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媛媛++邱英俏
摘 要 结合初中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就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初中音乐;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124-02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丰富课堂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为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注入生机与活力,不断拓展和完善初中音乐教学体系,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用录音机播放音乐作品,然后由教师进行口头讲解。在这样的欣赏课上,学生只能依靠耳朵倾听音乐,甚至有的学生将音乐课当成一门休闲课程,大都认为这门课程无足轻重,对于录音机中播放的音乐内涵一概不知,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而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则可以一边播放美妙的音乐,一边呈现直观动感的画面,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器官,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全面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交响乐”时,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口语讲解,那么这样的音乐课就显得枯燥乏味,与语文课、数学课有何区别?所以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更不能让学生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真谛。
2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音乐赏析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这种能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更无法用语言进行传递。为此,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在欣赏“荧屏乐声”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音画对照”的优势,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没有声音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中是一种怎样的氛围,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配乐,并感受有声和无声的区别。又如,在欣赏《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时,教师可以用大屏幕播放露丝和杰克相识、相恋、诀别的三个场面,让学生在音画对照的氛围中体会二人深厚的情感,感受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即使没有太多的讲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感染作用油然而生,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
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前对音像作品进行剪辑与处理,在课件中加入很多影视片段,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不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弥补教师语言讲解的不足,化解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首乐曲时,可以先整段播放,再分段欣赏;也可以先一段一段地单独播放,再循环播放,让学生反复倾听,从而加深学生对乐曲的印象,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3 借助信息技术优势,组织学生协作学习
音乐课堂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因此,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也不能只让学生听和看,忽略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应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协作学习和交流。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机会和便利,可以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实现资源的共享,意在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创造能力。如在学习《伏尔加船夫曲》这首曲目时,教师事先在网上设计一个“资料库”,将“伏尔加船夫曲”这首曲目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放在这个“资料库”中,让学生通过访问“资料库”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搜集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时地在“资料库”上发布和“伏尔加船夫曲”这首曲目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一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具有交互性和趣味性,打破时空的限制,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随时进行沟通交流,一起探讨问题,取长补短,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4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多元文化渗透
音乐这门艺术的多元化不仅表现在其演唱方法、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等方面,其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音乐是一门具有多样化表现形式的课程,包括多元化的演唱方法、创作方法、表现方法等,同时,音乐本身也富含多元化文化背景。如中国的民间歌舞,每个民族都有其风格相异的建筑、风俗习惯、舞蹈、语言、服装等,所以音乐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和图片的方式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将所需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细细体会与品味。这样不但增强了音乐教学的感染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及主要特色。
5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保障整合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教学的实施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都要依靠教师,所以,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和计算机水平对实现音乐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计算机水平,一方面要从观念上进行调整改进,坚持与时俱进,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教师要掌握课件制作、动画设置和视频剪辑等信息技术,从教学实情出发,加入自己的教学特色,使教学课件更符合教学实际,提高课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条件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增进广大师生互动交流,实现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另外,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时机,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将音乐教学和信息技术完美结合起来,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学是时代的产物,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和缺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其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朱震荣.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探索[J].新课程,2012(3):98-99.
[2]薛宾.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J].文教资料,2008(21):87-89.
[3]翁超.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2003(2):101-102.
[4]李山.怎样面对信息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J].教育仪器设备,2001(3):32-34.
[5]刘刚.从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谈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0(2):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