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2014年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2015-05-09 05:46:33黄波钟晓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流脑风疹乙脑

黄波 钟晓君

·卫生论坛·

资中县2014年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黄波 钟晓君

目的 了解资中县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乙肝)、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甲型肝炎(甲肝)、脊髓灰质炎(脊灰)的抗体水平, 评价人群免疫状况和疫苗接种效果, 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20例健康人群,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麻疹、风疹等疫苗针对疾病的免疫球蛋白(IgG)抗体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 共检测220份血清标本, 乙肝HBsAb阳性率62.73%、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1.36%、风疹IgG抗体阳性率71.36%、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91.82%、流脑IgG抗体阳性率38.64%、乙脑IgG抗体阳性率62.73%、甲肝IgG抗体阳性率33.64%、脊灰IgG抗体阳性率92.73%。结论 麻疹、脊灰、腮腺炎抗体阳性率较高, 对人群保护效果较好。流脑、甲肝、风疹、乙脑、乙肝HbsAb抗体的阳性率较低, 显示免疫屏障不牢固, 存在暴发流行的风险,应加强疫苗接种和定期开展抗体监测。

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为了解健康人群中乙肝、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脑、乙脑、甲肝、脊灰的抗体水平, 评价预防接种效果, 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及时有针对性的加强疫苗接种。资中县于2014年抽取部分健康人群进行免疫水平监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资中县辖区内7个年龄组, 即<1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年龄组的健康人群220例, 其中男100例, 女120例。

1.2 方法 对每个监测对象采集静脉血4~5 ml, 分离血清标本2 ml, 将血清标本送至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IgG抗体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甲肝、脊灰IgG抗体检测采用海泰生物的试剂, 流脑IgG抗体检测采用赛尔生物的试剂, 乙肝HBsAb检测采用北京万泰的试剂, 乙肝HBsAg检测采用北京万泰和上海科华的试剂。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实验操作及结果判定按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群抗体阳性率 共检测对象220例, 各种IgG抗体阳性率及乙肝HbsAb阳性率见表1。脊灰IgG总抗体阳性率最高, 甲肝IgG抗体阳性率最低。8种疫苗针对疾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48, P<0.01)。乙肝检测中, HBsAg阳性4例, 感染率1.82%, 分别是5、7、15、20岁各1例。

2.2 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 不同年龄组间的麻疹、腮腺炎、乙肝HbsAb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χ2=3.32, 腮腺炎χ2=1.91, 乙肝χ2=7.94, P均>0.05), 而风疹、流脑、乙脑、甲肝、脊灰抗体阳性率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疹χ2=13.82, 流脑χ2=24.36, 乙脑χ2=35.86,甲肝χ2=39.60, 脊灰χ2=30.63, P<0.05)。脊灰3岁组以前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00%, 甲肝20岁组抗体阳性率最低, 只有10.34%。见表1。

2.3 不同性别间抗体阳性率 女性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 P<0.05)。其他7种疫苗针对疾病抗阳性率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肝χ2=0.84, 麻疹χ2=0.09, 腮腺炎χ2=1.16, 流脑χ2=0.01, 乙脑χ2=2.18, 甲肝χ2=0.01, 脊灰χ2=0.02, P均>0.05)。见表2。

表.2014年资中县不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n, %)

3 讨论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 受检人群8种疫苗针对疾病抗体水平阳性率差异较大。脊灰、腮腺炎、麻疹的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 甲肝、流脑的抗体阳性率则低于40%, 风疹、乙脑、乙肝HbsAb抗体阳性率在60%~70%左右。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纳入的流脑、甲肝、乙脑、风疹等的抗体阳性率<85%。麻疹除3岁组、脊灰除15岁组外各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达《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85%以上免疫成功率指标[1], 建立起了有效地免疫屏障, 但人群麻疹免疫力未达到消除麻疹所要求达95%以上的水平[2]。总体来看, 除脊灰、腮腺炎、麻疹外, 甲肝等其他5种疫苗针对疾病免疫水平不高, 免疫屏障不牢固, 存在暴发流行的风险。

