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如 著名文学批评家。
这一期的对话看来是渐入佳境了。张曙光、许春樵、梁鸿三位,写作的时代虽然不同,但文学理论素养却都是不低的。由此,展开的对话才有张力,有很好的“问题意识”呈现。
比如,张曙光这篇谈及诗歌写作的“欧化”还是“汉化”问题。虽然,在一般诗人的眼中可能有点“伪”,但张曙光同时又是诗人翻译家,所以,“欧化”还是“汉化”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一般问题。涉及文学史上,从“古代”如何转化到“现代”,涉及中国新诗的由“现代”到“当代”整个发展过程。显然,谈及这样的理论学术问题,是要有点“深”度,更要有点具体“案”例来详细说明,比如新诗开初的李金发、徐志摩那代人是如何将“古代”转化到“现代”,如何汲取“欧化”的营养,但又不失“汉化”的表达。文字学和音韵学应当是这方面研究的基础学科,没了这些理论学术基础,想要说明白“欧化”还是“汉化”,可能不太容易。张曙光是诗人,从他的实践中可能更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使用亲切的“口语”,还在于如何使“日常经验”转化成“诗意”的表达。其实,这也是当下诗歌创作普遍面临的“难”度。
我们常说,“难”度及“高”度。所以,从诗歌创作的层面来说,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这样的时代困境该如何突破?
古人虽然讲的是“言志”,但古人的实践,也还是从“入画”着手,从而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好句。写诗的人不妨试试。
许春樵,对先锋派的“反思”很有深度。“反思”不是为了“否定”,而是从“否定”中“反思”出前进的路径和方向。我深以为然。
认识梁鸿之前,读过她的评论文章,见面后的感觉,可谓一见如故。她的文风如人,属犀利、爽快的那类。好学、好问、勤思考的青年学者,突然写起“非虚构”的梁庄,一炮走红。年轻,所以多几分“思考”,多几副创作“面孔”,日积月累成就“大模样”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