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芹 艾娟
【摘要】相比母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父亲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更值得探讨。为此,本研究从父亲的教养方式、卷入程度以及父子依恋关系三个方面,梳理了以往父亲对儿童焦虑情绪影响的相关研究,并据此提出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对父亲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加强对父亲教养卷入程度的动态考察,帮助父亲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从而促进良好家庭生态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父亲;教养方式;卷入程度;父子依恋;儿童焦虑情绪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9-0047-04
一直以来,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处于一种相对“沉默”的状态。但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意识到父亲在家庭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如Lamb等人所言,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看似隐秘,实则关系到孩子成长质量的优劣。〔1〕有研究表明,父亲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父子关系、父亲教养方式等因素是预测子女心理健康以及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例如,父亲对儿童的焦虑情绪就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我们知道,焦虑是儿童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有较多研究者对此展开了研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发现,儿童个体的气质类型、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对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受到较多关注,其中家庭环境因素中的父亲的教养方式、教养卷入程度以及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有较多的研究。
一、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
教养方式是指在抚养、教育儿童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或形式,通常,它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风格的行为方式,会体现出抚养者的态度和价值观。一般而言,教养方式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接纳”,指的是抚养者给予孩子以温暖,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第二类是“控制”,指的是抚养者对孩子严加监督和管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作为主要抚养者的父母,其教养方式主要有三种模式:权威型、专制型以及宽容型。〔2〕权威型的父母通常对孩子的需求和情感比较敏感,会对孩子的行为设定清晰合理的限制,同时也会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他们一般会使用恰当的言语鼓励孩子,教育孩子在必须时要遵守纪律。专制型的父母往往难以很好地对孩子的需求作出积极的回应,经常会采取控制性的方式要求孩子服从和尊重其权威。他们对孩子发出指令时通常不说明任何理由,有时甚至会通过威胁和体罚的手段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宽容型的父母能够回应孩子的需要,他们平素很少控制孩子,允许孩子自由表达。不同教养模式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同。权威型的父母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有较积极的影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体验大多是愉快的,他们通常会表现出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自立自强、追求成功并积极与他人合作。专制型父母所带的孩子往往比较容易被激怒,他们时常会出现敌对情绪,比较容易产生情感障碍。宽容型父母所带的孩子有较高的依赖性,但他们的自我导向性又很强,往往会咄咄逼人,较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3〕
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焦虑情绪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专制型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焦虑的情绪具有密切关系。专制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往往较粗暴且往往会过度地控制或限制孩子的行为,忽视孩子的内在需求,缺少对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4〕有研究发现,专制型父母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施加的不同水平的控制会导致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一般而言,父亲控制水平的高低对青春期孩子的焦虑水平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5〕日本有研究者探讨了孩子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是否受父母早期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对象包括公司员工、大学生、医务工作人员等,研究者要求他们回忆和评估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方式以及他们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专制型的父母会对受访者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容易对自我和生活产生较大的焦虑。〔6〕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拒绝型和过度保护型这两种教养方式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引发孩子的焦虑情绪。父亲对孩子的拒绝或过度保护直接限制了孩子应对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发展,导致其不能很好地掌握应对诸如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技能。另外,在拒绝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因缺乏爱的温暖而加重焦虑程度,容易对自我及周围环境的负面认知更加持久,进而产生较高的受威胁感、较低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7〕而常表现为过度保护的父亲则会在日常活动中频繁地指导孩子,过多地介入并干预孩子的活动,这可能会导致孩子自主能力发展机会的减少,继而影响到孩子应对焦虑情绪能力的发展。〔8〕
研究表明,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即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同时,父亲的负性行为也容易成为引发儿童焦虑情绪的来源。因此,在生活中,父母应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尽量减少负性行为,以防向儿童传染焦虑情绪。
二、父亲教养卷入程度对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
父亲的教养卷入程度通常是指父亲与孩子互动的整体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交互性,即父亲直接参与孩子养育活动的程度;互容性,即父亲与孩子心意相通的程度;责任性,即父亲承担照顾孩子责任的程度。〔9〕教养卷入表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行为(欣赏、喜欢、支持和保护等)、基本的护理行为(比如洗澡、穿衣和喂食等)、游戏行为(嬉笑、逗闹、挠痒、摔跤等)、教育行为(谈话、阅读、引导、批评等)。
首先,有研究指出,父亲的教养卷入程度与家庭氛围有关,较高的卷入程度有助于减少儿童焦虑情绪的产生。具体来说,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越长,不但有可能消解母亲不良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消极影响,而且有利于促进孩子合作性、责任感、自我控制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10〕同时,有研究指出,父亲的教养卷入程度对孩子的社会焦虑亦有影响。从人类进化的角度上讲,在家庭中,父亲往往需要承担外部保护职责(例如外出工作,养家糊口等),而母亲则需要承担内部保护职责(例如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和安全健康的食品等)。因此,孩子在面对外部世界,尤其是面对外部世界的“威胁性信息”时,会本能地寻求父亲的支持和帮助。如果父亲在面对外部世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焦虑情绪,孩子就容易受父亲负面情绪的影响,易产生焦虑情绪。〔11〕
其次,父亲与孩子共同开展的交互式游戏活动对孩子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与母亲相比,父亲参与孩子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较少,参与孩子体育游戏的时间较多。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父亲往往更善于激发孩子的冒险或尝试精神,尤其是对于男孩子。研究表明,在孩子4岁左右,父亲应多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这对孩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孩子8~10岁时这种影响作用将达到高峰。在放松且无压力的游戏环境中,父亲的参与可以有效释放孩子的情感,让孩子体验到愉悦感,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尤其是焦虑情绪的产生。〔12〕
最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是教养卷入程度最低的一种极端表现,这种情况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带来较多的消极影响。有研究表明,对于单亲家庭而言,父亲的缺席会对男孩的性别角色认知、性别认同发展、学业成绩、心理适应等社会性发展带来重大影响。〔13〕与拥有父亲的同龄人相比,缺失父亲的孩子情绪方面可能会出现更多困扰。〔14〕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外出务工,这些家庭往往会产生父亲缺席现象,这会对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研究指出,学龄儿童的性别角色认知、自尊、生活满意度等均会受父亲缺席的严重影响。〔15〕留守儿童往往更容易表现出冷漠、孤僻、寡言、拘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16〕
