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在地铁站》诗歌翻译的概念整合研究

2016-06-30 13:15李致远王斌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诗歌翻译

李致远+王斌

【摘 要】对诗歌的翻译过程涉及对诗歌意象和隐含意义的概念整合及其心理空间中概念网络模式的构建。概念整合理论为分析诗歌隐含意义和诗歌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并解释了翻译中整合创造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而能够为译语诗歌意义的建构和认知提供全新的分析机制。以庞德的《在地铁站》两个译本为例,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创造力。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诗歌翻译;《在地铁站》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39-02意象派诗歌的翻译难点在于对于意象的解读。理解意象的隐含意义在诗歌理解和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意义的构建和翻译过程就是一种概念整合过程。概念整合理论认为,读者对于诗歌的的解读是以自己的体验和认知为基础的,读者的自身经验和感受激发了其内心的概念结构,因此形成了对同一诗歌的不同理解。本文通过以庞德的《在地铁站》两个译本为例,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意义加工过程和翻译创造力。一、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来源于Fauconnier& Turner所著的认知语言学著作The Way We Think。书中指出读者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生在不同的心理空间之间,对于复杂意义的理解过程可以通过四个空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读者的思维过程可以视为一个概念整合网络,包含四个心理空间,其中两个是输入空间,即输入空间1(Input I )输入空间2(Input II )。能够反映两个输入空间1和空间2的第三个空间叫做共有空间(generic space),其中含有一些两个空间共享的抽象结构和组织。两个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并在共有空间的规范和制约下形成了第四个空间,即整合空间(blend),这就是概念整合的四个空间的基本内容。那么为何不同的读者对同一诗歌会有不同理解和翻译版本呢?由于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翻译其实是译者在原文和译文认知框架制约下的主观选择过程。译文是源语文化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译语文化表现形式在第三个概念域内的整合。其中,源语文本及其文化认知图式作为一个输入空间1,译语表达形式及其文化认知图式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2,它们共同有选择性地投射至整合空间(blend)。在整合空间中,除了从输入空间提取外,还开发了自身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在层创空间里,由于读者拥有不同的文化水准和阅读体验,因此代入输入空间的因子不同,随之而来的投射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1]。概念整合理论倾向于将交织(整合)看作是现时处理过程(on-line process),既可将隐喻作约定俗成处理,亦可生成现时的、新的概念表达[2]。二、诗歌意义的概念整合《在地铁站》是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作品,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歌短小精悍,诗歌意象鲜明简练、具体可感,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的的主要特点。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很显然,诗歌的第一和第二行分别描述了两组看似无关的场景。第一行表述的背景是地铁站中拥挤的人群中一张张幻影般显现的脸孔;诗歌的第二行则表述了一组自然界中的场景,湿润深黑色的枝条上散落了许多花瓣。虽然作者并未点出,但是读者很明显能够知道这两行诗句之间是一个暗喻的关系。初读第一句时,读者或许认为作者站在一个雨天的地铁站,面对一张张冷漠的幽灵似的脸孔,感受到的或许是冷清和神秘。但是读到第二句,当脸孔被比作花瓣时,读者的阅读体验则会陡然一转,一扫之前的阴郁和冷清气氛,感受到更多的意义。读者对于本诗的意义理解过程如下。首先,想象的自然界形成一个输入空间1,这一输入空间包括:wet and black bough“湿润的黑色树枝”和petals“花瓣”;实际的现实场景则形成另一个输入空间2,此空间包括dark metro station“昏暗的地铁站”,the crowd“人群” 和faces“脸孔”三个意象。因为两个输入空间的都形成了背景和背景上的突出个体这一特征,所以这一特征就构成了共有空间(generic space)。其中输入空间1中的鲜艳花朵还进一步指引了读者的理解,点出了输入空间2中人群的脸孔应该是灿烂的、多姿多彩的。在共有空间中,经过整合形成的诗歌意义又加入了读者自身的想象,互动式地又反过去映射到输入空间1和2里,影响对于脸孔和花瓣的理解,并一起映射到整合空间中,形成了读者自己的层创结构。在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中,读者或许把诗歌解读为在幽暗潮湿的地铁站里,如果有一些清新美丽的面孔展现,那么必然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点亮人们的视野[3]。