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梅,郑继范,黄文燕
(1.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上海 200093;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 200082)
跖筋膜炎是指发生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结节起始部的无菌性炎症,是引起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为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足跟压痛点的局部封闭、外用药物、针灸、小针刀、跖筋膜松解术和牵拉疗法等[1]。近年来,笔者采用麦粒灸配合针刺治疗跖筋膜炎患者2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2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40例跖筋膜炎患者均为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曾用药物、理疗等治疗疗效不佳者31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中男7例,女 13例;平均年龄为(52±6)岁;平均病程为(14.6±1.3)个月。对照组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4±5)岁;平均病程为(15.1±1.1)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①跟骨下偏足心处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散;②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更明显,活动后减轻,但走路较多后疼痛又加重;③查体可见马蹄足样步态,触诊可及跖筋膜区压痛,压痛点尤以跟骨结节内侧最明显。
①排除跟骨脂肪垫炎、跟下滑囊炎等引起的足跟痛患者;②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者;③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糖尿病等疾病;④不能坚持治疗者或服用止痛药影响疗效者。
2.1.1 麦粒灸治疗
取阿是穴。采用精艾绒制成麦粒大小的灸壮置于阿是穴上,点燃线香,患者有灼痛感时,去掉残艾,每次灸5壮。如灸后起泡,术后嘱患者不可刺破灸泡,让其自然吸收。如发生溃破,只要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和清洁,无需其他特殊处理。
2.1.2 针刺治疗
取三阴交、太溪、太冲。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然后采用 TDP照射足跟底部,留针20 min。
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及操作同治疗组针刺治疗。
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
晨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评价,即画1条长100 mm的直线,左侧“0”表示“无痛”,右侧“100”表示“无法忍受的痛”,将患者晨痛强度标记在相应位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估。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相关标准结合 VAS评分改善率进行评价。VAS评分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痊愈:跟痛消失,无压痛,可自由行走。VAS评分改善率≥75%。
显效:跟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压痛,行走无困难。VAS评分改善率为50%~74%。
有效:轻度跟痛,压痛较轻,行走略困难。VAS评分改善率为25%~49%。
无效:跟痛无好转,行走困难。VAS评分改善率<25%。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7.0软件统计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0 70.79±1.61 18.51±1.481)2)对照组 20 73.62±1.54 37.46±1.321)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10.0%和9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跖筋膜能够保护足底肌肉、肌腱,支持足弓的协同运动,维持足底部分关节的生理活动。跟腱挛缩、高弓足、平足等足部畸形及足部的外伤、足部长时间承重、慢性劳损等均可使局部肌肉、筋膜牵张,引发筋膜附着点或纤维的损伤,从而发生炎性反应,形成退变、纤维化,最终导致跖筋膜炎。目前认为足底生物力学机制异常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疼痛,恢复筋膜的柔韧性,逐步恢复活动功能。患者应减少运动量,避免负重活动,鞋垫、跟杯、牵拉疗法等可减轻跖筋膜的张力,维持足弓结构,可缓解疼痛[4]。跖筋膜的紧张可使足弓升高,也可使跖筋膜的起点受到牵拉,这种反复的牵拉及年龄增长的因素,容易在起点造成轻微的撕裂伤,从而发生囊状退行性病变。在病理上发现跟骨结节跖筋膜起始部非常致密,这正是检查时最常发现的压痛点[5]。夏筱方等[6]用麦粒灸治疗跟痛症65例,总有效率95.4%,提示艾灸可明显改善足跟骨及其脂肪垫、跟骨滑囊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产物排泄及病灶的修复。黄迪君等[7]对实验性RA大鼠麦粒灸“肾俞”“足三里”,结果发现麦粒灸治疗可明显清除炎症局部组织中 5-HT、HA、PGE2,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水肿、疼痛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足少阴之脉“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足跟部是足少阴肾经经脉和经筋循行分布的部分。跖筋膜炎属“伤筋”“痹证”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寒湿之邪乘虚而入;或劳损凝滞筋脉,闭阻不通,不通则痛。取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及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可补益肝肾,三阴交能养血活血。跖筋膜炎的压痛点位于跟底部针之较痛,患者较难接受。《灵枢.官能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麦粒灸为直接灸的一种,短暂的灼热、灼痛感觉与持久的穴位炎性反应为其特殊的刺激形式,可起到温经通络、散寒活血、逐痹止痛的作用。
麦粒灸灸阿是穴,灸温热力深透,直达病所,可刺激局部激活生理活性物质,引起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软组织的修复[8-11]。此外,麦粒灸还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炎性递质的释放,提高对氧自由基的消除能力,减轻对细胞的损伤,促使炎症消散,消除疼痛[12-15]。有学者分析,麦粒灸法的灸疮效应特点,包括灸疮的应激反应、轻微创伤导致的疼痛刺激以及热辐射刺激3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充分调动3方面的共同协作,启动中枢及外周的复杂调节系统,是麦粒灸防治疾病的关键[16-18]。因麦粒灸相对于常规艾炷灸大大减少了施灸的面积,故易于被患者接受,而施灸部位的缩小又集中了艾灸的功效,使其作用更为深透的同时,又缩短了疗程及治疗时间,体现了麦粒灸具有更安全、简便且无副反应的特点[19-20]。灸疮对穴位也有持久的刺激,从而弥补针之不足,提高针灸治疗跖筋膜炎的疗效,较单纯针刺治疗见效更快,疗程更短。本研究结果表明,麦粒灸对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有良好的镇痛效应,且具有愈显率高、无不良反应、操作简单等优点,提示麦粒灸对消除跖筋膜局部炎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软组织修复和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本研究临床病例较少,单纯麦粒灸与针刺对照比较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645-1646.
[2]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6-16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
[4]桂柯科,俞永林,姜建元.跖筋膜炎所致疼痛的治疗方法进展[A].全国软组织疼痛微创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64.
[5]AH·克伦肖著,过邦辅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M].上海:上海翻译公司出版,1991:466.
[6]夏筱方,盛灿若.麦粒灸治疗跟痛症 65例[J].江苏中医药,2012,44(10):59.
[7]黄迪君,余曙光,韩哲林,等.麦粒灸对实验性 RA大鼠局部组织炎症介质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43-44.
[8]蒋素珍.电针结合麦粒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0):122-124.
[9]付铃,万茜,徐天舒,等.麦粒灸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外周血中IL-10表达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4):305-309.
[10]朱沛荣,李万瑶.电针加麦粒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8):20-21.
[11]李林燕.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6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6):442.
[12]吴焕淦.中国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2-323.
[13]郭锰,李惠.麦粒灸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155-156.
[14]董鸿智,王渊.麦粒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5,36(5):605-607.
[15]付铃,徐天舒.麦粒灸治疗痰瘀互结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2):1089-1090.
[16]诸毅晖.艾灸的微创效应与灸法退热机理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1,3(1):57-58.
[17]卞镝,隋月皎,田辉.麦粒灸配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疗效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7):50-52.
[18]金泽,李斌.麦粒灸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9):803-804.
[19]郭锰,李惠.麦粒灸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155-156.
[20]张静,王玲玲.艾灸治疗化疗常见副反应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4):4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