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牺牲品

2015-05-09 10:18宋丽华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2期
关键词:嘉莉妹妹自然主义欲望

宋丽华

摘  要: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和巅峰之作,小说以19世纪末快速工业化的美国社会为背景,刻画了不同人物在欲望驱动下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沉浮。本文旨在从自然主义视角出发,探究嘉莉和赫斯渥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各自欲望的牺牲品,并通过分析德莱塞的自然主义人性观,进一步凸显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关键词:《嘉莉妹妹》;欲望;自然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3

西奥多·德莱塞被公认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和杰出代表。受达尔文和斯宾塞的影响,德莱塞在他的作品中弱化一切社会道德标准,着力突显人的动物本性,进而揭示了带有悲观宿命论色彩的自然主义观——人无法摆脱强大而无情的自然力量的支配和控制,遗传(外貌、本能欲望等)、环境和机遇决定了人的命运。德莱塞的自然主义观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使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残酷社会里,人们必须为生存进行斗争,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而言,他们就如一叶浮萍,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

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正是以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社会为背景,作品以高度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图景,其自然主义的风格彰显无遗。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漂亮的小镇姑娘嘉莉只身前往大城市追梦的故事,为了满足自身不断膨胀的物欲,嘉莉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先是委身于推销员杜洛埃,后又沦为酒店经理赫斯渥的情人。从自然主义视角来看,主人公嘉莉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受本能欲望的驱使虽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却与幸福渐行渐远;而另一位主要人物赫斯渥则在情欲的支配下,一步步走向死亡。虽然两人的结局迥异,其实质都是因为不能主导自己的命运,而最终成为欲望的牺牲品,其悲剧性早已注定。

一、欲望驱动下的悲剧命运

1. 嘉莉——物欲的牺牲品

19世纪末的美国工业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像芝加哥这样的大都市如磁铁般吸引着成千上万怀揣梦想的人们,嘉莉便是其中的一员。她年轻貌美,天真而腼腆,虽然她对此行的目的地只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也不清楚未来之路究竟通向何方,但她俨然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小骑士”,已准备好为诱人的城市生活好好征战一番。不难看出,嘉莉对物质的欲望和追求享乐的个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主义作家把欲望看成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抉择的直接动因,嘉莉便是对这一观点的最佳诠释,自她踏上去往芝加哥的火车那一刻起,那根植于血液中的欲念便逐渐觉醒、不断膨胀,以至于最终像恶魔一样吞噬了她的灵魂,只剩下一副躯壳。

在火车上,涉世未深的嘉莉被推销员杜洛埃的老练和富有深深吸引,“那只鼓鼓的钱包,那双锃亮的棕黄色皮鞋,那身漂亮的新套装,还有他举手投足的那种派头,为她筑起了一个朦胧的幸福世界”[1]6。与杜洛埃的结识使嘉莉内心潜藏的物欲蠢蠢欲动,但是姐姐家窘迫的境况却让她大失所望。她与姐姐、姐夫挤在狭窄的公寓内,终日为衣食所忧,这种寒碜的生活让她感到几分孤独,也进而激发了她对金钱的渴望。为了改善自己卑微的处境和地位,嘉莉费尽周折在一个鞋厂里找了份工作,即便薪水少得可怜,她还是急不可耐地先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的确,置身于芝加哥这个繁华的大都市,谁能不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倾心呢?百货商店里精美的饰品,高雅别致的服饰,流光溢彩的珠宝以及贵妇们时髦的穿着打扮,所有这一切都在刺激着嘉莉全身欲望的细胞,在她的眼中,商品不仅仅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然而不幸的是,嘉莉还没过上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就因一场大病丢掉了工作,正值忧愁绝望之际,她再次偶遇杜洛埃。在鞋厂打工的经历让嘉莉意识到单靠诚实劳动永远不可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了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体面地生存下来,她最終屈从于自己的本能欲望,做了杜洛埃的情人。这一重大决定让可怜的嘉莉从此变成了汹涌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任凭波涛裹挟着前进。嘉莉终于过上了日思夜盼的安逸生活,杜洛埃为她提供了舒适的公寓,华美的服饰,但是,“梦想一旦变成现实又立即成为新追求的起点”[2]8,嘉莉并不满足于现状,杜洛埃对于漂亮女人的评头论足,对富人们豪宅的赞赏让嘉莉听得着迷;与邻居海尔夫人在富人区的见闻,更像一剂催化剂,点燃了嘉莉内心的欲望之火,让她对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生活心生渴望,很显然,“她在知识上的增长没有她的欲望的觉醒来得快”[1]92。