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中的内容也可以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因为在昏暗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美好而清新的脸孔就像花瓣一样少见。同样,读者也许会继续第一行诗的昏暗基调,认为全诗在表达一种对现代文明的哀叹,人们忙于生活,失去了活力,如同鬼魅。这些对于诗歌意义的不同理解在翻译中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翻译版本。三、诗歌翻译的概念整合在翻译过程中,是存在直译的现象的。例如,当输入空间1中的某些成分在输入空间2中存在对应物(counterparts),它们可以可以直接采用并能够为译语读者所理解时,很明显,共有空间中也会存在不需复杂加工就可找到的抽象结构,此时译者就可直接将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物映射到整合空间,并不会产生误解[4]。《在地铁站》这首诗中,在中英两种文化中可以互换的成分有“人群/人潮”、“花瓣”和“树枝”,因此直接翻译即可。因为以原作为主要参照物,原作特有的语言形式可以在译文中找到对应,同时原作的风格也未受影响,所以可以直译。但是因为不同民族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如抽象化、范畴化、具体化)不同,文化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某些意向的概念结构肯定会有不同。例如:其中奠定全诗翻译感情色彩的“apparition”一词的翻译有待商榷。在中国文化中,“幽灵”带有鬼魅和邪恶的气息,在这首诗中如果用来修饰脸庞,则无法表达出清新美丽的面孔之意,反而具有阴暗、沉闷的感觉。如果采用“幻影”一词,则显得较为灵动,营造出了一种活力和生机,用花瓣作比也较为合适。在翻译过程中,对于这个意向的翻译则需要多加考虑。现有两种译文如下:译文一:这些脸在人潮中明灭朵朵花瓣落在湿润的黑粗树枝上(陈彧慜 译)译文二: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 译)两译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形式和对“apparition”的处理上。在形式上,译文一把原诗的两行变为四行,与原文并不一致。译文二在形式上则符合原文的平行结构,让译文读者更能欣赏到原作之美。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空间与原文文本空间映射的充分性就要取决于语言与文化双重因素。译文一很显然省略了 “apparition”的翻译,而用“在人潮中明灭”代替,从意象的情感暗示来看,人群与枝条,在阴冷的氛围中都营造出了冷漠、沉闷,而闪现的美丽脸孔与花瓣,又使人突然眼前一亮,有一种爽朗清新的感觉。译者略去了直译“鬼魅(apparition)”,放弃了完整传达语言结构,选择将感知的结果和概念结构传达给译语读者,进而选择了“闪现明灭之感”。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更加生动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同时,也更能够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庞德这首经典的意象诗中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诗歌也包含了不同的解读方式。译文二相比之下就保留了较多直译的特色,对于“apparition”也直接翻译为“幽灵”,同时与第二句中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与鲜艳的花瓣对比明显。因为译者没有奠定感情基调,读者此时的解读可能就会多种多样,或许读者觉得作者在描写地铁中闪现的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年轻面庞,也有可能认为作者在描述内心阴郁、死气沉沉的地铁乘客。读者可以根据译文,结合自己或积极或消极的体验和认知,在脑海中进行概念整合,从而领悟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四、结语本文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 Turne的概念整合理论,以庞德的《在地铁站》两个译本为例,揭示了对于源文本的意义理解和加工过程,解释了诗歌意义生成的路径。同时结合对于关键信息的理解步骤,分析了不同翻译版本对于译文读者的影响。在诗歌的理解和翻译中,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版本出现的成因。参考文献:[1]Fauconnier, G.&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120-126.[2]王斌.交织与隐喻的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2001,(1):48-53.[3]何熠.概念整合理论对意象派诗歌的解释力——解读庞德的《在地铁车站》[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9(6):121-123.[4]陈茂.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认知过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124-126.作者简介:李致远(1993-),女,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诗歌翻译
诗意与诗体的“旅行”
从译者的主体性看《长恨歌》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