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翻译中的留白艺术

2015-05-09 22:58孙丹丽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诗歌翻译留白

摘  要:留白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应用十分广泛。画家在画作中巧妙的使用留白艺术,使得整幅画作产生空灵之美;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留白艺术,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诗人在诗词中使用留白艺术,给意境及意象留下空白。留白在翻译中的应用更是巧妙和智慧之举,本文将从诗歌翻译中探究留白这一艺术手法的应用,以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留白;诗歌翻译;夜雨寄北

作者简介:孙丹丽(1991.6-),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实践与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1

留白又称余玉,顾名思义就是留有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延伸意境。但是不能将留白理解为完全空白,因此讲究留白不空,留白不白。当然留白不是任意而为之,它是创作者在创作中苦心经营的一种艺术。留白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有时也称为空白。受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的图示理论影响,接受美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了空白的概念。

一、留白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第一次明确提出与“空白”相关的词语“有无相生”的是老子。老子认为“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相互成就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崔仲平,1996:7)这正是留白策略的理论基础。在《翻译留白机制的研究》一书中,作者也提到了留白机制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他认为对于文本的空白,读者是最直接的接触者。这种空白不是文本的缺陷,而是能够引起读者审美反映的基本因素。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在读者阅读之前,文本中会存在很多留白之处,需要读者去填补,正是因为这种填补使得作品产生一种召唤读者的功能。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原文本的空白是很有必要的,译者应该尽量保留原文空白,以期达到读者的审美反映。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中独钓寒江雪有多个译本,我们比较这三个译本:①Angles alone in stream and snow.(赵甄陶译,1999::126)②Angling silently in 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吴经熊译,2010:238)③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译,2010:238).赵甄陶认为江和雪是并列的两个意象,吴经熊认为江和雪之间存在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许渊冲则认为是在江上钓雪。可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对原作的先在经验主观化了,对于原诗中的空白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自我填补,这种填补有时候会破坏了诗人原本在诗歌中苦心经营的留白艺术,有时甚至造成误译。译者应该在不偏离原作意义的基础上尽可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不要破坏原诗的空白。如果可能的话,译者在译作中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应该与原作者在原作中给译者留下的想象空间是一致的。

二、李商隐《夜雨寄北》英译中的留白应用

我选择这首《夜雨寄北》来作为分析,因为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就运用了留白艺术,并且运用得很是巧妙,该诗歌的译本也更是典型。这首诗寄托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情谊。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什么时候归来,我也迟迟说不了确定的日期,现在我独居在里,这雨下的不停,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与你一同在家中的西窗下剪烛聊天,说这话想这情形的时候巴山又下起了雨。以下是选自国内外对于该诗的翻译。

You ask when I am coming,also not just yet

How the rain filled the pools on that night when we met

Ah,when shall we ever snuff candles again

And recall the 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

Herbert A.Giles

Written on a Rainy Night to my wife in the north

You ask me when I can come back but I do not know

The pools in western hills weth autumn rain o erflow

When by our window can we trim the wicks again

And talk about this endless,dreary night of rain

Xu Yuanchong

该诗的地理位置在不断变化,第一句是身处异乡,遥想家中;次句又回到异乡;第三句回到家中;末句又拉回异乡。但这是回忆中的他乡,空间和时间都应用了留白的艺术,让人们产生无尽的联想。前一个译本是外国作家所译,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及对语言的敏感度不同,欧美的学者的译本显然有些走样,没有适当保留原诗的空白之处也没有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出来。外国作者不了解巴山这样的概念因此他也无法译出,选择了省略这一意象。当然他一定也不懂李商隐所说的西窗烛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自然李商隐在诗中的留白他也无法将其表现出来。许渊冲先生的译本,因为他本身对中国文化语言文字的了解,因此没有过多的翻译意象,妻子就是wife,他把巴山西窗直接译成西山,我们的窗户。他不但充分的理解了原诗的内容,还体会到了作者的内在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没有将诗中的空白全部填补,还适当的与原诗在空间上时间上的留白保持一致,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于巴山这样的意象,许先生也没有过多解释或翻译,但是却把妻子翻译出来,这就能看出来许先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能读懂两个君分别的意义。后两句中,西窗剪烛以及却话巴山等等,许先生在翻译时做了一些改变,更便于读者的理解也与原作者想要给读者留下的空白基本一致。

三、结束语

综上述,译者扮演读者与译者的双重角色,在第一次阅读原作时,译者作为读者去体会作品中的留白给自己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样作为译作的创造者,译者有责任将原作的留白再现给接触译作的读者,使之作者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与译者给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一样,这样方能达到完美的效果。留白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同样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在翻译中学习。

参考文献:

[1]Iser,Wolfgang.The Implied Reader[MI.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4

[2]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fJ】.中国翻译,2000(2).

[3]吴钧陶.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4]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赵甄陶.中国诗词精选英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猜你喜欢
诗歌翻译留白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诗意与诗体的“旅行”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试论黄格胜山水画作品之“留白”的理解和运用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从格式塔理论赏析《西风颂》的不同译本
庞德《在地铁站》诗歌翻译的概念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