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写作分为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两部分内容,“深刻”作为发展等级第一项要求是这样表述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写作从本质上说是思维的外化,评价一篇作文很深刻实际指的是其思维的深刻性。考试说明对”深刻”这一要求的阐释中提到“因果关系”这一思维形式,称之为“因果思维”。立意深刻了,观点才可能“具有启发性”,“所谓深刻的立意,就是写作思维由事物表层现象到深层本质的探索,而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追寻事物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1]因此,如何让立意走向深刻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运用叙述类材料来培养学生深刻立意的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叙述类材料指的是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呈现一个现实或虚构的事件,要求学生根据这一事件来进行立意并作文的材料,情节性是其主要的特点,而情节之间的关联其实就构成一种因果关联。由于材料的差异,有的材料情节简单,因果关系相对单一,而有的材料信息相对丰富,因果关系相对复杂,准确判别、把握其中因果关联的主次,有助于学生思维由浅表走向深刻。
那么是不是建立了“因为……所以”这样的思维形式就能将思维从浅表推向深刻了呢?是不是就能“由表及里”进行深刻立意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深刻”也“有高低层次的质量差别”。[2]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叙述类材料立意从浅表走向深刻在运用因果思维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多个原因与主要原因的关系
有的叙述类材料情节相对单一,信息量不大,建立情节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也相对比较单一,这类材料的立意就相对比较简单,比如:
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高价叫卖专治臭虫的妙方。有人出高价买其妙方,得一用纸层层密裹的纸卷,费劲打开一看,妙方只有两个字:勤捉。
这则就是典型的单一因果关系的叙述材料,教师可以用这样一个因果关系来概括:因为某人不想“勤”捉臭虫,所以才高价买“妙方”,“妙方”在这里其实就是“捷径”的意思,于是立意就是“捷径与勤之间的关系”。而信息丰富的材料,一个结果的产生是由多个原因造成,而这多个原因中,最核心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么,“选择出形成这一特定结果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必然原因,以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或论证、阐释”[3],才能得出最深刻的立意。比如:
一只品种优良的猎狗追赶一只枪下余生的狐狸,追捕的过程紧张迭起。就奔跑速度来看,狐狸是跑不过猎狗的,眼看就要被追上了,突然,狐狸一个大转身,蹿到了另一条小路,猎狗撞到了树上,于是猎狗就想:为什么追得这么累呢?即使追不到狐狸,主人也不会让我饿肚子。这样一想,猎狗的脚步就停止了追赶,狐狸就逃离了。
在这则材料中,最终的结果是“猎狗没有抓住狐狸”,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狐狸太聪明,二是猎狗撞树了,三是主人赏罚不明,导致猎狗懈怠。在训练中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将立意的角度定在“撞树”上:不畏挫折方能成功;显然这是有违材料的核心意思的。只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假如猎狗撞树后继续追赶,能否有可能追上狐狸?学生普遍说可以,原因是这只猎狗是“品种优良”的。导致猎狗没能捕获狐狸的主要原因在材料最后一段话里:“为什么追得这么累呢?即使追不到狐狸,主人也不会让我饿肚子。这样一想,猎狗的脚步就停止了追赶,狐狸就逃离了。”因为猎狗有“退路”,无需卖命追赶猎物,所以没能捕获狐狸。因此,对于多因的叙述类材料,需要学生全面关注材料信息,仔细审辨,剔除次要原因,抓住主要原因,这样才能有深刻的立意。
二、表层原因与本质原因的关系
有的叙述类材料信息同样丰富,但又不是多因造成一个结果,而是分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这类材料的立意学生很容易走偏,虽然立意也是建立在因果思维的基础上,但找出的这个“因”却是浅表的。比如:
某个跨国公司有一个清洁工,本来这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捕斗。
事后,有人为他庆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
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并愿意因此为公司付出最大的努力。
在训练的时候教师发现初三的学生和高二的学生对这则材料的审读没有很大的区别,绝大多数学生都将立意定在“平常细节的力量”和“赞美的力量”上。在这则材料中,总经理的行为与清洁工的行为确实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把清洁工的“勇斗窃贼”作为一个“果”的话,总经理的那句“简单的话”,那“赞美”是不是就是本质上的“因”呢?“列宁说:‘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的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以你的认识能力已不能再分析出更深刻的原因的时候,这样的立意才是最深刻的、最理想的立意。”[4]学生读解这则材料的时候很容易把总经理的那句赞美的话作为清洁工勇斗窃贼的深层原因来看,故许多学生都将立意的视角放在“赞美”和“一句话”上,殊不知,这句赞美的话背后的原因才是最本质的原因:为什么总经理的那句话会有那么大的作用呢?