三、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孩子的安全感对其焦虑水平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1984年至2010年间的46项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从儿童早期到青少年时期,儿童的焦虑情绪与其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密切相关。与安全依恋型儿童相比,处于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在社会问题解决和社会亲密关系建立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所以,他们可能会遭受到更多的社会拒绝,获得较少的社会支持。同时,这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水平较差,动机控制和情感调节能力较弱,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所有这些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17〕
父子间安全的依恋关系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安全依恋型儿童较少出现行为问题,他们通常具有更强的社交能力,拥有更多的友谊。父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安全感的形成非常重要,良好的父子依恋关系可以降低儿童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18〕研究表明,与母子依恋关系相比,父子依恋关系在孩子的情绪发展中具有更独特的作用,对孩子的焦虑情绪水平和回避行为等的影响更大。〔19〕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间的依恋质量对孩子社会关系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具体来讲,依恋母亲是儿童内部生理和心理满足的需要,而依恋父亲是儿童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需要。学龄前儿童开始通过活动和游戏认识和接触外部世界,并适当发展同伴友谊等亲密关系,良好的社会关系意味着儿童有更多的自我开放和分享,而父亲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进入更大、更深的社会关系世界,〔20〕减少面对外部世界的恐惧感,增加社会信任感,从而降低社会焦虑情绪产生的风险。
当然,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两种关系在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以及成年阶段产生的心理影响是有所区别的。已有研究较重视母子依恋关系对幼儿期孩子的影响,这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母亲对孩子的照顾明显多于父亲,因此在很多方面对孩子的影响大于父亲。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接触到更复杂、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此时,父子依恋关系的影响会发生明显变化,良好的父子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这需要研究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四、结语与展望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表明,父亲对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已得到一定的关注和重视,但研究仍有待深入。首先,需进一步加强对父亲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在普遍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父亲一般被视为社会建构者,中国文化背景中的严父慈母、男主外女主内等观念体现的对父母角色和分工的定位似乎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的普遍性,但是,这种传统的父母角色和分工定位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其次,可对父亲教养卷入程度进行动态考察。例如,深入考察影响父亲教养卷入程度的各种因素,诸如父亲的性格特点、孩子的性格特点、母亲的教养卷入程度、家庭环境以及孩子的年龄变化等。我们期待研究者能全面深入分析父亲教养卷入程度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处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父亲如何有效参与教养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要加强对亲子依恋关系与孩子发展关系的研究,以期最大程度地减少孩子焦虑情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LAMB M E.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M〕.4th ed.New York:Wiley Publishing,2004:1.
〔2〕BAUMRIND D.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three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r〔J〕.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1967,75(1):43-88.
〔3〕ROHNER R P, VENEZIANO R A.The importance of father love: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evidence〔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4):382.
〔4〕CRESWELL C,MURRAY L,STACEY J,et al.Parenting and child anxie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299-322.
〔5〕VERHOEVEB M,BOGEL S M,VAN DER BRUGGEN C C.Unique roles of mothering and fathering in child anxiety:Moderation by childs age and gender〔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2,21(2):331-343.
〔6〕UJI M,SAKAMOTO A,ADACHI K,et al.The impact of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and permissive parenting styles on childrens later mental health in Japan:Focusing on parent and child gender〔J〕.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3,22(4):1-10.
〔7〕FESTEN H,HARTMAN C A,HOGENDOOM S,et al.Temperament and parenting predicting anxiety change in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The role of mothers fathers and children〔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13,27(3):289-297.
〔8〕MURIS P,VAN BRAKEL A M,ARNTZ A,et al.Behavioral inhibi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A longitudinal study〔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1,20(2):157-170.
〔9〕〔18〕LAMB M E.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M〕.5th ed.New York:Wiley Publishing,2010:58-93,459-485.
〔10〕刘丽莎,等.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42.
〔11〕BOGELS S M,PEROTTI E C.Does father know best:A formal model of the paternal influence on childhood social anxiety〔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1,20(2):171-181.
〔12〕PAQUETTE D,CARBONNEAU R,DUBEAU D,et al.Prevalence of father-child rough-and-tumble play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3,18(2):171-189.
〔13〕LAMB M E.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M〕.3rd ed.New York:Wiley Publishing,1997:191-211.
〔14〕RESNICK M D,BEARMAN P S,BLUM R W,et al.Protecting adolescents from harm: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n adolescent health〔J〕.The Journal of the Ama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97,278(10):823-832.
〔15〕朱淑贞.父亲缺失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16〕陈小萍.父亲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学绩、自尊及人格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7〕COLONNESI C,DRAIJER E M,STAMS G,et al.The relation between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child anxiety:A meta-analytic review〔J〕.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2011,40(4):630-645.
〔19〕ESBJORM B H,PEDERSEN S H,DANIEL S I,et al.Anxiety levels in clinically referred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Examining the unique influence of self-reported 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erview-based reflective functioning in mothers and fathers〔J〕.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3,52(4):394-407.
〔20〕VENSSIMO M,SANTOS A J,VAUGHN B E,et al.Quality of attachment to father and mother and number of reciprocal friends〔J〕.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2011,181(1):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