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实践证明,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但是现在的教学,常会出现课堂上教师问题提得过多、过碎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还来不及思考,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匆匆讲出答案,缺乏师生“互动式”的交流行为。那么通过何种形式来实现呢?那就是问题导学。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一定的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心智。
一、精心创设良好的课堂问题环境,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互动
教学实践表明,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态度和情趣呈正比例关系。在良好的气氛和心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思维就活跃,对知识的理解就快。由此可见,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其次就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都恰如其分的给予表扬。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
二、精心设计课堂,抓住每个问题点
1. 关键内容处提问。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动全文,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关键的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如在学习鲁迅的《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教学的重点是要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见多识广的孩子。紧扣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闰土主要跟“我”讲了几件新鲜事?选择其中的一件事认真读读,找值得研究的词句仔细体会,从中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除了文章中写到的四件有趣的事外,闰土心里还有古怪、有趣的事吗?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在此过程中,抓住重点,问到关键,练在实处,课堂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2. 在蕴含思想处提问。在课文中,有不少句子隐有作者的写作意图,意思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乃至文章的主题。教师若能准确抓住这些文句,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第九册的《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为: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精心创设情境,把握设置问题火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是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提问时机主要是:一是在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机。一般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再就是在研究探讨新知识的时候,在学生尚不完全明确或未知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时候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突出重点。三是在学生找不到突破口、思路无头绪时提问。每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学生会有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启示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对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很不清楚。根据这一难点,我让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复述,了解阿妈妮、大婶、小金花三个人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对志愿军战士的关心、爱护。然后提问:那你们说说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又做了什么呢?通过对中朝军民双方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的理解,来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这样不仅解决了教学难点,也推动了教学过程的进展。适时适机地提问是实现有效地教学的重要保证,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四、选择好问题设置的对象,做到因人而异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因人施问。依存型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自尊心较强,因此,应多提一些方向明确,结构严密的记忆性问题并多加鼓励;独立性强的学生会对信息加工,知觉较稳定,应多提多向性、结构松散型的问题。教师在引导答问中,应多鼓励,使学生达到乐学、会学的境界。
(本文系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科研小型课题2013年度项目立项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XKT013)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