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学军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作为物理教师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生的学习质量。我们适当的创建物理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在开展物理教学情景活动中,认真组织好教学活动里的每一环节,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教学 学生兴趣 课堂效率
一、创建教学情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物理教师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适当的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我们创建物理教学情景活动中,认真组织好教学活动里的每一环节,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情景活动教学各个环节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使他们逐渐尝到成功后的欢乐,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摆脱落后的困境。
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好教学活动里的每一环节,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二、物理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学
(1)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设疑是调动学生的主体、发挥主题的关键。现代教育学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來,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转变教师角色、行为,使学生主动学习发展;过去的基础教育课程下,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及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独立性和创造性。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也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教学教到最后我们教师的水平和我们的学生水平差别不大了。教师要走进新课程,真正体验新课程的魅力,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促使自己的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成为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3)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机会;优化教学方法还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一方面,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另一方面,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尤其是要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给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教学“平面镜”课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蜡烛、镜子、玻璃板、坐标尺、火柴、支架等器材,自己动脑动手,主动探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力差点儿的学生可模仿演示实验,按实验步骤动手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则可以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实验,大胆探索、创新。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优秀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差生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知识。
(4)设置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优化教学方法,还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尽快进入探究问题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达到深入理解学过的知识或增长新知识的目的。对于共性问题、难题,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这样可以把学生见到疑难题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化解。学生思想上轻松了,下笔再仔细认真些,难题是可以解决的。
(5)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刘克教师提出:“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为教师服务的倾向,要牢固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思想。”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去开展大量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做实验的习惯。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的一般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逐步学会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观察对象发生变化的条件等。实验后,还要再组织学生对观察前提出的问题逐个讨论,得出结论,以防止学生把思维只停留在好奇新鲜、图热闹上。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动按要求观察演示实验了。对于分组实验,在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的基础上,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在旁指导。这样才能养成学生想动手、敢动手、爱动手的实验习惯。当然,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地记录,师生共同分析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