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华, 邱雅楠, 杨川林
(1.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37;2.岭南师范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3.陕西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国民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我国发展的进程。有关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无不和基础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其中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源头则是教师专业水平。而教师职前(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职业培养最重要的一环,其成效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国民总体素质提升。
那么师范生的生活现状和学习现状如何?是否真正地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呢?为此,本研究对一所省部共建师范院校的大三师范生进行调查,意在了解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学习生活现状以及培养现状,进而对师范生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为了了解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的现状,我们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择了中部某省的一所省部共建师范院校。原因是这是一所曾经国内较为有名的师范院校,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实现了较为先进的走班制度,但是现在的就业率持续下降,甚至低于同类师范院校的水平。此外,该校交通状况较好,有利于我们在有必要的时候迅速返回。
此次调查的两个课堂教学是该校师范生必修的公共课“教育心理学”和学科专业技能课“学科教学论”。其中教育心理学课班级人数有180人,学科教学论课班级人数有160人。通过观察,我们给出了认真听课并能与老师互动(A)、认真听课并在做笔记(B)、纯粹去听(C)、玩手机(D)、聊天(E)、睡觉(F)、中途逃课(G)、一开始就逃课(H)等要素,具体的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师范生专业课课堂行为调查结果
在此次观察后的当天晚上,我们进入该校的学生宿舍的某楼层,继续观察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他们课后生活主要有:洗东西(A);吃东西(B);谈天论地(C);看电视(D);上网玩游戏(E);上网查资料(F);看书(G);写作业(H)。(见表2)
表2 师范生利用课余时间状况调查结果
为什么这些学生会出现课堂上和宿舍生活的这些表现呢?对此笔者对该校的一位大三班干部(小朱,简称她)进行了访谈。下面是课题组成员(简称我)对她访谈时进行的陈述。
我:你能谈谈你们现在的课堂状况?
她:我们的课堂上一般是学生逃课的多、听课的少,玩手机、睡觉的多。
我:因为什么才使得你们的课堂出现了这种状况呢?
她:其实我们的课堂原来也不是这样的。
我:原来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她:刚上学的时候,本着对大学的向往,我们也是很认真的听课。
我:那后来为什么没有向往了呢?
她: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讲的内容没有什么令人感觉到新鲜的,而且这些内容感觉以后也没有什么用处。神秘感消失了,所以上课也就不再那么认真了。
我:你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是不是也没有了呢?除了上面的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令你对大学生活不再向往了呢?
她:其实我现在对大学也不再那么向往,我在没课的时候经常感觉比较空虚、无聊,在同学的影响下逐渐喜欢上了谈天论地、看电视,觉得这些比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有意义的多。
我:你刚才提到咱们课堂中的很多内容也没有什么用处,能够具体谈谈吗?
她:根据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要学习的专业课中有诸如物理学、计量地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与我们今后的地理教师生涯没有任何关联,可是为了学习它们,我们花费时间却很多很多。不停的演算、推理分析,最后可能在上班的时候却一点都用不着。此外,既然是将来要成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教师技能课程却非常的少,而我们的班额却十分的大,即便是从大二开始训练,我们每个人所受到专业训练的次数都非常少,所收到的效果非常的差。
通过上述调查与访谈,我们发现当前的省属师范生院校在师范生培养方面主要出现了下列问题:
首先,师范生课程培养方案与师范生出口的需求不相符合。理想状态下的师范生毕业后应该是一个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群体。但是现实中,这样的一个群体由于培养方案过分地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大量的学术型课程的设置以及过少的专业技能型课程设置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范生的良性发展。
其次,扩招造成班额过大,使得教学质量下降。由于扩招,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加之班额扩大,使得教师在课堂中的管理难度增大,注意的广度难以跟进,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难以一一解决,从量变转成了质变,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
再次,教育工作者一时间难以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虽然一定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对个体仍是必要的[1],但是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影响,我国大学课堂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师讲授式为主,一言堂的形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出现在师范生培养的课堂中。即便是技能课,大多数教师依然是以讲授为主,且近段时间难以改变。
最后,由于大学生目标的暂时性缺失,导致了过于放纵自我。随着时间的推进,大学生们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与现实中的差距显现,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神秘感去除,对大学的理想消除,由于目标的暂时性缺失,他们可能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即便是个体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性,但是长时间的环境影响,也导致了他们对自我的放纵,从而出现上述调查中的状态。
笔者认为,解决扩招后省属师范生质量下降、大班额教学以及师范生需求之间的矛盾,特朗普制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特朗普制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的一种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人学习结合起来,采用“合—分—合—分”的新教学组织形式。[2]它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大班集体教学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几个平行班统一上课。随后的小班课研究讨论大班课上的教材,由15~20人组成一个小班。然后由学生个人独立自学、研习、作业。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人自学占40%。
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特朗普制实验。本文将以“地理教学设计”课程为例来陈述实验的过程。根据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观点,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主要有: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习者及情境、书写行为表现目标、开发评估工具、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设计和实施总结性评价。[3]因此,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课题组将某省属师范院校的大三地理系两个班学生(每个班约50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个大组来进行实验。课程为地理教学设计。
实验组按照特朗普制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控制组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实验组的教学过程如下:
环节一:针对教学设计的理论讲解、具体演示
