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多种边界 推进课程改革

2015-05-15 20:32周晓宇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综合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周晓宇

摘要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穿越多种边界,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整体性,把跨学段整体育人、跨学科综合育人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积极整合教育领域内外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穿越边界 综合改革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何找准课程改革新的增长点,解决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成为继续推进课程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上提出把跨学段整体育人、跨学科综合育人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可见,有必要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以课程标准为统领,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统筹规划,穿越多种边界,持续提升基础教育品质。

穿越学段边界,凝聚课程改革纵向合力

我国教育体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各学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和学业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人才成长是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学段间有效衔接,则能够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衔接不畅,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新学段要求,学习受到影响。要实现学段间有效衔接,不能仅仅拘泥于学段内,有必要穿越学段边界,整体规划和推进课程改革,循序渐进实现育人目标。

1.穿越基础教育内部学段边界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本轮课程改革之初就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义务教育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1]。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教学“抢跑”、知识前移,学段培养目标脱节、交叉、错位等现象,影响课程改革效果。实践证明,试图在学段内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事倍功半,必须穿越学段边界,做好统筹规划,构建幼、小、初、高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的培养体系。

目前,穿越学段边界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学校的共识。区域层面的探索,如北京市东城区通过学区内优质品牌小学增设初中部和示范中学增设小学部两种方式,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实验模式;北京市海淀区通过优质中学合并薄弱小学、第三方名校托管承办、名校办分校等形式,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层面的探索,如北京育英学校进行小、初、高一体化课程建设与育人模式变革研究,并于2013年通过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北京育才学校进行十二年整体育人“4+1课程”实验;北京景山学校构建小、初、高一体化课程教材体系;清华附中探索小、初、高有机衔接的一体化课程建设;北京市京源学校探索“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的育人模式。

2.穿越基础教育外部学段边界

一是穿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边界。可行的方式有:支持高校通过举办附中附小、参与特色课程建设、直接指导学科教学等多种形式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高校学术优势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探索将大学先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解决中学与大学课程之间缺乏过渡性的矛盾,沟通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2]。2014年3月,中国教育学会启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简称CAP),首批开发的8门精品课程已在试点学校授课。

二是穿越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边界。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地规划人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已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学生6岁开始,英国要求中学向在校学生提供职业指导课程,德国将职业指导课程作为所有中学的必修课程,韩国为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专门开发了“前途和职业”教学系统,日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渗透职业生涯理念。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比较落后,小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几近空白,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仅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3]。当前,有必要在课程改革中通过课堂教学、职业体验、辅导咨询、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将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紧密联系。

穿越学科边界,凝聚课程改革横向合力

本轮课程改革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不同学科既相对独立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又互相联系共同实现育人目标。在关注学科内课程改革的同时,要穿越学科边界,以课程结构创新为突破口,促进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跨学科综合育人。

1.探索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结构

本轮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4]。学校是课程具体实施的场所,最接近学生,最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应该在政策允许的框架内,依据校情、学情,以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在课程安排、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与育人目标相一致的学校课程结构。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专门设置了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许多学校以此为契机,优化学校课程安排,以多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载体,以学生确需的综合素养为导向,建设实施了一批跨学科校本课程。如人大附小构建了包含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绽放课程在内的“七彩课程”,探索多人多学科、多人单学科、单人多学科等教学模式;北京小学构建了以主题综合实践周为抓手的“四季课程”,探索综合实践课程的创新性实施模式。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要求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高中学校拥有了更加广阔和深入的探索空间。如北京市十一学校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开展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北京二中、北京四中等23所学校参加北京市普通高中自主排课实验,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自主整合安排各学科课程。endprint

2.培养穿越学科的综合素养

培养穿越学科的综合素养体现了对知识与能力的深刻认识,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各学段有关跨学科教育的探索方兴未艾。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更应该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横向拓展,培养学生将来在某一领域继续深入探索所需要的综合素养,打好广博基础。

一是注重学科内容的融合。学科是人为划分的,许多学科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许多能力贯穿于各学科学习之中,有必要以能力为线索整合学科内容,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互为支撑、互为依托。以语文学习为例,可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资料,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阅读能力,培养穿越学科边界的母语素养等。近年来,美国进行了跨学科读写教学实践,突出读写能力与不同学科知识建构的联系,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等学科的读写能力,其经验值得借鉴[5]。

二是注重教学方式的更新。培养穿越学科的综合素养不能依靠学科教学的简单拼合,而要依靠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由于知识和能力更加综合化、多元化,因此更需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和探究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通过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穿越资源边界,凝聚课程改革内外合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是影响课程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都结合学科特点,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所有对实现育人目标有利的因素都应纳入课程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既包括教育内部资源也包括广泛的社会资源。只有穿越资源边界,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和凝聚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

1.穿越基础教育内部资源边界

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益,但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存在的客观差异,使得学校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方面并不均衡,有的学校已经建起了“课程超市”,乃至为每一名学生提供“独一无二”的课程表;有的学校还在探索如何开好课程标准规定的选修课程。为此,有必要在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穿越基础教育内部资源边界,建立区域内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一是依托学区制,由课程资源丰富的学校牵头,其他学校共同参与建立“学区课程超市”,鼓励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参加读书俱乐部、科技俱乐部等社团活动,既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使更多学生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交流研讨、共同提高。二是建立区域资源中心和开放性科学实验室,设置一个或多个学习领域项目供周边学校使用,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共享模式。如北京市正在建设一批市级高中开放式重点实验室,供有需求的学校和学生选用。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如北京数字学校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数字化名师课程资源和学习信息推送、作文在线辅导等服务,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穿越边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2.穿越基础教育外部资源边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多样、贴近实际的课程资源。为此,有必要穿越基础教育外部资源边界,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源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千方百计汇聚资源、凝聚力量,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首先是汇聚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民间团体以及民办教育机构等行业中有大批关心学生成长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建立相应机制邀请他们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成长,能够与学校教师优势互补,特别是在科技前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联合高校、临床机构、科研院所,拉动各中小学成立了“中医药科学与文化”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整合语文、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美术等学科,形成跨层级、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跨区域的协同培养体系,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有益经验。

其次是聚集丰富的物质资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场所拥有内容丰富且直观鲜活的人文、科技和自然资源,非常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式、参与式、体验式学习,对这些资源加以课程化开发,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菜单式服务,能够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习资源、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4]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1,Z2:346-350.

[2]杨明全.大学先修课程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J].教育学报,2014,04:49-55.

[3]孙宏艳.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08:52-57.

[5]刘华.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跨学科读写教学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04:114-119.

编辑 王雪莉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适应多元化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多样性应用型人才的思考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