课堂上有学生是这么分析的:我们小组认为,梳理材料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把握材料的主要意图很关键,但是,还有一个角度,材料中有一些很重要的细节对审题也很关键,比如,这则材料中的那句话“本来这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就很重要,因为它和下文的有人问清洁工这么做的“动机”这个情节有很大的相关性。正是因为清洁工被人忽视,被人看不起,所以才有人觉得勇斗窃贼这样的事和清洁工没有多少关系,而清洁工最后有了这样的行为,有人就觉得奇怪,所以才有动机一说。而清洁工的回答很好地回应了问题。还有就是总经理的那句话不是偶尔说的,而是“总会”说的,总经理和别的人不同在于他把清洁工当作公司的一员,很重要的一员,因此,清洁工勇斗窃贼的真正原因不是总经理的那句赞美,而是这句话所传达出来的对清洁工的肯定与尊重让清洁工产生了归属感,所以他才会不顾性命保护公司利益不受侵害。
三、现象与背景的关系
有的叙述类材料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有人称之为“现象类材料”,这样的材料往往从某一件事情来反映一类现象进而来反映某种社会普遍问题。这类材料就事件本身的逻辑关系看,是一种“先后性、历时性的因果关系分析”,“当这种先后性、历时性的原因分析达到穷尽的时候,如果还要探索某种现象(结果)的原因的话,就必须由历时性的原因分析转向共时性、状态性的原因分析。”这就是“背景分析”。所谓“背景分析”,“就是思考某种社会、人事现象(结果状态)——产生的大背景、大气候,发现这种大背景、大气候与社会、人事现象之间的隐形因果关系,这时,社会的大背景、大气候成了社会、人事现象的原因。”[5]建立在背景分析基础上的立意也是立意深刻的重要途径;反之,仅立足于事件本身逻辑关系的就事论事式立意肯定是浅表的。比如:
人民网2012年11月5日电:据央视报道,近日,江苏扬州扬大附中的一名中学生在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刮蹭到一辆路边的轿车。他在原地等了半小时没等到车主,就留了一张字条说明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此事被发到微博上后引起网友热议。
据报道,字条上写道,“尊敬的车主:我是扬大附中的一名学生。今天中午上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车主凌先生说,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这么实诚的孩子。
据悉,留字条的男孩叫徐砺寒。他说,做错了事就要承担责任,这是很自然的。
在这则材料的立意训练中,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将立意定在“诚信”或者“承担责任”上,他们是基于这样一种因果逻辑思维:为什么央视会报道?为什么网友会热议?为什么车主会感动?那是因为徐砺寒的诚信和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这样的立意当然是符合题意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么一件原本就很小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不是更值得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呢?在课堂小组讨论后,有的小组就提出了非常深刻的立意:
组1:我们小组也认为将立意定在“诚信”和“承担责任”上是对的,而且大部分人看到这则材料应该都会想到这样的立意,但是我们觉得这样立意是不是太大众化了,是不是还有什么细节被我们忽略了?材料中那个车主在看到徐砺寒的留条后“非常震撼非常感动”,估计是这个车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车主为徐砺寒这一行为“感动”一下尚能理解,但他还用了“震撼”这个词语,说明什么?是不是正说明徐砺寒这种行为在现实中很稀缺呢!正是因为这种品质的稀缺才有了车主这样的反应,因此我们认为,仅仅把立意定在“诚信”或“承担责任”上是不够的,应该去谈这种品质的失落这一社会现象。
组2:我们小组也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这么一起简单的刮擦事件引起网友的热议,最后竟然被央视报道了,还上了权威的人民网,这是徐砺寒个人的荣耀呢,还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悲哀?徐砺寒自己都说做错了事承担责任是“很自然的”,这么自然的事情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恰恰说明这个社会有问题。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正说明它具有典型性,一定是击中了人们心里某种情结。所以我们小组也认为不能将立意简单地定在“赞美承担责任品质”上,而是要去挖掘这种品质为什么会稀缺了,以及这种品质稀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这样才是深刻的立意。
作文立意深刻是思维深刻性的体现,立意之于作文犹如头脑之于人体,只有立意深刻了,才有可能写出高水平作文,否则人云亦云观点平庸,难免流于泛泛而谈。叙述类材料的类型有很多,以上论述中采用的相关材料都出自笔者作文教学所用素材,不能涵盖所有材料类型,但方法总是相通的,细读材料,抓准信息,精于分析,理清因果,立足材料,联系背景,实践证明,处理好所论三种关系,对学生运用因果思维进行深刻立意的写作技能还是有所帮助的。
注释:
[1][2][4]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5.
[3]谢志礼,李德龙.写作思维训练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212.
[5]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5-176.
(王斌杰 浙江省富阳中学 3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