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何永红
在新旧教材对比中设计教学
——由两道引例的比对分析说起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何永红
近期,拿到了人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笔者将其与上一版教材进行了细致地比对,发现了很多变化.抛开章节顺序调整、例题练习的替换这些大的变动不谈,一些细微的变化隐藏在教材的行文之中,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调整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进程,如果不进行对应的变化,可能就无法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现呈现其中一道引例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够给你的教学带来启示.
引例1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次应分别是多少?
引例2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说明:这两道题均来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只不过教材版本不同,引例1选自实验版教科书(下称《实验版教材》),引例2选自教育部2012年审定的教科书(下称《新版教材》).在两个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两道题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基本相同,全都编排在“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中,均设置为章前引例,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两个引例不仅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出现起到了作用,在后面方程组的解的定义、方程组的解法中均有出现,而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情境比对
两个引例的问题情境完全相同,都是以篮球比赛为问题背景,胜场得分和负场得分完全相同,都是以“求这个球队的胜负场次”为解题目标.两题最大的差别是比赛场次和积分不同:《实验版教材》中,比赛场次为22场,得分40分;《新版教材》中,比赛场次为10场,得分16分.很明显,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新版教材》的引例沿袭了《实验版教材》引例的问题情境,并在相同情境的基础上对原有数据进行了优化.
2.解法比对
3.应用比对
出现在教材中的每一个字词、句子、符号及图形都应服务于教学.所以,当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关注例题本身,还应关注例题的“前奏”和“后延”.以这两个引例为例,新旧两版教材都将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中进一步应用.但由于数据的调整,在应用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一知识的教学时,新版将“方程①(注:x+y=10),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教材所列表格由原来的24列变为了12列.这种变化是基于数据变化之上的相应变化,为的是将这道引例在教学中的探究价值发挥好,既不人为“夸大”,也不故意“缩小”.
1.认真研究教材教参,理清教材编排意图
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学习的抓手,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工具.而教参不仅有教材的内容,同时还将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和编写说明也一并附在书中,明晰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工具.因此,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应详细解读教材,阅读教参,深入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以确保自己的教学方向不偏移.根据教材和教参要求,上述两个引例不仅要起到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的,在“8.1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成为学生探究“符合实际意义的x、y的值”的主体,这有利于学生体会“满足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值有许多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符合实际意义的x、y的值”,不仅便于学生列举,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x、y的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后面学习函数从知识和经验上做好铺垫.在第2节代入消元法中,引例又成为了学生探究“代入消元法”的工具,教材让学生从引例的情境入手,体会到“数量的替代”到“未知数的替换”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了前面章头的引入探究和第1节的进一步感知,引例的作用在教学中不断放大.笔者所作出的这些分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对教材和教参解读后的感悟,这样的分析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准确定位.
2.关注教材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教案课件
《2011年版课标》的颁布,让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发生了不少变化.在编排教材时,也就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应将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学之中,让学生享受到教材调整带来的学习便利.尤其是当我们选用原来的教学资源时,更应该根据教材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上面的引例,在章头引入和第2节代入消元法的教学时,就应将原来教学资源中的数据调为最新数据.在“8.1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时中,除了数据的调整,我们还应该将原来的24列的表格调整为12列.对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看似微小的调整,让学生避免了学习过程中求原来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个方程23对解的“尴尬”处境,让他们在尚未了解方程组优越性的时候,无需面对繁杂而枯燥的计算.对教案和课件的调整顺应了教材的调整,让编者的设计意图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
3.深入剖析班情学情,适度微调以求适用
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得以落实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无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教材使用者,都应努力通过教材让课程标准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目标.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提出教材改进建议固然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我们更多的还是站在教学的角度去认真解读教材,详细分析新旧教材的点滴变化,从利学助学的角度设计出有效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位的课标与教材接上地气,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以上所述,不当之处,请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群.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林群.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林群.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林群.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