在地理教学设计的课堂(8:00~11:50的连堂课)中,我们将整体的教学设计分为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习者与情境、书写行为表现目标、开发评估工具、开发教学策略、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设计和实施总结性评价等环节,并在一开始就告知学生。运用第一个40%的时间将地理教学设计的上述环节中的具体理论一一告知。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示范,让学生知道确定教学目标时如何进行需求评估与需求陈述;如何确定智力技能、言语技能、心因动作技能与态度等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步骤;如何运用层级分析、程序分析、聚类分析与综合分析的方法描述下位技能分析;如何描述地理教学设计中的目标人群与情境特征;如何写出一个恰当的行为表现目标;如何开发评估工具;如何开发教学策略,如何做到基于给定的教学策略开发教学材料;如何编制形成性评价工具;如何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如何编制总结性评价工具等。
环节二:针对主题进行小组讨论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如何设置一个给定主题的地理教学设计的小组讨论,该环节占本次课程时间的20%。讨论的过程,主要采用切块拼接法。(如图1所示)
图1 切块拼接法的环节与步骤
具体的做法为,将学生按照10人一个小组的方式进行分组,而后对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进行编号1~10,其中每个编号,如:确定教学目标(1号)、进行教学分析(2号)、分析学习者与情境(3号)、书写行为表现目标(4号)、开发评估工具(5号)、开发教学策略(6号)、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7号)、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8号)、修改教学(9号)、设计和实施总结性评价(10号)的同学代表不一样的方法去进行讨论。而后将各个小组中同一编号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针对自身编号的内容进行讨论,待到讨论成熟后回到自己的小组,而后向同组的学生进行教授,直到一个完整的地理教学设计得以完成。
环节三:针对主题自我完成任务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针对主题自我完成任务。这其实是一种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教学评价。该环节占本次课程时间的40%。该环节中教师主要做的是在教室中来回巡走,发现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回答。尽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如若不能完成任务,则需要适当延长时间,直到学生完成为止。
实验之后,课题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两个班级同学的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设置问题如下:
(1)这门课在知识和能力上都具有挑战性与启发性,我认为学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2)我已经学会且能够运用这门课的内容了。
(3)教师的授课方式令我在课堂上保持极高的兴趣。
(4)教师的课堂目标与内容相结合,因此我能够接受它。
(5)教师在课堂上鼓励我们发问,且能够提供有意义的答案。
(6)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真诚、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7)教师能够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我们的课程。
第(1)小题是一个关于学习的价值的设问,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与控制组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见表3)
表3 关于学习的价值的设问调查结果
由表3,我们可以推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价值的提升相对较小,而运用特朗普制的课堂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价值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学生心目中,把课堂的时间交给他们,教师对他们的成长起辅助作用对他们的成长是一种促进。
第(2)小题是一个关于学习结果的设问,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与控制组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见表4)。
表4 关于学习结果的设问调查结果
由表4,我们可以推断,传统的课堂方式对他们的学习效果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而运用特朗普制的课堂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相对大的作用。
第(3)小题是一个关于教师教学热情的设问,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与控制组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见表5)
表5 关于教师教学热情的设问调查结果
由表5,我们可以推断出,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不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认为这样的课堂是一种缺乏热情的课堂,相反运用特朗普制的课堂方式进行授课,当学生有所需求时教师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才是一种真正的需求。
第(4)小题是一个关于教师教学组织与明晰度的设问,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与控制组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见表6)
表6 关于教师教学组织与明晰度的设问调查结果
由表6,我们推断出,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在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教学组织与明晰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其实是效果不佳的,而运用特朗普制的课堂教学方式,效果较好。
第(5)小题是一个关于课堂师生互动的设问,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与控制组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见表7)
表7 关于课堂师生互动的设问调查结果
由表7,我们推断出,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互动的,运用特朗普制的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是相对较好。
第(6)小题是一个关于课堂师生关系的设问,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与控制组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见表8)
表8 关于课堂师生关系的设问调查结果
由表8,我们推断出,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下的师生关系没有特朗普制的培养方式下的师生关系那么融洽,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7)小题是一个关于课堂融洽度的设问,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与控制组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见表9)
表9 关于课堂融洽度的设问调查结果
由表9,我们可以推断出,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下的课堂融洽度与特朗普制的课堂方式相比,相差甚远。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特朗普制在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上是可行的。因为特朗普制培养下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学习价值、教师的教学热情、课堂组织和明晰度、师生互动、师生关系以及课堂融洽度都比传统的讲授制课堂的效果要好得多。课题组认为,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完成任务的课堂方式,时间上并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按照课堂教学的任务来确定。因为不一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一样的学生都对我们的课堂时间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这种大班、小班、个人的方式在现代化的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上课之前,我们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析,对课堂要有设计,对自己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有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对自己的课堂实施要有一个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而对省属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的培养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模型—ADDIE模型。
[1]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8.
[2]赵 敏.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76.
[3][美]W.迪 克,等.庞维国,等,译.系统化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