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七个维度

2015-05-12 12:33肖世英
科教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

肖世英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而架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桥梁是恰当的课堂提问。本文以三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活动过程为例,通过分析课堂、反思师生共同经历的教学活动,我们在问题的设计方式、展示方法、思维含量、呈现密度、研究方法、有效理答等七个维度上,提取问题有效性的标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性标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60

Seven Dimensions of Primary Language Classroom Effective Questioning

XIAO Shiying

(Lianjiang Shicheng Feishutian Primary School, Lianjiang Guangdong 524400)

Abstract Primary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s emphasize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eachers set up a bridge betwee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is appropriate questions. In this paper, the three active process of language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for example, by analyzing the classro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eaching experience, we approach the problem in the design, display methods, thought content, showing the density, research method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seven dimensions, the extraction effectiveness standards.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classroom questioning; validity criteria

1 問题的设计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遵循揭示课题、初读感知、品读理解、感悟升华这四个由表及里的教学进程,每个教学活动环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都有不同的要求。笔者经过十几年小学语文教学的摸索,认为每个环节该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有规律可循的。

(1)揭示标题,采用启发性提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课题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为教学作好心理上的铺垫。例如,湛江市第十八小学梁莉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爱迪生救妈妈》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题,适时有效地加以引导:“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想知道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有的说:“我想知道爱迪生的妈妈怎么样了。”有的说:“我想知道爱迪生是怎样救妈妈的。”梁老师围绕课题精心设计的问题,把学生巧妙地引入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来。(2)初读感知,采用引导性提问。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探究欲望之后,教师接着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引导性提问。例如《爱迪生救妈妈》的课堂教学中,在揭示课题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几个感兴趣的问题就具有引导性,教师充分利用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果然又快又好地整体感知《爱迪生救妈妈》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3)品读理解,采用探究性提问。品读理解是阅读教学活动的重点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理解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探究性问题的引领,学生不仅读懂了童话故事,而且还明白了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所采用的写作手法,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4)感悟升华,采用延伸性提问。通过品读理解课文后,重要的拓展延伸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联想,感悟升华主旨,培养学生想象、概括、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语文素养。此时的课堂中需要一些延伸性的问题引领,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活动的最后环节——小练笔:请同学们拿起笔,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天堂里小女孩的“微笑”和“幸福”生活写下来吧!(提示:联系文中小女孩的五次幻想进行描写。)教师适时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童话的价值所在,而且可以让学生同情穷苦儿童,并产生帮助别人的思想教育,学生还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可谓一举多得。

2 问题的展示

2.1 语言性提问

语文老师自身的教学语言是师生互动交流的纽带,精炼准确、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把学生领进文本,从而与教材、与作者产生对话。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用语。

(1)精炼准确。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和要求,用简单且准确的语言对问题进行表述,没有语病和口头禅,措词精当,干净利落,言简意赅,使学生接受到准确的信息。(2)指向明确。低年级的学生还不会自觉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正需要教师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引领,才能迅速有效地进入到课文的探究活动中来。如《爱迪生救妈妈》的课堂中一个个问题用语具体,指向性明确:“妈妈病得怎么样?你从哪个词看出?”“用直线划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并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3)生动有情。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教师要吸引学生,必须注意语速、语调、语气的恰当运用,形成抑扬顿挫的语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教师还必须讲究遣词造句,讲究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法,讲究多种句式的变换,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例中,同学们就是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下去感受到安徒生童话语言的精妙。(4)幽默有趣。教师幽默有趣的语言是课堂中一缕温馨的春风,能吹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烦闷。如《我的名字的故事》课例中,教师问:“梁颖怡,你刚才说到为了寻找‘颖字,爸爸把字典都翻烂了。真的翻烂了?这里面应该也有个故事吧?给我们说说吧!”适当的幽默可以调节、活跃课堂气氛。正是教师的幽默缓解了这个学生紧张的心情,她接着就把爸爸翻字典起名字的细节娓娓道来。

2.2 多媒体展示

小学生的知觉与感觉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其有意注意还未完善,上课只有较短时间的连续注意力。而且传统的黑板与粉笔相加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和信息容量有极大限制。多媒体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能有效地把抽象事物化成直观形象,对小学生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主要适时适度地加以运用,一定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提高语言素养。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堂中日积月累的训练,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较少。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课堂容量加大;同时也能把语文训练习题制作成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练习,从而提高训练效果,达成课堂的高效。

2.3 创设情境展示

课堂情境的创设能有效促进教学互动的发生。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學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则需要教师创设愉悦、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爱迪生救妈妈》的课堂中,教师注重了教学过程的情境创设,老师的问题把学生变成了“爸爸”、“妈妈”、“医生”、“小伙伴”,他们现在是为自己思考,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到问题是和自己密切联系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学生更愿意主动去交流。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要创设好的提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营造心理安全的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答、敢问。自由、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自由。而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自由是学生成功学习的重要条件。

3 问题的思维含量

有价值的提问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提问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以及认知能力出发,问题要有创意,有一定的思维负荷,生成思维的驱动力。

4 问题的呈现时机

当教学到达关键处时、疑难处时、提升处时或者到达矛盾处时,都是呈现问题的好时机。谭校长在引导学生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名字故事时,抛出一个问题:“怎样使你的故事吸引、感染人?”教师故意给学生设置“障碍”,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最后老师稍加点拨“用事实说话,以细节感人”,学生思维就能进一步聚集,顺利解决所面对的问题,解决这节作文课所要突破的难点。

5 问题的呈现密度

与问题呈现的时机紧密联系的是问题呈现的密度。很难想象学生要在一节课上探究一二十个问题,那样的满堂问是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因此,老师要抓住教材关键性和本质性的问题,提问要少而精且切中要害。在谭校长执教的作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不多,只有五个问题。问题一:你的名字有故事吗?给大家说说吧!问题二:和同桌交流,怎样使你的故事吸引、感染人?问题三:刘睿奇,你的“睿”有什么来由?“奇”又有什么故事呢?问题四:凌国峰,你讲你名字的来由的时候,能不能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问题五:你的家人给你取的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感受?讲故事时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6 问题的研究方法

教师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围绕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普遍学生在短时难以独立完成,而又希望得到解决,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组成小组合作研究问题。教师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按照规范来组成合作研究小组,组织学生展开有效、有序的合作学习,并且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认真观察小组成员的交往状态,适时地调控、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促使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

7 问题的有效理答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好问题的引领,更要重视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有效理答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标,都可以从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答案中反映出来。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报以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往往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答案,能促使学生树立信心,更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的有效性的方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停地摸索、总结。语文教师应该把握有效提问的维度,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学情的提问艺术风格,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0.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小学语文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