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

2015-05-30 23:05李雪婷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探究性语文教学小学

李雪婷

【摘 要】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育改革的日新月异。 “课改”“教改”是时代的呼唤,是大势所趋,实在必行。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一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而应该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为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分析和讨论,目的在于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性发展:一、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探究与个性化的关系;二、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体验;三、让学生在探究求知中实现学习能力的个性化。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探究性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育改革的日新月异。 “课改”“教改”是时代的呼唤,是大势所趋,实在必行。科技进步促发“学习的革命”,知识经济催化“教育的改革”。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开展创新教育正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而应该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语文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目的在于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为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分析和讨论:一、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探究与个性化的关系;二、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体验;三、让学生在探究求知中实现学习能力的个性化。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一把钥匙,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它的存在。探究性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由学生兴趣驱动的教学,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探究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唤醒时,必将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即于此。然而学生的兴趣是有个性的,并非千人一面的复制品。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学生的独特兴趣并及时将之唤醒,使之成為探究求知的不竭动力。 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学生课外爱做些什么活动,爱看些什么书,爱与哪些人交往等都是教师应当了解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兴趣倾向。因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杜威)学生的兴趣倾向对其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及时指导其向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例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爱养小动物,我就引导他们写“我与小动物”的观察日记;有的学生爱种花,我就让他们写“我的种花日记”。学生个性化的兴趣转化成了探究行动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学生写出的日记细致而有情趣,个性情感得到了体现,个性体验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二、关注学生的行动

行动就是实践,没有行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因此行动是探究性教学的基础。在整个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计划、找资料、探讨、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文章等,都是行动。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处在行动中,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可见行动的重要性。学生的行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行动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就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行动特点——他们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想到什么办法解决。关注不等于包办和代替,而是适时向学生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行动主权,给他们行动的自由。让学生多在探究中学习,多积累他们自己的独特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思维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因素,也是个性化的核心因素。学习的个性化其实质就在于思维的个性化。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有独立思维的积极参与。不能只有看似热闹的活动却没有思维的碰撞与闪耀。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背景、早期经验、阅读体验等都因生活环境和个人禀赋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个性,所以其思维便有着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而善于求异,有的学生思维沉稳而追求周密。以作文教学为例,正是因为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才造就了学生表达方式的不同。写同一个人,不同的学生由于观察角度和体验角度的不同,写作的角度也就不同,表达的感情也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勇敢的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真情实感。语文教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环境,学生才会真正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探究性的新型学习方式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特兴趣并及时将之唤醒,使之成为探究求知的不竭动力。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行动特点。适时引导,让学生多在探究中学习,多积累他们自己的独特体验。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一句话,探究性的新型学习方式为语文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变化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将令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得知识有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3

(2)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3)杨明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观点与学习方式的转变[J],中小学教育2002.(10)

(4)《研究性学习百论?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教育》 (王文琪 邓小飞 李敬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探究性语文教学小学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