膨胀的欲望像一根刺,让嘉莉的心隐隐作痛,而就在此时,酒店经理赫斯渥的出现给她带来了新的希望。比起轻浮、迟钝的杜洛埃,眼前这个风度翩翩、衣着华丽的男人显得更加儒雅、聪明,在嘉莉看来,前者只是连接她与后者的一座桥梁,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现在,有钱有势的赫斯渥才是她的救命稻草,是为她开启上流社会大门的钥匙,而这也恰恰预示了赫斯渥的悲惨结局。为赢得美人芳心,赫斯渥从酒店的保险柜偷了一大笔钱,诱骗嘉莉与他私奔,在权衡芝加哥无望的困境和新城市诱人的前景后,嘉莉再次选择听从欲望的召唤,彻底地背叛了杜洛埃。在去往蒙特利尔的火车上,她早已把赫斯渥欺骗她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心里升起的满是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看来嘉莉已经坦然接受了他们之间物欲与情欲的交易,于她而言,跟谁生活在一起,生活在哪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怎样的生活。在纽约,嘉莉过起了相对恬静居家的生活,然而邻居万斯夫人的出现让嘉莉那颗不安分的心再次躁动起来。唐纳德·皮泽尔恰如其分地评价了邻居对于嘉莉的影响:“海尔夫人把芝加哥变成了一个欲望王国,纽约的万斯夫人起到了相同的作用”[3]73 ,她带嘉莉见识了富丽堂皇的百老汇,但满大街锦衣华服的俊男美女,随处可见的香车宝马让嘉莉觉得自己根本不属于这里,在高贵优雅的万斯夫人面前自己又相形见绌,这成为了她心里挥之不去的痛楚。每当滋长的欲望不能被满足之时,嘉莉总是习惯性地坐在摇椅里,像是暗暗思忖着什么,这一看似平静的行为实际上象征着欲望更加猛烈的爆发。

然而天不遂人愿,赫斯渥的破产让嘉莉一夜之间又回到了社会最底层,幸而她凭借出众的表演天賦找到了一份在剧院做演员的工作,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远离贫穷,但她很快意识到除去日常的开销,所剩无几的薪水根本无法满足自己强烈的物质欲望。而与此同时,失业的赫斯渥身体和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他已经变成嘉莉满足物欲和虚荣心的绊脚石。因此,嘉莉选择无情地抛弃了他,此时的嘉莉已经完全被欲望蒙蔽了双眼,甘心受它的奴役摆布。随着事业的扶摇直上,嘉莉对于财富和名望的渴求愈发强烈,故事结尾,功成名就的她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出入高档酒店,购买时髦的衣服,总之她已经走进了那座用金钱装点的明亮豪华的围城,过上了令城外人艳羡的生活,但这些并没有带给她快乐,相反她感到孤单无助。

嘉莉从一个天真淳朴的农村姑娘到成功跻身上流社会的著名演员,这一过程正好符合“适者生存”的理论,其生存的不竭动力正是她那永无止境的物欲。一个欲望被满足之后,又会有新的欲望滋生,“嘉莉攀登的每一座山峰总有其极限,登顶的她很快就厌倦了,欲望的机器便开始重新启动”[3]73,但对物质享乐的追求没有为她打开幸福之门,却把她推向罪恶的深渊,她不惜以身体,甚至道德良知为代价为成功铺路,没有什么能够填满她那欲望的沟壑,她能感受到的只会是精神的空虚,正如德莱塞在小说结尾这样描写嘉莉的命运:“坐在你窗边的摇椅里想。你将永远独个儿渴望下去。坐在你窗边的摇椅里,你将梦想你永远不会感到的幸福”[1]400。因此,她注定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中饱受心灵的折磨,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2. 赫斯渥——情欲的牺牲品

嘉莉被世俗的物质欲望牵引着前进,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而赫斯渥则是在本能欲望的推动下,陷入情网,无法自拔,最终导致自我毁灭,其结局充满了“浪漫但却悲伤的色彩”[4]246。

作为酒店的经理,赫斯渥可谓名利双收,但是他的家庭生活却不尽如人意。豪华的家具,精致的陈设并没有给家营造和睦融洽的氛围,他和他的妻子之间根本没有所谓的爱情,他的妻子关心的是如何保住自己上流社会的身份和地位,而他唯一乐趣就是他管理的酒店。但是,经杜洛埃的介绍认识漂亮的嘉莉后,赫斯渥的本能性欲如休眠的火山再次喷发,当然嘉莉也被他优雅的谈吐,考究的衣着所吸引,这让他们接下来的交往成为可能。与嘉莉的接触越多,他对嘉莉的激情就与日俱增,占有她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嘉莉就像是“地平线上的一缕新的曙光”[1]91,照亮了他前行的世界。然而,赫斯渥的婚外情终究被妻子发现,家庭矛盾不断激化;而此时杜洛埃也察觉到嘉莉的不忠,与嘉莉闹翻,身处内外交困的境地,赫斯渥放弃了家庭、事业乃至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选择与嘉莉私奔。无法摆脱情欲纠缠的他如同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飞向了心中熊熊燃烧的欲望之火。

