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华
以往,教冰心的《纸船》时总有一种生涩的感觉,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一般定位为帮助学生梳理情感。今年,再回到初中起始年级,笔者尝试了新的教法。没想到在这一个主动的变化之后,学生的专注程度明显提高,对诗歌的领悟也更加透彻。为了总结经验,笔者将自己的教学构思、做法和反思介绍如下。
先谈教学构思。考虑到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之后接触的第一首诗歌,而且它隶属于“走进文学”单元。为此,笔者在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方面做了一些文章。首先是认知学生,认知面对的新一届学生。在新授课之前,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他们掌握的诗歌知识和已经培养起的诗歌鉴赏能力,了解他们现有的对母亲乃至其他亲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次是设计教法,明晰现代诗歌的表述特点,教导学生立足文本,改变以往“直白”式的课文朗读习惯,用诗歌的方式诵读和理解诗歌。再次是设计教学流程,以“爱”为主要话题,向学生送上一堂“爱”的大餐,让他们乐享其中,产生不“吐”(吐露心声)不快的冲动,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尝试诗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再谈具体的做法。课堂教学从孟郊《游子吟》声情并茂的回忆性吟唱开始,让学生迅速融入对母爱的情境感悟中。接着,教师介绍富有爱意的冰心老人,引导学生带着浓浓的爱意,自我诵读文本,从古典的母爱穿越到现代母爱的“情感场”中。然后,教师介绍诗歌朗诵的一些基本技法,提醒学生在语言节奏和轻重音、长短音的变化中,读出情感的流变。再者,要求学生细读诗句,体会一些耐人寻味的词语——总是、一只一只、仍是、总希望、倘若、梦中、至爱、求……最后,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诗歌格式尝试写一首表达父爱或母爱的抒情小诗。
再说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尝试,笔者深感教学变化带来的喜悦:教师感到教学探究的魅力,学生感到别样教学的新奇感,学习的专注度与有效性都有较大提升。要言之,这样的教学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这一个”,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1.认清“这一个”学生。实际教学中,学生使用的教材相对固定,教材编写部门的修订时间跨度较大。但教材的学习主体——学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像“摆渡者”一样的教师主动求变,分析学生的现有基础和知能状况。以这节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就立足学生“留守”特性,唤醒学生似乎沉寂的父爱或母爱,让学生在抒写自我情感的基础上,尝试用诗性的语言表达。如果要说这节课的不足,自我感觉学生相互间的诗性表达欠缺,没有促使学生浓浓的厚积起这份情感。实际上,还可以再做一样细致得工作,就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寄发给远在他乡的父母,让亲子之爱在这些诗性语言表达中融通和升华。在实际教学中,聪慧的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当作特殊的教学资源。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这个资源的审视和运用是视而不见的。还是以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写表现父爱或母爱的语句,要求他们在研读完冰心的《纸船》之后,品读自己抒写的文段,之后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接着引导其修改,力求体现诗歌特点,诗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思。
2.用透“这一个”文本。以往,教师也习惯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但是更多的是浅尝则止,对文本欠缺符合各自体例特点的深度研读。例如,对这首现代诗的解读,就应该突出“诗歌”和“现代”两个特色。课文学习之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开展意境的解析活动,借助想象,在各自大脑中浮现冰心及其活动的动态画面,并进而明晰诗人抒发的情感。从“现代”的特点出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与古代诗歌的区别——更便于诗人直接抒情。另外,从文本的隐含内容角度考虑,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阅读。例如,《纸船》中为何要写进入母亲的梦?其实这正是冰心的匠心所在,需要借助其它文本信息的支撑。在另一首小诗《母亲》(刚好是《纸船》前的一首)里,她写道“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显而易见,而这正是理解《纸船》的另一个文本类型的铺陈或佐证。再者,教师要教会学生搜集课本文本之外的文本信息,例如关于冰心及其作品的简介或赏析作品。其实,在写这首诗时,诗人正在赴美国求学的船上。渐行渐远的行程越来越加深她对母亲的眷念,现实的她只能用折纸船的方式,放走对母亲爱和悲交融的思念,希望它们走进母亲对女儿的思念梦中。实际上,这里已经带有虚实结合的意味,正是通过这些文本的介入,虚与实才在学生的意念中有效融合。
3.组织“这一个”教学。有教必有“类别”,教师的教学不能以“新"为负担,只能把它作为毕生的不懈追求。单以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例,教师必须根据文本、学生以及自身见识和能力的提升为依据,适时选择和运用全新的方法。就本文提到的这一次教学实践来看,笔者就对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了一次升级,不再满足于以往对现代诗歌的机械、灌输类的教学,以学生最大限度的有效接受和尝试实践为追求。注重学生基础的再提升,让学生在对已有母爱主题的回味中,领会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获得诵读知识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用词和意境,开展进入初中以来的更高层级的探究学习活动。另外,笔者深知只“知”不“行”低效,实际上以往的生涩教学很大层面上就属于这种类型。从有效教学的角度考虑,教师理应组织学生在获得“知”——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切实开展“行”的活动,有效实现学生的知能转变和巩固、提升。
教学是一门需要终身追求的艺术,固守不变必然没有出路。当代语文教师需要具有破壁之勇气,不断培育教学智慧,主动改变自我的教学思想、方式和实践,立足学生基础,紧扣文本,巧妙开展个性化教学,着实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在这条路上,我且行且思考,边思考边改变,也真诚呼唤更多教师加入这个行列,共享变化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