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理论及其在母语词汇搭配迁移中的作用

2015-05-19 12:00周秀秀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语言迁移

周秀秀

【摘要】在语言学习中,词汇搭配是基本的结构。在外语学习中,它较为活跃的分子,也最难掌握。文化、语言差异性等因素会对于母语迁移产生影响,这必然会引起词汇搭配方面一定程度上的迁移。在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已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本文将从影响语言迁移的标记性因素着手,以标记性理论和词汇搭配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词汇搭配的标记程度,进而利用标记理论分析了词汇搭配的迁移过程,以便更好地促进外语的学习。

【关键词】标记性程度 词汇搭配 语言迁移

一、引言

在二语习得中,词汇搭配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和学习者本身的搭配能力与语言水平密切相关,也与其植根于的民族语言密不可分。朱永生(1996)从搭配灵活性程度上将其分为固定、常规性和创造性搭配。这三类搭配说来容易,用时却不会轻易让人手到擒来。

1.外语学习者往往会在这出错,大都可追溯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长期以来,该问题在二语习得中受到重视。陆俭明列举了外国留学生在写作、言辞中出现的语法、词汇类错误,并将它们主要归结于母语向目的语的负迁移作用。

2.Ellis也指出语言层面,社会语言学因素,标记性,原型性,语言距离与心理类型学,学习者个人发展因素制约着母语迁移。本文将在标记理论和词汇搭配理论框架下对词汇搭配迁移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促进外语学习中的教与学和母语迁移问题的了解。

二、标记理论与词汇搭配

1.标记性。语言中标记性指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语言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和雅格布逊最早提出该概念,认为在语言系统中存在着有标记与无标记二项对立形式。后来语言学家们则达成共识在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某些成分比其他更基本常见,这些成分无标记,其他则是有标记。3 Eckman将该理论引进到二语习得研究中,提出了“标记性差异假说”,认为可以通过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标记性差异的比较预测二语学习者的困难区域。Croft确定了4个判定标记性强弱的标准即结构标准,行为标准,频率标准和中立标准。

2.词汇搭配。Firth和Sinclair首先提出搭配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词项所具有与另一个词项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有规律的同时出现的关系。4Sinclair 把它分为习语式和开放式搭配。另外它是词语在同一序列上的共现,存在着条件,总要受到某种限制,主要受到语法限制、语义限制及语言习惯限制、因此“搭配也是一种制约”。

三、标记性程度和及其和母语词汇搭配迁移的关系

1.频繁性。它认为词汇搭配的使用频率越高其标记性越弱,反之亦然。频繁性是判定词汇搭配标记性强弱的最重要的标准。例如:“card”在OALD中包含九中主要含义。

在(1)例中,意为纸板,最为基本,经常使用。在(2)(3)(4)(5)(6)例中被用来指称某种用途的卡片等。在(7)(8)(9)例中,其意义已经大相径庭,表示诸如风趣的人等。它们含义频率依次降低。虽然不乏有专业术语在某种特殊行业内其频率会发生变化,但大体如此。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它在后两项中的搭配相比在(1)中更具有标记性,而在(7)(8)(9)中搭配标记性最强。

2.归约性。习语等搭配要比普通陈述更加生动形象。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植根于本国历史文化,反映某一社会的历史文化,可以称为固定搭配,具有归约性,不可替代,标记性很强。“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源于狄更斯的《董贝父子》中 “as the last straw breaks the laden camels back”。人们后来用the last straw表示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其中“straw”就不能换成其他词如grass,具有很强的标记性。

3.复杂性。它指表达同一意义的词汇搭配在使用时的限制。该标准认为词汇搭配使用情况越简单标记性越弱,使用越复杂标记性越强。在“a lot of”、“many” 和“much”之中,“a lot of”后可以接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但是后两者则不能。这就说明后两者比前者更复杂,标记性更强。再如非常规搭配(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如幽默),标记性强。趁早下斑(化妆品广告)和默默无蚊(蚊香)相比趁早下班和默默无闻而言,则可以取得特殊意义,引人注意,标记性要强些。

4.中立性。该标准指在中立性的环境下具有中立性的“he”类词汇搭配,但在某种具体环境下,则不然。“man”等不但可以指称男人,也可指包括男女两性在内的所有人。若按照Kellerman对标记性的区分,那么中性词在专指男性时,标记性要强。

5.对等性。该准则认为具有相近含义的词汇搭配,当强调它们之间无太大区别时,这类词汇搭配是无标记的,当强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时,这类词汇搭配是有标记。如“bear”、“endure”和“stand”,三者都具有忍受之意,如若它们在用法和意思上皆相同,那么它们则是无标记。反之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含意,则有标记。

四、结束语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是—个假设构建和假设验证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使用已有的一切知识包括自己的母语知识来发展辅助自己的第二语言的学习,这时母语的迁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众多诸如文化,学习者,语言等。本文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中选取标记性这一因素对母语词汇搭配进行研究,利用对母语词汇搭配的标记性程度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在词汇搭配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注意事项。

References:

[1]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ECKMAN F.Mark ed 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Language Learning.1977(27).

猜你喜欢
语言迁移
概念迁移理论述介
英语口语语误的文化迁移现象及其文化根源
依托文本,生成微作文精彩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法语初学者语音错误分析及语音课程教改思路
综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
语言迁移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
探究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母语使用
从语言迁移角度看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三语习得背景下广西壮族学生英语学习语法迁移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