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
【摘 要】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基于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将其引入工作中,在推广《弟子规》、《中华百首名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化为核心,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实践活动。本文从引言、诵读意义、诵读措施等方面做一阐述,旨在探寻一条适合中职学校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之路。
【关键词】传统;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我校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目的,当前广大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面临着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因此强化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不能等闲视之。中国传统德育理念虽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其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道德修养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我在作为老师在讲诉中华经典的实践中,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在加强德育的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化教育,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德育的源头活水,强化中职学生感恩、仁爱等基本道德情愫,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中华传统“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从古到今的中国,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一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和睦家庭、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经典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孩子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人孩子诵读传统经典,把经典装在孩子的头脑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发育、知识面的扩展、生活阅历的丰富,就能逐步理解这些经典,变成自己的东西,使得中华传统经典独特的“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功效,成为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美德之一。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凸显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学生每天通过早晚读每天读书20-30分钟,不论是什么情况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断,既不因孩子情绪好而延长时间,也不因孩子身体不适而缩短时间,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就可以很好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引导孩子自己阅读学习,让学生不断增加在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各方面知识。
同时诵读经典促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丰厚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与办学特色。开发编写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经典读本》、教材。
我们当今的社会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安定有序,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传统在发扬尊老爱幼、亲睦上下、安定社会的政治功能时,也应以法治正义等现代元素作为衡量孝和悌的尺度。对父母的孝,对兄长的悌,都应合法合义。因此,现代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思想应遵循国家的法规和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这样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观才能满足我们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运用“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化教育中职学生的实践
1.编制校本教材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数量众多,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按一定的原则编排。不仅编辑出版了《弟子规》的校本教材,我个人在参与教材在编排时,遵循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密切联系他们的经验世界的原则,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呈螺旋式上升。不但如此还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中职德育工作的相关要求,将包含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化的中华经典文献进行遴选归类,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相关案例等从中选择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内容编成“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案例选集和现代“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故事宣传片。选集既有古代与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关的传统文化经典片段,也有古今中外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故事,理论结合案例,使读者能够从不同方面理解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核心理念,宣传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主要展现近年涌现出来的与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关的感人故事,能让观众更形象、更深入的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怎么践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
2.开展经典诵读、欣赏系列活动
教材是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的基础,但要推广到广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还必须有相应配套课程、活动。中华经典诵读的顺利开展,关键是活动的培养。作为学校,学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一方面把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内容融入中职德育课程当中,让德育课程老师当学生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导师,一方面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读课开展经典育读活动,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观看“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宣传片并进行讨论。另外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入八桂传统文化,讲述壮族先民的故事了解壮族文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3.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践行活动
教育效果的体现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为了使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成为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准则之一,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理念,光说不练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对此也组织了相应的系列活动。在“孝”的方面,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行动,从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到给科任老师动手做一份礼物通过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尽孝。在“悌”的方面,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同场所、不同情景,编制了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四字经”,通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句指导学生相处,同时还录制了包括课堂礼仪、集会礼仪、就餐礼仪、出入礼仪、会面礼仪等在内的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宣传片。另外在广播节目、校报校网、文艺晚会等平台,通过案例播报、事迹刊登、小品表演等形式深入宣传敬爱师长、尊重同学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理念。
4.走出学校开展传统经典、古代经典诗文的调查
利用学校的力量宣传传统经典。目前很多人们对于传统经典了解得很少,有的甚至不知道一些传统节日。所以为了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我带领学生总出校园举办一些有关文化的一些活动,例如可以举办“三月三”歌圩活动比赛、举办饮食文化比赛等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引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化的思考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深刻体会到,开展文化教育可以为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认识到,在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知行合一”,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班级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实践活动不够主动和认真,活动流于形式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将继续改革创新,加强对学生、教师进行教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管理责任到位、计划部署到位、硬件保障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和检查督促到位,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泓.浅议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思想融入大学生德育.中国农业教育,2008年第03期
[2]罗蕊.传统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对现代高校德育的启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09期
[3]李丽丽,王凌皓.传统儒家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之道的现实观照.学术交流,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