为基地园,实践中采用了:每学期一次家长会;每学期一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每学期一次亲子活动;每两月一次家庭咨询(讲座);每月一次家园联系手册发放;每半月家园之窗;通过门户网、班级QQ群,幼儿园公共邮箱,搭建交流新平台。
三、正气、正团队——专业化、内涵式的教研文化
(一)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实施三大战略——未来教育家工程、名园长工作室工程、名师工作坊工程。三级网络园本制度建设体系,做到任务、人员、职责三落实,确保制度建设的各环节通畅。在共同研讨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对话与共建,教师获得了思维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发,在梳理、反思的过程中,获得了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使教师的教育策略更具科学性和创新性。
立体指导,跟踪听课。做到:一年,师傅带教,常规入门;二年,自主执教,工作上路;三年,总结经验,发展优势;四年,登台唱戏,崭露头角;五年后,闯出园门,走向成熟。并通过为每位教师“定一个奋斗的目标,指一条成功的通道,搭一个表现的舞台,留一条成才的轨迹”。通过多种形式的立体指导,形成跟踪听课、研课听课、会诊小组调研等有效措施的实施,使教师逐步凸现了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和个性化的研究,并将感到成功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经验进行挂牌上课和挂牌讲座,真正将教师的教、研、学、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利用教育技术拓宽教师专业化成长渠道。全体教师在桥东学前教育网上建立了个人工作室,教师之间通过网络开展网上教学研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建立了 “教师电子成长档案”,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简历、荣誉、发表的论文等。在回顾、编辑、整理的过程中,教师盘点了每学期的收获,重温自己成长与进步的每个细节。
(二)创新备课模式,构建灵动课堂
实行“定量分工备课——集体议课磨案——个体复案补改”的备课模式,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幼儿园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主题教学,开展利用电子白板教学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我们建立了教学资源库,现已积累了超过80G的园本课程资源。
(三)创新教研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幼儿园出台了花幼教研流程:一研流程:选择主题(研究的专题)——共研方案——观摩教学——全程记录——指向观察、分析诊断——共研处方——优化方案。二研流程:实施新方案,观摩教学——针对性观察(集体看课,全程拍摄)——分析研讨——完善方案。三研流程:实施完善的方案——观摩教学——细节性观察(集体看课,全程拍摄)——实践反思,分享经验——全园教师实践、跟进。每一次研究后都要归纳总结,提出下一次研究的要点。同时我们还出台了议课制度:(评课是单向的,带着高高在上的主导意识,是以评判结果为根本目的;议课是双向的,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互动,是一种集思广益式的探讨研究。)
形成了议课的三种策略:分组研讨——全面中的“会诊式”反思;分类诊断——聚焦中的“个案式”反思;分段回放——追溯中的“解剖式”反思。通过几种议课形式,根据具体的议课目的、不同的诊断对象和场合,灵活、交叉运用,以使议课发挥最大的效力。议课也是一种基于教师需求的教研方式,正贯穿于我园教研的全过程,在多样化的议课过程中,教师经历了从理念到行为的转變。
本着“大课题——大规模研究;小课题——小范围讨论”的原则,注重微型课题的研究,它的研究来源于教学中的细小问题,直指课堂教学实际,秉承问题即课题的理念,周期短,难度小,见效快,研究成果不需要长篇大论,可以是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千字小论文等,这样的课题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气力,又能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教师都热衷于此,乐此不疲。
四、正信、正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文化
(一)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
幼儿园先后多方筹措资金400多万元优化育人环境,体育走廊、塑胶操场以及各种大型器械等,在古朴典雅中显示出着眼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设计匠心;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等14种功能室的建立,拓展了幼儿活动的空间,体现了资源共享;文化走廊的设立,给孩子提供了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和展现自我的更多机会;十二个教学班的触摸式电子白板,教师手中的笔记本电脑,各班的闭路电视、VCD、钢琴、空调、消毒柜等完善的设施、设备为品牌幼儿园建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二)全方位地探寻整合的途径,用行动去诠释“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在日常教育中,提出一日活动是课程的行动策略,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开辟活动区活动、探索性活动等,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积极地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学得生动、主动、活泼、轻松,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才干,发展能力。本着“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的宗旨,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个体发展水平不同,在各个班活动区提供不同层次材料,体现多重目标,为幼儿提供存放物品的私人空间及设立“私人角”,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认真研究自己的角色定位,将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三者有机地结合,注重写观察记录和跟踪笔记、分析研究,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个性。为确保各类制度的认真落实,建立了园——教研组——个人三级核网络,通过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定期、不定期的客观考核评定,使 “计划——落实——检查——反馈”的四环运行方案得到落实,规范了幼儿园保教管理,达到了向常规管理要质量的目标。
(三)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本地区其他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送教下乡、案例研讨、园际间教师交流等形式搭建教研平台,实现协作体幼儿园之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互动交流机制,最终实现我们“为更多幼儿的发展服务”的目的。
“聚焦园所文化,促进内涵发展;彰显园所特色,促进幼儿发展。”这就是全体花幼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关注孩子,欣赏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培育教师,引领教师,让教师感悟教育的幸福。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使花幼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国内一流的,集师资培训、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新型学前教育机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王继华.学校文化战略构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