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 10:09:10郭陶肖婵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郭陶 肖婵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人们普遍对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评价和考试体系等非情感因素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事实上情感因素也是在改革中不容忽视的方面。在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情感态度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因素。鉴于大学生特定的心智水平、年龄特征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注入便成为教学过程的关键。

【关键词】情感教学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3-02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扩招、多媒体课堂教学等客观因素导致现在大多采用大班授课,英语课时相对较少,任务加重,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课堂教学气氛缺乏良好的互动,教学陷入一种沉闷、无生气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英语学习丧失兴趣,出现厌学甚至逃课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传授知识,还需渗透丰富的情感信息。

一、情感教学的相关理论依据

情感教学指的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我国古语中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尊重教师时,才能信服教师的教诲。卢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具体指出:“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1]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乐学善学。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情感对于语言学习,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影响。他们认为,情感作为认知活动的驱动器,对认知活动起着推动和组织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以获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在教学领域他们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和情感型师生关系。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Rogers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

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创建的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intake)。Krashen认为情感变因并不直接影响语言习得,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是一个心理过滤系统,它可以干扰或打断外界语言环境的必要性输入而阻碍习得,或使其顺利通过,进入语言习得机制而促进习得。

国内研究者如戴曼纯、李银仓、石永珍、王初明、项茂英、周娟芬、朱纯等对外语学习者的动机、信念、焦虑感、自我归因能力等的分类、作用及其与成绩的关系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从他们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尤其突出。中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学习主体的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成败有着特殊的影响和重要的调控作用:消极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发挥,积极情感能创造有利的心理状态;情感策略能深入、持久地影响英语学习成效。

二、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理论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研究,夸大了认知的单一作用,忽视了学习者心理发展的整体作用。英语教学不同于母语教学,英语教学需要情感因素的大力支持,学生对于英语的情感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学习的最终效果。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情感教学效应折射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情感教学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情感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情感具有特殊的动机功能,它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影響行为的动机状态、激发和指导行为。教学中通过情感的动力功能,教师可以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与其它因素相互作用,推动学习进程。研究发现,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当情绪的唤醒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时,操作效率最高。教师如果能将教材内容以言语信号与情感信号相结合的方式讲授,就能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绪活动,提高其接受信息的水平。

三、情感教学的手段和途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但如何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情感教学呢?

(一)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充予

情绪充予(emotionally charged)是特定刺激物与情绪活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条件性联系,具体表现为该刺激物被情绪化地定性,以致其再现时可以引发相关的情绪活动及反馈结果。在这里,教师的态度和教学的反馈是关键。 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持积极态度,以乐观的情绪期待学生,反馈应该是鼓励为主的正向反馈,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教师可用恰当的方式有意识地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任何细微的进步,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课常上如能经常受到教师的鼓励、夸奖、感受到自我提高和自我充实,并因而经常产生愉快、兴奋、满足、期待等情绪体验,他们就会将这些情绪注入整个英语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充予。

(二)创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课堂氛围宽松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反之,烦躁、紧张、不安的心境会导致听力下降,阅读理解受阻,产生口误、语塞等问题。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要创建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允许学生自由提问、发表观点,允许争执、辩论;教师对自己的过失要勇于承认并虚心改正。其次,教师要容忍学生最初的“缄默”,即学生不具备说的能力时,不勉为其难,允许其保持沉默,这时的课堂活动应以全班活动为主,避免过多的口头表达和点名问答;同时教师还应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对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在不影响交际和理解前提下,可适当放松要求。对于影响交际和理解的错误,则视具体情况加以引导。教师应该将教学过程从哲学的理性控制转变到符合个人心理发展过程的情感控制,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戒防,使他们大胆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三)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移情”

移情(empathy)是西方美学的概念,后来被用在心理学中,称作感情移入。简而言之,移情是一个理解的心理过程,是指消除隔阂,在感情上充分理解他人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接受他人的思想,以达到对他人的情感的理解和认同。教师的移情是指教师善于透过学生的外显行为,迅速准确地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内在情感和行为动机。美国学者James M. Banner和Harold C. Cannon认为:“教育中的道德要素要求教师把他们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想象学生所遇到的困惑,去想象他们想得到指导的愿望。”

在教學中,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假如我是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师只有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所想、所求,才能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心灵互动,从而更有效地组织教学。移情使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意图,深刻体验学生的内在情感,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以真诚、接受、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就为成功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围绕着认知信息传递,师生间会出现种种情感交流现象。师生关系最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上,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教学要通过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

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当尊重热爱学生。教师既要做学生的导师,也要做学生的朋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才可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犯错误时,教师不能挖苦、讽刺或鄙视,而应当鼓励、提示、启发学生。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期待意味着信任,信任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期待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使他们有信心克服困难,攻克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一旦得到了期待和信任,就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最后,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非灌输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思维世界,而不应单纯地训练学生“讲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融会贯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把握教材的精髓,选一些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使学生能在话题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既能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知识。

(五)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与评估方法

过去教学大纲在教学评价中趋向一个维度,而美国教育学家Benjamin Bloom把教学评价分为三个维度(the three dimensions),即认知维度、情感维度、操作维度。而在这三个维度中,情感维度往往被忽视。教师的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

评价应遵循三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英语教学评价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交际能力,还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发展潜能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是保证评价的科学性的重要原则。(2)导向性原则。教学评价应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充分重视评价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前提下,要强调通过非测试型的评价 ——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性评价必须是经过仔细计划而确定的。通常一次评价的分数或者点评并不能够对学习产生多少形成性影响;而有关学习状况、需要、未来学习主题的公开讨论却有非常巨大的潜在影响。(3)多样性原则。评价形式要多样化,特别是形成性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形成性评价要让学生有选择性,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情感的驱动影响下进行的。情感是构成人的活动动机之一。肯定、积极的情感对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劳动效率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而否定、消极的情感则抑制人的潜能发挥,降低工作学习效率。英语教学过程重在学生参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认知因素的作用,还应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目标,又是英语教学策略。情感策略的运用,既有利于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以优良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其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470-474.

[3]李银仓.论外语教学的情感目标[J].外语教学,2005(3):68-71.

[4]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2002(1):34-37.

[5]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8-12.

[6]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23-26.

[7]周娟芬.论学习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17-20.

[8]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9]Maslow, A. H.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0.

[10]Rogers, C. M. Freedom to Learn(2nd ed.)[M]. Ohio: Merrill, 1983.

[11]James M. Banner, Harold C. Cannon. The Elements of Teaching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作者简介:

郭陶,副教授。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28:13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8:52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12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9:59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0:03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