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

2015-05-12 00:46靳长青
科教导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现状

靳长青

摘 要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对高等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现状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4.078

On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and Stability Work

JIN Changqing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8)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safe and stable working is relat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grow and becom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paper studied the work for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 status and constraints,on the basis, explored strategies of safe and stability work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afe and stability work; status; constraints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策略势在必行。

1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

(1)观念陈旧。尽管高等教育改革和大规模新校园建设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但一些安全管理负责人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方式,许多安全管理职责权限不下放,全员参与率低。这种陈旧校园安全管理理念影响和制约着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发展。

(2)体制落后。综合治理委员会或者安委会是我国高校安全管理的基本组织机构。从目前校园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看,尽管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委员会制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责任不清、权力不明、分工不均。委员会中各个执行部门虽然有分工,但没形成合力,常常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3)管理单一。主要通过保卫部门来处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学校各项安全管理政策和大部分具体的校园安全事务。基层校园安全自我管理、自我调解机制不完善,教学楼、宿舍、文体中心等教学活动部门及各层次人员协保联防机制尚未形成。

(4)职能错位。条条块块的安全规定割裂了校园整体安全管理的有机联系,并且保卫部门与其他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职能错位,从而造成了安全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关系复杂,导致专业的安全管理系统难以形成。

2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制约因素

(1)组织因素:学生安全管理的部门、环境、以及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安全管理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学生管理部门越多,学生数量越少,安全管理难度越小,反之越大。

(2)保卫部门因素:一方面包括保卫部门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分工是否明确,另一方面包括安保政策和安保管理方式、安保群体氛围、团队凝聚力、工作能力发挥、安保人员职业价值感、工作热情等因素。

(3)制度因素:校园安全是建立在安全制度基础之上,制度问题不仅仅涉及安全层面,更是管理与稳定的问题。人才培养均须在安全管理规定的约束下进行。制度影响因素包括各种学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学生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与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组织纪律、安全态度等。

(4)危险源因素:建筑是否渗、漏、落瓷砖、倾斜倒塌,是否存在火灾因素、是否存在电褥子、电热锅等违章电器以及吸烟不慎和人为纵火等因素。

(5)交通因素、设备因素、卫生因素:包括校车、驾驶员、实验设备、工程训练设备、危险化学品、食品、饮用水、生活污水排放、卫生间消毒、传染病防控等因素。

(6)大学生身体因素和心理健康因素:大学生身体锻炼缺乏,准备运动不充分,参加激烈比赛时肌肉、骨骼系统容易出现损伤。加之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学习压力大,易受不良风气影响,会出现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

(7)校园地理位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扩建改建,一大批高校选择在郊区独自建立新校区或联合建立大学城,地理位置的偏僻化也带来了相应的治安隐患,增加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风险和难度。

3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策略

(1)规范大学生安全管理制度与政策。持续关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相关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安全相关政策的调研,积极开展校园安全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咨询、设计,推动相关校园安全政策与制度的研究与建立,探索建立高校、社会、学生、家长互动制度,规范大学生安全管理的对象、方法、职责权限、制度政策。

(2)建立大学生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体系。把大学生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体系独立定位,弄清方式和途径,把大学生安全管理的职能从大学生常规管理系统分离出来,形成专门的应急系统。

把大学生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体系进行合理规划、把大学生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体系的职能强化,形成全面的大学生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体系。整合并消除空缺,形成和规范大学生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体系,同时进行提炼、完善、匹配、协调,使之完整和高效。endprint

(3)构建大学生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大学生安全管理模式,适当进行行政干预。按照规则管理,以制度为基础,适当对矛盾处理。将安全管理投入不仅视为办学成本,更要视为一项长远战略投资。应该按现代大学制度进行规范地安全管理,按照安全素质要求或岗位需求设置安全管理模式。

(4)落实大学生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大学生安全管理各岗位要执行大学生安全管理计划,负责大学生安全管理规范化,落实大学生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保卫及消防工作,实施大学生安全管理宣传,加强大学生安全管理技术改进与控制。

(5)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大学生安全课程理念,科学设置大学生安全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大学生安全教学内容。吸收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将案例作为课程内容,通过立项、引进等途径,构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安全课程资源库。把大学生安全教学改革落实到培养过程中,利用情境、案例提高大学生安全学习、实践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大学生安全教学中。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培训,开展大学生安全竞赛活动,聘任武警、公安、消防部门工作人员为兼职安全教师。

(6)设计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载体。强化大学生安全载体建设。充分利用资源,使其成为传播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主阵地。整合各类大学生安全管理组织载体,协商一致、发挥优势、密切联系、扩大大学生安全管理载体覆盖,环环紧扣,将大学生安全志愿者机制与大学生安全互助机制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各载体的服务功能,使其规范化、社会化。

(7)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稳定感、安全感、归属感、情绪以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到安全稳定,因此要创立适合和大学校园制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行为特征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创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管理模式。考察文化差异,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系统。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模式。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投入,坚持心理健康服务。

(8)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既包含安全知识的培养,也包含安全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应从训练开始,将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贯穿于教、学同步。重视大学生安全思维训练,要求大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实战观摩并最终合理运用安全技术,要让大学生观摩安全训练和逃生演习比赛。辅导员要在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把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基本规律和关键环节进行正确的示范,对大学生安全意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冷静解决。

(9)提升大学生避难自救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依托辅导员、保卫人员、通信、医疗等专业人员构建“大学生避难自救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分级多层次加强大学生避难自救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实现大学生安全管理、处突维稳、卫生防疫互相融合,优化大学生避难自救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结构、布局、机制、手段、物质保障。要合理进行大学生避难自救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培养的组织建设与布局,加大大学生避难自救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训练,突出训练专业性、联合性,提高大学生避难自救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能力与指挥行动力。

(10)促进大学生安全行为养成。安全行为是逐渐形成的,大学生正处于安全行为形成关键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如果错过就再难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没有安全行为的养成就不可能科学、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安全管理。大学生在接受安全管理同时,也参与安全管理,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安全行为培养,让大学生在安全行为培养中受教育。要激发大学生的安全行为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学习习惯,总结大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养成方法,遵循大学生安全行为规律。坚持大学生安全行为养成内化与外化结合,坚持大学生安全行为养成的循序渐进,坚持大学生自我安全管理与综合安全管理相结合,强化大学生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提升大学生安全行为养成能力,深入学习、了解、掌握大学生安全行为养成常识,加强大学生安全行为养成演练,探索大学生安全行为拓展机制、安全心理养成机制、安全文化养成机制,探索大学生自主安全行为养成机制。把安全行为养成的主动权、机会、空间交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安全行为养成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学校安全专项2013年度课题《大学生日常安全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GZ XAN13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胜泉.大学生安全教程[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周文斌.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现状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