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
记叙文有形象的人物及生动的事件,可以打动人;小说有曲折的情节,可以吸引人;诗歌有强烈的感情,可以感染人。说明文不具有以上的优势,虽然写作上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但它只是说明事物的特征,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自然难以引起兴趣。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说明文的时候,一般总是按照“说明结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套路,鲜有创新性的说明文教学,这样的套路教学势必会造成说明文课堂教学缺少语文味,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出现厌恶的情绪。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实现说明文的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应以语言活动为基本形式,积极寻找不同的方法去教学说明文,让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更多些语文味。
一、 巧用朗读,体会说明文所表达的情感
余映潮老师曾经说过:目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及其实践都是滞后的,这种滞后的表现之一就是在非文学作品中极少或根本不进行朗读教学。确实,说明文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道理为主,情感更偏重理性,所以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读得变化多端,但在说明文教学中多使用朗读,同样会使教学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1.读题目,读出说明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以《大雁归来》为例,作者利奥波德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对初中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题目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并从文中找出依据证明你的语气是正确的。”于是,学生经过思考探讨后,精彩纷呈的答案出来了。有的同学说要用惊喜的语气来读,因为文章中有一句“大雁又来啦”,一个“又”字能表达出作者的惊喜,可以看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有的同学说要用忧伤的语气来读,因为文中有说到“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那些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可以看出大雁是幸存者、孤独者,随着一声声残忍的枪声,他们注定要面对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那叫声是大雁在哀鸣,因此语调是忧伤的。从以上两种答案当中,学生理解了作者对大雁既有欢喜又有对大雁揪心的痛惜与深切的同情,而更多的是欢喜之情。
有的学生说要用亲切而温柔的语气来读,因为文中作者一直都在用“我们”来修饰主语,例如“我们的农场”“我们的沼泽”“我们的大雁”等等,可以看出作者是把大自然看作自己的家,把大雁看做是自己家庭的一个成员,是自己的伙伴。于是,借助学生在朗读课题中的这些发现,引导学生去理解“我们”这个词中包含的自由、平等、和谐的环保观念,去理解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的观点,就水到渠成了。
2.读句子,读出不同词语包含的不同情感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学生找到了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地位的句子:“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苏州园林的影响。”于是我请一位学生用赞叹的语气来读,指导他对“标本”一词的处理,语速要慢,通过语调上扬把情感注入到语气中。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发现“标本”这个词在强调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的同时,还隐含了作者对苏州园林艺术的赞赏之情。再请两位同学分别读这句话,一位学生把“或多或少”和“都”略去不读,另一位则强调重读“或多或少”和“都”。通过不一样的读,学生比较出“或多或少”“都”等词,都在强调苏州园林地位的同时,更进一步地体现作者对苏州园林艺术的赞赏之情,它们在文章中是不可缺少的。
通过朗读,学生明白选择怎样的语言就会有怎样的情感表达效果,换成其它词语都很难产生这样的效果。
无论是放声朗读还是默读,无论是跳读还是品读,都是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最好的方法。说明文的课文教学中也要把“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读题目、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读全文。只有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灵,使这些语言“烂熟于胸”,他们才会明白得更多,学得更多。
二、巧加修饰语,掌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文结构
修饰语是指在中心语前表示时间、性质、状态等等的附加成分。在说明文教学中为说明对象加上不同的修饰语,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文的结构。
在教学《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我请学生在阅读课文后为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加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于是学生们说出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的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的中国石拱桥”“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等等。通过教师对修饰语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学生对于修饰语的寻找和使用,整体性地带动了对课文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
而《苏州园林》的教学中,在为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加上修饰语的时候,学生找出了“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讲究花草树木映衬的苏州园林”“很少使用彩绘的苏州园林”“注意图画美的苏州园林”等各种修饰语的句子,在对句子进行整理、归类、排列顺序的过程中,学生渐渐理清了本文的说明结构。
为说明对象添上修饰语的语言活动,让学生把“领会说明事物的特点及说明文结构”这种内部语言活动,转换为语言的操作行为。这样,既能使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因任务明确而变得活跃起来,同时又达到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了解文章结构”的说明文教学目的。
三、巧品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语言文字本身,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说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说明文的课堂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 利用资料,化抽象为具体,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中国石拱桥》一文在介绍到赵州桥时,有一句话“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我先借助媒体,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先不要看课文,说明一下大拱和四个小拱之间的位置关系,于是学生纷纷回答:“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就在学生们纷纷发言,却总觉得没有表述到位时,我让他们打开课本看原句,体会“各有”与“肩”字使用的准确。桥本来是没有肩的,把桥说成像人一样还有肩膀,这个位置关系表述得非常准确到位,同时加上“各有”的使用,小拱的数量也非常明确,不会产生歧义。利用具体的图像作为教学突破口,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也更形象地体会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卢沟桥时,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桥宽约八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一句中“几乎”一词的准确;学习《故宫博物院》时,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描写太和殿时方位词使用的准确……只要教师在教学前多花一些时间去备教,尽量借助具体的教学资料,化抽象的语言教学为具体,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说明文语言教学的枯燥,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生动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说明文既有平实说明文,也有语言生动的小品文,也有在平实说明中不乏生动的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和准确上,那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就会缺失,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在比较中去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较阅读的形式是丰富灵活的,可以是句子的比较,也可以是语段的比较阅读,甚至可以是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比较。这几种方式也可以交叉进行。
在《生物入侵者》一文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例如:①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经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②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经9种被棕树蛇吃光,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减少了,随时会被灭绝。
以上两句比较可以看出,句①的“赶尽杀绝”是在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棕树蛇对鸟类的残杀。“与日俱减”是仿成语“与日俱增”,反其意而用,揭示了鸟类一天天减少的现象。比较后,学生很容易理解句①语言的生动。
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以采用语段比较阅读。教师在学生朗读完第一、二段后,在多媒体上展示一段用简洁的语言重新表述的开头:“一年四季,季节不断变化,自然景物也在变化,周而复始,而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这种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请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原文用语典雅生动,富有表现力,在对物候景观的优美描绘中,让人眼前仿佛展现出了鸟语花香、草木枯荣的立体画面,真切地感受到了物候对季节气候的影响,而修改后的文章语言平实,但过于直白,缺少吸引力。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明白了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趣味盎然。
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和《桥之美》进行文章之间的语言比较阅读。同是写桥,前者是较为规范的说明文,语言科学、平实为主,而后者大量地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语句,使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一篇生动的小品文。通过比较,学生可以从语言上明确平实说明文与生动说明文的区别。
通过多种的比较阅读,有利于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和掌握,避免了教师的枯燥说教,学生也在感受语言文字内涵的趣味中体会到浓浓的“语文味”。
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以语言活动为核心,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让说明文的课堂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必能使学生脱离对说明文学习的厌恶感,领略到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享受到品读说明文的无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