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2017-01-04 10:48王军燕
青年时代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诗歌翻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

王军燕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传统翻译理论以原文为中心,译者过分拘泥于对原诗的忠实对等,而忽视了对原诗的多元化阐释以及译者的主体性。本文从阐释学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进行研究,探讨了诗歌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和视界融合现象。

关键词:阐释学;诗歌翻译;译者主体性;视界融合

一、引言

阐释学是一门对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其核心就是理解。它主张译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本,而是积极地创造文本,翻译就是译者把文本当作一种透镜,尽可能地探视原作者的思想,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阐释学大概分为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传统阐释学指由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人沿用的阐释路线以达到文本表明的人的心理的一种理解,寻求所谓普遍有效的阐释。后者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发展起来的现代哲学阐释学,通过强调理解的普遍性,确立了哲学阐释学的核心——理解。海德格尔认为人和文本都具有历史性,都有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于同一个文本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阐释。甚至同一个历史阶段的人,由于其教育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眼界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感受。译者对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有时候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关乎译文的成败。传统翻译理论使得译者过分拘泥于对原诗的忠实对等,而忽视了对原诗的多元化阐释以及译者的主体性。本文尝试从阐释学视角出发,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以及视界融合现象。

二、译者主体性研究

(一)译者主体性概念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认为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阐释学理论主张,翻译的整个过程中,即理解——表达——校对,都体现了译者主观能动性。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译者在此过程中与作者进行着思想交流,并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释。译者作为一个历史性的独立个体,具有相对独立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一部成功的作品翻译至关重要。当然,这种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完全摆脱原文本的束缚,对其进行绝对自由的再创造。

(二)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

翻译目的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分析其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特征以及译文风格差异性。原文如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刘国善译:

To the Tune Yu the Famous Beauty

When d be an end to Spring florescence and Autumn moon?

With them, what masses of memories up in my mind wouldloom!

On the hostel balcony an easterly wind again at night,

It was unbearable missing my homeland remote in moonlightbright.

The carven rails and marble steps should remain as glorious;

Alas, one s flowery cheeks alone are no more florid!

If asked like what it is, this anguish of mine, I d say,

It swells as a swollen river in springtime, welling away!

朱曼华译:

To the Melody

When will the autumn moon stop rising or falling?

When will spring flower stop blooming or fading?

How many past events? Who knows?

The east wind still blew my chamber last night,

I reluctantly recalled my native land in the moonlight.

Standing still is my palace jade-like railing of marble,

Yet my ruddy face looked changeable.

How many about your great sorrow?

That s just like a spring river to flow.

李煜,素有“词帝”之称,作为亡国之君,李煜终日以泪洗面,大作其词,他的愁苦之情在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肝肠寸断。《虞美人》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词虽短小,余味无穷。刘译和朱译都照顾到了原文的句式,两个译文中押尾韵特征明显,都凸显了《虞美人》这首词韵律和形式上的美感。但是两个在具体的翻译策略方面有所不同。例如,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刘译采取的是直译的翻译技巧,忠实了原文的形式,而朱译则将一句拆分成两句,读起来韵律感更强一些。第二句,“往事知多少”刘国善译为“With them,what masses of memories upin my mind would loom!”为了让国外读者理解,采取了意译的方法。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以景寄情,风花雪月,最易惹人愁思。

“Whend be an end tn Spring florescence and Autumnmoon?”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何时才是个尽头?一语读来,读者不免诧异。下一句“With them,what masses ofmemories up in my mind would loom!”译者对这一看似奇怪的问题进行了解释,用“With them”介词短语指明了眼前的花月,勾起了作者过去的回忆。这就与现在阶下囚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亡国的悲恨愁苦之情肆意进发。朱曼华选择直译“How many past events?Who knows?”,这样使译文整体句式简单,一目了然。刘译和朱译在句式和用词上的选择,较好地向外国读者再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音美、形美、意美,在诗歌的可译性上提供了更多的例证和更广的创作空间。

三、视界融合研究

(一)视界融合

视界是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的前景。伽达默尔认为,在文本的理解过程中,存在着另种不同视界,即理解者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由于时空的存在,人具有是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视界。理解者所处的大的历史环境会形成理解者的一个视界,而文本当时的创作背景会形成另一个视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有自己的感情因素,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库对文本进行解读,阐释,重新加工。这样就形成了理解者的视界会与文本的视界的结合,即所谓的“视界融合”。读者无法超越所处的历史现实去客观地理解文本,这种理解过程充满了读者的历史偏见性。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文本自身的视界会增加读者理解的难度,有时会导致读者理解上的偏差甚至理解错误。不过,偏见是在历史下形成的积极因素,读者将文本和自己的历史环境进行结合,可能对文本形成自己更加深刻的认识,赋予文本新的生命力。随着历史变迁,新的读者会形成自己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交融,重新解读并获取新的见解。这种视界融合过程没有终结的一天。在同一个时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时间在不同时代的读者身上留下了不同印记。

(二)《渡易水之歌》英译的视界融合评析

此歌语言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原文如下: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A Song for Crossing the Yi-River

Rustling noisily is the gale,nh,

The Yi-River is getting cold.

A brave hero is on the go,

He will never back home,

But go to the tiger s deep cave,

Or the dragon s sea-palace below.

Look up at the sky to exhale

The breath into a white rainbow.

由于译者与作者时空上的差距,这就要求译者要对作者所处环境,历史文化背景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公元前227年,失去故国的荆轲,正在燕国作太子丹的门客。为阻止秦国的进攻,燕太子丹请荆轲谋刺秦王赢政。燕太子丹同众宾客送荆轲至易水河畔,荆轲高声地吟唱出这首短歌。此歌语言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的悲壮情怀和义无反顾的坚定意志。然而也有人认为荆轲太过轻率鲁莽至极。译者通过对荆轲刺秦王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与作者进行跨域时空的对话,认为荆轲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是可贵的,是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中华儿女勇赴战场的精神支撑。译者通过“a brave hero,tigers deep cave,dragons sea-palace”等词语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慷慨悲壮,英雄赴死的感人画面,揭示了文本主题,是译者视界和文本视界的最佳结合。

四、结论

本文从阐释学的角度,并以《虞美人》和《渡易水之歌》译本为例,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和视界融合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诗歌翻译过程中理解的至关重要性,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译者的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程度对中国古典诗歌译本质量的决定性影响。阐释学翻译理论不仅为诗歌翻译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实践开辟了新天地。

猜你喜欢
诗歌翻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
《意象之美
——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简介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诗意与诗体的“旅行”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