脊灰、麻疹抗体阳性率与我国为消灭脊灰和维持无脊灰状态, 与消除麻疹工作有关。由于采取了多次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 及时消除了免疫空白, 维持了人群较高的免疫水平。腮腺炎一般自然感染后可获得终生保护, 一些国家大规模免疫接种前.14~15岁血清抗体阳性率约达90%[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腮腺炎疫苗纳入常规接种, 本县多次进行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腮腺炎抗体阳性率较高。

流脑各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都很低, 最高才达62.5%。一般认为流行前期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在75%以上可作为人群流脑流行的指标之一, 一旦低于这一指标, 出现流脑流行高峰时就难以控制[4]。本县2008年7月甲肝疫苗才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早期疫苗数量有限, 客观上造成了甲肝抗体水平低。有研究表明, 当人群甲肝抗-HAV阳性率<60%时, 如果有甲肝传染源和传播条件存在则可能发生甲肝流行[5]。乙脑抗体阳性率只有62.73%, 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 据文献报到人群乙脑抗体水平要在70%以上就不易发生乙脑流行[6]。风疹5岁组抗体阳性率最低.5岁以后抗体有随年龄呈逐渐上升趋势, 可能与暴露机会增多, 个体感染机会也随之增大有关。与相关报道相比, 不同年龄组风疹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一致, 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统计学有差异不一致[7]。乙肝抗体阳性率只有<1岁组达到了82.6%, 其他各年龄组都较低, 乙肝HbsAb阳性率62.73%比邻水县健康人群乙肝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略高一些[8]。本次监测人群乙肝HBsAg阳性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岁组前各年龄组的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目前认为乙肝疫苗完成初次免疫后不需要加强免疫, 因为乙肝疫苗接种后存在长期的免疫记忆[9]。也有研究表明, 更换乙肝疫苗种类和增加接种剂量可提高再次免疫的抗体应答水平[10]。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是保持人群免疫高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 应根据本地的人群抗体水平及时有针对性开展接种, 以提高抗体水平, 提高保护率。应进一步加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定期开展人群的抗体水平监测, 了解人群免疫状况。

[1] 陈园生, 梁晓峰, 陈丽娟,等. 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分析. 中国疫苗和免疫.2006.12(2):84-87.

[2] 曹玲生, 刘大卫, 郭飚,等. 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进展. 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2):158-161.

[3] 路明霞, 殷大鹏.世界卫生组织对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意见书.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3):287-288.

[4] 毕诚, 马福宝, 何国虹, 等. 江苏省流脑流行前期健康人群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疾病监测.2003.18(11):429-431.

[5] 吴玮, 苏景宽, 徐德忠, 等.西安某高校甲肝爆发流行前后抗-HAV流行率水平比较.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27-29.

[6] 沈冰, 丁玎, 徐瑞芳, 等.上海市部分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的血清学监测.中国计划免疫.2001, 7(4):215-216.

[7] 武昌俊, 董朝阳, 蔡标, 等.5560名1-15岁儿童风疹抗体水平监测.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8):3398-3400.

[8] 王仁富, 廖红英.2008年邻水县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4):283-286.

[9] 夏宪照, 罗会明.实用预防接种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7.

[10] 朱建琼, 黄振宇, 毛东波, 等.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再免疫抗体应答. 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15(2):125-15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212

2015-02-05]

641200 四川省资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流脑风疹乙脑
流脑是什么病?
新民周刊(2021年15期)2021-04-27 01:46:07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16
实验室确诊B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分析1例
患有癫痫不能接种乙脑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风疹
警惕孩子得“流脑”
健康儿童乙脑抗体水平的调查研究
春暖花开,预防风疹
祝您健康(2015年5期)2015-07-15 09:23:16
初秋谨防猪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