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华
【摘 要】
“语文味”一词最早是程少堂先生提出的,他认为,“语文味”就是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本性质,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语文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如果把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比作荷塘,以苏教版第九册第24课《少年王冕》的教学为例,我是这么勾画心中的“荷塘”的。笔墨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品味语言。笔墨二:“吹尽狂沙始到金”——辩出真见。笔墨三:“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度”练写。只要着意钻研文本,注重引导学生品味、学习规范的文本语言,我们的课堂也会如“荷塘”一般,“荷香”(语文味)终会在“荷塘”弥漫,学生们也会像鱼儿依恋荷塘一样,情不自禁地爱上语文课。
【关键词】
语文味 荷塘 荷香
近一段时间,“语文味”这个词在各种教学杂志上频频出现。要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如果把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比作荷塘,以苏教版第九册第24课《少年王冕》的教学为例,我是这么勾画心中的“荷塘”的。
笔墨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品味语言
语文课就应该姓“语”,阅读教学要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当作是语文课堂的重中之重。
《少年王冕》这一课中有这么两个句子:(1)“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2)“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这两句都用于文章的过渡,但表现的情感却大不相同。我引导学生比较两句话,讨论:“眼看”跟“不知不觉”能不能调换?为什么?通过比较、揣摩,学生体会到了王冕母亲度日的艰辛和内心的酸楚。
另外,第2自然段描述了母子的一段对话,但人物的语言描写没有加上提示语。我便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给母亲和王冕的话分别加上提示语。两分钟后交流时,不少学生把自拟的提示语加进文中,读得有声有色,甚为感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学生理解了句中意,体味到了人物情,从而能够让所加提示语与原有语句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我认为,对于文本之中的经典语言,就应该细细品味。只要经常这样地引导学生去揣摩文本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坚持下去,学生的语言素养就一定会有所提升。
笔墨二:“吹尽狂沙始到金”——辩出真见
细细品味文本,我发现了《少年王冕》一文中的两个“敏感之处”,一是第2自然段中王冕的“闷得慌”,二是第3自然段中王冕母亲口中的“早出晚归”。我决定利用这两处来“刺激”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组织学生围绕“王冕真的闷得慌吗”这一话题进行辩论。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可以说王冕并不是真的“闷得慌”,因为他非常懂事,明白母亲的难处,愿意帮母亲分忧,他所说的是善意的谎言,不想让母亲更难过。也可以说王冕真的“闷得慌”,因为他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在母亲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庭生计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学堂里。为了母亲,他愿意“半工半读”。
学习第3自然段时,我抛出一个观点:王母要王冕“早出晚归”,她不是一个疼爱孩子的好母亲!“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立刻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仗义执言”,联系上下文和我展开辩论,集体为王母“申冤”。在他们的“强大火力”进攻之下,我“恍然大悟”:正是有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的母亲悉心引导,王冕才变得如此懂事。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辩论的方式,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思维碰撞之中,不仅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表达能力,而且对文本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
笔墨三:“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度”练写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少年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形象,我还利用《少年王冕》第4自然段,设计了这样的练写训练环节: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心想: 。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心想: 。
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展开了想象,思维融入到角色之中,走进了少年王冕的心灵世界,抒发出了真情。有学生这样写道:“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王冕总舍不得吃,心想:‘虽然这些鱼肉很香,但是我不能只顾着自己享用。母亲为了这个家,为了供养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啊!我身为人子,应该孝敬母亲,报答她的养育之恩。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心想:‘我不可能一辈子为秦家放牛!为了母亲能够过上安乐的晚年,为了改变我的命运,我要读书。虽然我把钱都花在买书上,现在生活苦一些,但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让我和母亲的生活比现在幸福。”这样的“写”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可见通过写话体验,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不再“浮于表面”,而是切切实实地“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此时的“写”就是让学生“躬行”,能让他们凭借这样的工具领悟到文本的深刻内涵。
《少年王冕》一文中,王冕正是经过日复一日的琢磨、练习,笔下的荷花才会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令人如痴如醉。只要着意钻研文本,注重引导学生品味、学习规范的文本语言,我们的课堂也会如“荷塘”一般,“荷香”(语文味)终会在“荷塘”弥漫,学生们也会像鱼儿依恋荷塘一样,情不自禁地爱上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