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5-05 09:56:56李克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企校产学研实验室

李克林

(常州大学 产学研合作处, 江苏 常州 213164)

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克林

(常州大学 产学研合作处, 江苏 常州 213164)

针对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合作对象不稳定、合作形式表面化、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多主体的评价机制,从而形成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

企校合作实验室; 利益驱动; 多主体评价

1 高校和企业实验室建设现状分析

1.1 高校实验室发展现状

高校实验室体系一般可以分为3类: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高校实验室是原始创新的重要基地,还需重视将原始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这也要求高校和企业按需开展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实验室提供了基础和支撑作用,也促进了自身发展和空间拓展。

1.2 企业实验室发展现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企业要建设科研基地,建立研发机构[2]。企业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是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定位于R&D的中游,促进高校院所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7成的大中型企业还没有建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3]。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正在通过政策、项目和运行补助等各种方式营造有利于企业实验室建设和健康发展的环境,希望高校与科研院所也能积极投身其中,而企校合作实验室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图1 高校实验室体系结构示意图

2 建设企校合作实验室的意义

加快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是贯彻“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重要实践。实现高校、企业、学生共赢,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

2.1 建设企校合作实验室是产学研结合的需要

产学研结合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按照特定的规则相配合,形成功能强大、密切合作的系统网络,并在实际运行中达到多方共赢[5]。建设企校合作实验室,就是要面向产业界对生产技术创新的需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打造独立性、公益性的创新服务平台。通过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可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打破基础性研究成果和资源的封闭性,为高新技术孵化提供基地。

网络模型不一定能正确地识别构件损坏程度。引起这种差错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可能是网络没有被提供足够多的信息来区分不同构件的损坏状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譬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数量和安放位置来正确而恰当地捕捉结构的振动特性。在第二、第三层上分别设置传感器,以增加输入信息量。此外,还可尝试改变网络模型的结构,选用两个隐层,更好地区分不同损坏状态和识别60%损坏的构件。

2.2 企校合作实验室更能突出人才培养

建立企校合作实验室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企校合作实验室的建立使高校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得到市场反馈信息,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教研导向,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掌握学科前沿,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效,并提升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6]。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重要的环节,随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科学实验能力以外,教师能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3 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合作对象缺乏稳定性

企校合作实验室的建设是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入的途径之一,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双方浅层面的合作,还要引领企业深度介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但有些企业对于与高校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存在种种担忧,认为牵扯过多精力会影响到公司发展速度,加之这种自发合作行为也无政府部门经费支持[7],因此有些企业不情愿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高校迫不得已每年都要寻求合作对象,阻碍了企校合作实验室的建立。

3.2 合作形式存在表面化现象

建立企校合作实验室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式,是高校与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有些合作也存在表面化现象。因为双方如果没有领会企校合作实验室的真正内涵,没有意识到仅让高校和企业在距离上靠近,无法促进两者之间的深入合作,从而获得有效的合作成果[8]。所以建立企校合作实验室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分工明确,双方要深入认知两者关系和合理定位,提高合作实效,避免出现合作的表面化。

3.3 合作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建立企校合作实验室需要双方都要大力驱动,目前情况往往是高校愿望强烈,而企业利益驱动力度不大[9]。双方合作的运行体系构建不够完全,关系没有全部理顺,加之双方对科研成果评价准则不一,对运行效果无法做出定量评估。从目前已有案例来看,企校合作实验室一般都是某一时段的成功,缺乏规范性,合作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从而导致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和良性循环。

4 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对策

4.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为了推动企校合作实验室实质性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具体的保障政策,这些政策应该对于高校、企业、政府三者的责任、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企校合作实验室保障机制的顶层设计包括机制自身的重构和与外部机制的协同2个方面内容,只有两者同时设计,才有可能建立起比较科学的保障机制。

机制自身的重构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参考专家学者观点,对照实际调研数据,提出机制重构的整体部署。重点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是完善经费制度,政策中应清楚规定合作各方应该承担的费用,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拓宽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来源,保证可持续发展;二是明确主体责任,政策中应明文规定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的责任,并且要明确承担相应责任的后果。