和嘉莉一样,被情欲俘虏的赫斯渥也必定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离开有利的环境,身处陌生的芝加哥,赫斯渥遭遇了一系列沉重的打击:酒店破产,长期失业,嘉莉的抛弃,这不仅让他失去了经济来源,也让他的精神世界彻底坍塌。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失去生存能力的赫斯渥最后沦为乞丐,落得个自杀的结局,其命运可悲可叹。在同样的环境中,嘉莉靠出卖身体来实现物欲,赫斯渥却因情欲而变得穷困潦倒,成为嘉莉成功之路的垫脚石,根据自然主义的观点,两人命运的沉浮是社会优胜劣汰的必然结局。

二、欲望与理性的斗争

《嘉莉妹妹》中两位主要人物的命运充分反映了作者源自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自然主义人性观。德莱塞认为人还未进化完全,其动物本性仍占主导地位,但是这并不表示人完全无理性,只是理性的力量太弱,还不足以控制人的生物本能,到最后总是本能占了上风,因此没有人能够审慎思考,理性抉择。这在嘉莉和赫斯渥的身上都有所体现。

不可否认,一味追求物质欲望的嘉莉也时常会面临欲望与理性的斗争。虽然嘉莉物质、虚荣,但是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她仍会举棋不定,特别是当她刚刚踏入物欲横流的芝加哥时,她的内心经常会遭遇欲望与良心的斗争。比如杜洛埃向她抛出橄榄枝的时候,赫斯渥诱骗她私奔的时候,她心中总会响起欲望与理性的对话;每一次屈从于欲念的抉择,也会让嘉莉备受良心的煎熬。在嘉莉的心里,欲念与理智时刻都在争夺着主宰权,但日益膨胀的欲望总是能轻易击败理性的抵抗,最终“她跟着她的欲念走”[1]61。同样的,赫斯渥在面临两难选择时,内心也经历了欲望与理性的争斗,特别是在他窃取保险柜中的钱时,欲望与道德的取舍让他犹豫不决,然而柜门的突然关闭彻底剥夺了他理性抉择的机会。这看起来像是机缘巧合,却又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即便没有机遇这一辅助力量,被嘉莉迷得神魂颠倒,几尽丧失理智的赫斯渥也会服从于生物本能,可以说他为得到嘉莉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本能对理智的胜利。在强大的本能欲望面前,理性显得那么渺小,其抗争又何其徒劳。

在这场强弱悬殊的斗争中,不论是嘉莉和赫斯渥,还是身处这个丛林社会中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本能欲望的支配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美国的悲剧,也正是19世纪末悲观忧郁的新自然哲学的客观反映”[5]95。

三、结语

《嘉莉妹妹》堪称自然主义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德莱塞突破了维多利亚时期“温文尔雅”的写作文风,“以大量近乎纪实性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非道德的世界”[2]7。无止境的物欲带来嘉莉精神的幻灭,不可遏制的情欲导致赫斯渥肉体的灭亡,他们都是各自欲望的牺牲品,嘉莉和赫斯渥的命运沉浮表明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强大的生物本能主导了人们前进的方向,并剥夺了人们生存的意义。这出悲剧所折射的是隐藏在物质丰富的美国社会下的道德沦丧,精神匮乏,因此,读者可以通过这一自然主义的范本对世纪之交的美国全景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

参考文献:

[1]Dreiser, Theodore.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 [M]. Toronto: Bantam Books, 1982.

[2]潘新华.德莱塞《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3):7-10.

[3]Pizer, Donald. New Eassys on Sister Carrie [M]. Pek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4]李彤.美国梦——驶向不归路的欲望之车——解读《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美国梦[J].

广西工学院学报(增刊1),2007,(18):244-246.

[5]胡燕.德莱塞自然主义的《嘉莉妹妹》[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4):94-95.

猜你喜欢
嘉莉妹妹自然主义欲望
论《嘉莉妹妹》中自然主义之美
女装设计中的自然主义元素渗透研究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探析《嘉莉妹妹》主人公的成长之路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看《嘉莉妹妹》中的人物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