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婷,艾宙,奚玉凤,苏临荣,黄世祺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珠海医院,珠海 519015;2.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广州 510030)
面瘫是针灸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针灸的优势病种[1],为WHO推荐的针灸适应证之一。俞氏经络测治法是源于知热感度测定及中医传统经络腧穴理论的一套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其中知热感度测定是通过对经络腧穴热刺激的反应来判断经络虚实的诊断方法[2]。该法在50年代由日本赤羽幸兵卫[3]最初提出,即在十二经的井穴上用点燃的线香烧灼,测定患者各井穴对热的感应,观察各井穴的差别,以判断经络虚实,指导针灸临床诊治[4]。而俞云教授将知热感度测定与临床经验相结合,总结出俞氏经络测治法,根据临床经验确定了两套穴位测量系统,即井穴-背俞穴系统及原穴测量系统。通过对患者井穴和原穴的知热感度检测判断其虚实属性,继而在其对应的背俞穴或原穴上进行补虚泻实法达到治疗目的。传统的知热感度测治法虽有文献报道,但未见用于面瘫的诊治。笔者采用俞氏经络测治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患者3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60例面瘫患者均为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6±11)岁;平均病程为(2.63±1.43) d;左侧发病11例,右侧19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7±14)岁;平均病程为(2.67±1.54) d;左侧发病11例,右侧1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公布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中的西医诊断标准。①病史为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②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③脑CT、MRI检查正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公布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诊断标准。①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②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③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④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生的一侧面肌麻痹;③年龄为18~65岁;④病程≤7 d;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其他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手术损伤、中耳和乳突感染)、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桥脑病变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等;②其他严重的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③孕妇或哺乳妇女。
①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②不能坚持治疗,自行退出研究者。
2.1.1 经络测治法
由桡侧到尺侧各指甲角旁0.1寸的指甲角旁测定点依次对应相应背俞穴,由内侧到外侧各趾甲角旁0.1寸的指甲角旁测定点依次对应相应背俞穴,原穴为传统认识上的原穴。背俞穴与各指甲角旁测定点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背俞穴与各指甲角旁测定点对应关系表
患者先平卧休息 10 min,测试者取点燃的线香火头距离所测穴皮肤2 mm处进行烤灼,线香确保与指甲保持水平关系,以患者不能忍受线香灼热感为度, 将节拍器设定为每分钟 120拍,及时记录各穴的知热感度值。先患侧,再健侧,双侧对称执行。测定完所有指甲角旁测定点后,测定原穴。将所有受试穴分为 4组(上肢指甲角旁测定点、下肢指甲角旁测定点、上肢原穴及下肢原穴),算出各组知热感度的平均值。若某一指甲角旁测定点或原穴的知热感度值大于其所在组的知热感度值平均值的 150%,则规定此穴位属虚证;若小于其所在组的知热感度值平均值的 50%,则规定此穴位属实证。以上操作分别在首诊治疗前及治疗 5、10次后进行,并根据俞云教授总结出的经络测定表选用相应的背俞穴及原穴进行金针补虚及银针泻实。患者取平卧或伏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25 mm毫针垂直于皮肤进针,过皮后缓慢刺入至相应深度,做小幅度提插捻转,至患者有酸麻胀痛等得气感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3个疗程。
2.1.2 针刺治疗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范教材《针灸治疗学》(第2版),取水沟及患侧承浆、风池、太阳、阳白、下关、颊车、地仓、阳陵泉,健侧合谷穴。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25 mm毫针垂直于皮肤进针,过皮后缓慢刺入至相应深度,做小幅度提插捻转,至患者有酸麻胀痛等得气感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3个疗程。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穴、操作及疗程同治疗组针刺治疗。
3.1.1 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对病情程度进行分级。Ⅰ级为正常;Ⅱ级为轻度功能障碍;Ⅲ级为中度功能障碍;Ⅳ级为中重度功能障碍;Ⅴ级为重度损害;Ⅵ级为完全麻痹。
3.1.2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6]
根据面瘫的症状体征,对额肌运动、眼睑开合、鼻唇沟深浅、耸鼻运动、口角歪斜、鼓腮漏气、食物滞留、颈阔肌收缩功能、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流泪不适、下颌角耳部乳突部疼痛12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根据症状体征严重程度分为4个级别。正常或双侧对称为0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为1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为2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为3分。将各单项评分相加,评分和0分为正常;1~12分为轻度功能障碍;12~24分为中度功能障碍;24分以上为重度功能障碍。
采用PASW Statistic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1 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n)
3.3.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比较
由表 3可见,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8.70±2.82 2.47±2.871)2)对照组 30 17.10±3.45 5.07±3.751)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面瘫是以颜面部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单侧发病,双侧同时发病者甚少[7-10]。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包括寒冷刺激、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及免疫因素等,但确切病因仍不明确,目前认为以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11-13]。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素体经络空虚,外邪侵袭(以风邪为主),以致经络不通,气血不和,肌肉纵缓不收[14]。《金匮要略》:“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癖不遂。”其根本在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不调。俞云教授以知热感度研究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经络测治系统,其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测量,将经络失衡进行量化,判断经络的虚实状况,进而进行相应的补泻,调节经络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以往对知热感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从井穴测得的知热感度中获悉某一经络的失衡,而缺少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俞氏经络测治法的井穴-背俞穴系统及原穴系统无疑是充分利用了背俞穴和原穴的治疗作用。该方法从整体观念出发,整体调治,平衡经络气血,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穴的虚实进行补泻治疗,故本方法是一种针对疾病根本病因的治疗方法。面瘫传统针刺方法以局部针刺多见,现代还涌现出电针、灸法、穴位贴敷等治疗方法[15],但均以疏通局部经络为主。而俞氏经络测治法可以从整体调节人体的经络系统,符合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配合局部针刺,故在面瘫的治疗中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陈晓琴,李英,邙玲玲,等.循证医学与贝尔面瘫针灸临床研究中不同疗法评价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877-1879.
[2]宋军摘,林尚译.卵巢类固醇激素与妊娠期 Bell面瘫发病率增高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6,20(4):216-247.
[3]艾建伟,李金霞.Bell’s面瘫诊疗概况[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6):46-48.
[4]朱文宏,薛程远,马文珠,等.知热感度测定法对十二井穴正常值的测定[J].针刺研究,1996,21(1):31-33.
[5]House JW, Brackmannn DE. Facial never grading systems[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85,93:146-147.
[6]东贵荣,鲍春龄,周艳丽,等.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摘要)[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北京),2011:126-132.
[7]司宝霞,魏安宁.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与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127-129.
[8]虞彬艳,宣丽华,吕善广,等.粗针督脉平刺治疗缺血性面瘫大鼠的机制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3):256-259.
[9]张丽凤,李心沁.针药并用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5,38(2):37-39.
[10]苏宁,陆湖清,邹永英,等.针刺奇穴在留针针面上施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 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57-58.
[11]曾丹,李光勤.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3):448-450.
[12]徐世敏,张怀艺,郭耀光,等.针罐结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9):158-159.
[13]史慧莲,刘正.周围性面瘫神经定位诊断与针刺的疗效相关性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4,37(4):48-50.
[14]艾宙,曾令烽,温夏露,等.“陈氏针法”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10):881-884.
[15]郑晖,李瑛,陈敏.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刺灸方法的循证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