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5-05-30 18:50韩丽纮
继续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慕课机遇

韩丽纮

摘 要:“慕课”是互联网与当代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慕课”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给全球教育领域带来了强烈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90后”大学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慕课”先进的教育技术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慕课;高校思政教育;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慕课”是英文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的中文翻译,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013年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简称“NMC”)地平线报告(Horizon Project)高等教育版数据表明,“Coursera 有超过200万学生注册了200门课程,edX和Udacity共有约50万的学生分别修读了23门课程和19个课程。”“慕课”在世界范围的迅猛发展给全球教育领域都带来了强烈冲击,随着影响的加深,“慕课”也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界专家、学者及相关管理者们的极大关注。2012年是全球“慕课元年”,2013年则是中国“慕课元年”。这一年,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于5月加入edX后,7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与Coursera签约。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表示,“慕课”无疑将引发“学习的革命”,在他看来“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将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慕课”是互联网大发展时代的产物,它正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与已往区别甚大的教学形式和注重学生的“学”为根本价值趋势和导向冲击着中国各大学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学模式,这一冲击是巨大的,它不仅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方式和理念,更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心理影响,必将对教师未来的教学过程产生新的作用,甚至颠覆教师的固有教学形象。

一、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将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放在第一位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6年“05方案”新课程颁布以来,我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思想政治课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使思想政治课摆脱了枯燥可有可无的地位,通过各种举措和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这些发展和变化,依然是建立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之上的,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没有大的创新和进步。“9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大发展和科技创新时代的前沿大学生,他们能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和电子产品更便捷的获取信息、获取第一手的教学资料、甚至有可能他们所了解的实例和信息,比教师还要广博和深入,面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这种情况的矛盾冲突,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让思政课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这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慕课”的教育技术与价值取向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来看,“慕课”令人感到惊喜的不只是它最为人熟知的强大优势在线课程共享,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次的教育技术的创新,不再是传统教师与学生的固有角色定位,而是转变为以学生,即学习者为中心,将似乎已经完备的教与学的关系解构后加以重构。“微课程”是“慕课”的核心概念,它体现为10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视频,有调查统计,10分钟左右是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而且这些教学视频能够利用网络和电脑的特性,进行反复播放、暂停、回看等功能,这样就能适应不能理解能力的学生的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掌控学习过程。“慕课”的另一项技术优势是在课程中嵌入“小测验”。有些“慕课”会在教学视频结束时,设计出现小测验,来确定学生是否理解教学中的问题;如果学生完成测试则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如果没有通过测试,那么必须重新学习刚学的内容。这样一来,便能检测学生是否明白之前老师说的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慕课”的平台上,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也不会受课堂人数众多,有问题无法及时提问得到解答的影响,在这一平台上,有问题可以即时提问,马上就可以获得来自教师或其他学习伙伴的“实时解答”。因此,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在“慕课”的“课堂”里,学习不再只是就知识而学知识,获得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方面,通过这个平台,学习者之间和与教师之间,可以建立一种相互交流探讨的模式,教师不再是灌输式的绝对正确的教学权威,而是成为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探讨者,当然,教师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不是退化为无用角度,而是真正起辅导、引导作用的“导师”。同时,“慕课”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网络化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关系更加对等:对教师的要求,从侧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侧重传授学习和思维方法; 对学生的要求,从被动的“填鸭式”学习,到学习的目的和目标更清晰,学习更加主动,方式手段更丰富。

“慕课”之所以影响如此之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价值取向的改变,以往一直采用的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取向,所以关注的重点也只在于教师的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更多的时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比拼的是教师的个人魅力而非教学本身,这导致思想政治课日益失去它的本真和教学目的,而“慕课”的来临,它将教学价值取向转化为以“学”为本,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正如中国教育学专家赵中建所说:“慕课的成功是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它激起了学生自己要学习的欲望,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时使用的工具及方法与以往完全不同。”

三、“慕课”背景下的教学流程设计与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B l e n d i n 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慕课”的理念与实践活动,也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动力,可以尝试着——在课前,教师发布一段教学视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设备进入“慕课”平台进行先期学习,并与其他学习者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有的学校也曾经尝试在课堂上播放优秀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上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相关内容的师生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微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容量小,支持多种流媒体格式播放,学生可以利用互联设备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地点的限制,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也符合时间效率,这种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而是能参考其中,教师也能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上,这样,有利于开展更深层次的探讨与合作,从中找出该理论的深层涵义和运用规律,这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学生思维的厚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掌握过程,它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即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信仰,因此,“慕课”的出现,给了思政课教师一个有利的契机,即必须积极认真探索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了。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慕课”目前虽然处于理想初级阶段,将面临发展中的困惑和争议。但是,它在促进对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和熟悉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必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龚志武等编译.NMC地平线项目: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上)[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2]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

[3]徐倩.慕课: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专访华东师大国际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J].上海教育,2013,(28).

[4]马若龙,袁松鹤.“慕课”是流行词还是真趋势?[N].中国教育报,2013-11-22.

[5]老松杨等.后IT时代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

[6]徐倩.慕课能否撼动课堂[J].上海教育,2013,(2).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慕课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