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久燕
[摘 要]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感受语言温度,联系单元整体,学会知人论世,使学生的生活和现实与文本统一起来,从而让文本解读更厚重。
[关键词]文本解读 语言 单元 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61
文本是教学的基础和凭借,而文本的解读,就是找出蕴涵于文本中的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点。我们要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并使文本解读具备一定的厚重感。
一、感受语言温度,让文本解读更厚重
一些教师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让学生进入课文中去体会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人的活动,最终把文章的落脚点定在赞颂春天及作者描绘春景时的喜悦之情上。笔者总觉得这样解读缺了点什么?
当笔者也试教《春》时,仔细研读文本,发现文本字里行间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在涌动。那力量源自生命,是生命在涌动。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去阅读,感悟文本语言,让学生去感受语言的温度,让学生读出蕴涵于文本语言中那激昂向上的生命力。你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个“钻”字,彰显了生命力的顽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赶趟儿”寓示生命的灿烂奔放;“蜜蜂闹,蝴蝶飞,鸟儿呼朋引伴,牧童短笛嘹亮,城里乡下,老老小小也赶趟儿。”这是大自然奏出的最强劲的生命交响曲。连无生命的春风、春雨也能善解人意,善解造化之用心,恩泽万物,催发生命成长。“成长”才是这篇文章的灵魂。离开了生命的礼赞,景色只是纸花,不可能“逼”你的眼,动你的情。
二、联系单元整体,让文本解读更厚重
一篇课文在一个单元和整个教材系统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单元整体和整个教材体系相互融合的有机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与教学时应吃透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把文本解读与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天鹅在“破冰勇士”老天鹅的带领下,同心协力用胸脯和翅膀破冰,从而换取天鹅群体生存空间的故事。部分教师在处理这一课的教学时,认为课文内涵是在谈环境保护,于是把教学重点定位在斯杰潘老人用行动告诉大家要保护生态环境,还建议学生写一些保护鸟类、保护生物的公益用语。综观这一单元内容,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文本解读似乎太牵强附会了。由于本单元还有两篇课文《鸟语》和《生命的壮歌》,如果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与环保意识有关的话,那么《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们逃离火海时“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被烧得“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面对狩猎队的追捕,老羚羊以死亡作桥墩形成“生命桥”让小羚羊逃生……这些,绝对与环保不相干!《天鹅的故事》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本单元练习中“读读背背”的题目:“人心齐,泰山移……”这些都是有关团结、齐心、合作的内容。编者的意图一目了然!
三、学会知人论世,让文本解读更厚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古诗《江雪》,要真正理解这一文本内容背后的意蕴,我们并不能只把目光定位于作品本身,还应了解作者其人,分析其时代背景,然后再去解读带着作者个体生命特征的文本意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文本悟得更为真实、深刻。
笔者在教学时,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向学生介绍了柳宗元的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柳宗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吗?柳宗元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他关心民生疾苦,力主改革,可是却遭到了朝廷的打击与排挤。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先后被贬为邵州刺史、永州司马,后至永州。这对33岁精力旺盛、满怀报国之志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正月,其友王叔文被赐死,另一朋友病死,八司马之一的凌准忧愤而死,其母来永州近半年也离世了。在丧友失母的打击下,他悲痛欲绝。可是,他的政敌依然不放过他,几次对他的住所放火,导致他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这真是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呀!请你告诉我,此时的柳宗元,应该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孤独、悲愤、痛苦……
师:同学们,柳宗元他真的是在钓鱼吗?
生1:他不是在钓鱼,他心里很痛苦,是借风雪来磨炼自己。
生2: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人生遭遇就如同冰天雪地之境,所以就独自一人冒雪在江中垂钓。
生3:这是用垂钓的方式告诉人们,虽然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
生4: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
师: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相信柳宗元挺过人生的冬天,一定会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
另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还必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只有把生活和现实、文本统一起来,才能使文本解读具有更深厚的意义。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