企校合作实验室保障机制不是孤立的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其他机制的影响,所以制定过程中要注重与外部机制的协同,实现良性互动[10]。一是注重与产学研合作机制协同配合,享受国家、省、市关于产学研合作的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领作用;二是注重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协同配合,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相关行业的整体创新水平。

4.2 建立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极大地释放人类的动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任何活动都尽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是利益驱动作用必须要用法律等规范性制度去约束,运行要循规蹈矩,否则就不好驾驭。

建立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对于形成企校合作实验室发展的良性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就是获得利润,推动企校合作实验室建设需要双方投入优势资源,以期获得自身利益。

企业通过实验室建设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参与到高校教育改革、教学创新活动中,可以开展新产品研发、培训企业员工、提高自身知名度,通过订单式培养获得对口技能型人才;高校通过实验室建设与企业深入合作,可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获得真实现场指导教学等优势;学生通过此合作可获得在企业实践的机会,更具有实际操作能力,领取合理报酬,获取毕业后被企业优先录用的优势,形成多赢的局面[11]。

建立利益驱动机制的关键往往还在于选择能够产业化的合作项目。产业化的项目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样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从内部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4.3 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企校合作实验室的运行要得到政府、高校、企业、学生的认可,就必须要给合作各方带来所需要的利益,因此,怎样对合作成效进行质量评估、提升合作质量,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根据国内外经验,成立专业的评估委员会,建立多主体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专业评估委员会可以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相关人员,也可允许有第三方机构参加[12]。考核评价机制要加强过程评价,重点看发展、看进步、看成效。考核过程中,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过去以政府评价为主的方式,让高校、企业、政府甚至是第三方也参与到评价中,这样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评价内容多元化,常规评价往往只包括形成多少销售额、为企业带来多少效益进行评估,现在可以加上对开展产学研活动次数、服务中小企业户数、带动服务资源户数等内容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多元化,因地区发展差异,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等级评价标准,因行业发展不均,对不同行业也做出不同等级的评价准则,不搞“一刀切”。在实践中,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的反馈调节作用、激励性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成为促进企校合作实验室良性发展的有效方式。

5 结束语

建设企校合作实验室对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的产学研事业跨越式发展,是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成为今后产学研合作中越来越重要的形式。

References)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Z].2012.

[2] 王晓锋,王连军,戚湧.创新产学研合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8-10.

[3]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N].新华日报,2012-10 -22(A01).

[4] 张春平,唐建华,陈世童.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95-199.

[5] 王昌农.探索高校专业实验室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J].教学研究,2010,33(5):72-74.

[6] 侯凤才,张国.高校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80-185.

[7] 赵小强.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及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38-140.

[8] 成军,饶家辉,李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101-102.

[9] 张灵,禹奇才,张俊平.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9):28-30.

[10] 邵一江,孙芹英.地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以合肥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7):13-15.

[11] 焦洪超,杨萍萍,崔言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浅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3):20-22.

[12] 钱小明.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效的认识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15-117.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ve laboratories and countermeasures

Li Kelin

(Cooperative Office of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In view of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laboratory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existing unstable object surface,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not perfect,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establish a sound mechanism of legal protection, and establish a win-win benefit-driven mechanism and an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multi agents,so as to form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laboratory; benefit-driven; evaluation of multi-agents

2015- 03- 30 修改日期:2015- 07- 06

2013年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环境建设项目“常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能力建设”(2013GH560570);2014年常州科教城院校(高职教育园区)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常州科教城研发机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K2014205)

李克林(1981—),男,山东茌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教育管理研究.

E-mail:likelin@cczu.edu.cn

G482

A

1002-4956(2015)10- 0251- 03

猜你喜欢
企校产学研实验室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2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应对结构转型升级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企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调查与思考
企校合作面点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
食品界(2016年8期)2016-05-14 18:29:25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