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央央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互动式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24-01
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彼此交流沟通,相互之间进行探讨活动,解决具体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动态发展过程中避免了枯燥乏味的任务式教材讲解,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成为主动接受知识的主体,教师教学则从管控性变成指导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
一、结合学生兴趣,营造互动学习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未知事物感到好奇,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也比较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互动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可将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喜欢的事物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的。如教师在上课前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在形象生动的影像中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从而实现有效的生境互动。比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如果只是对诗歌内容进行口头翻译表述,会使课程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对此,教师应当根据课文具体内容,利用影像和音乐资料将学生们的思绪都集中到对课文的思考上来,让学生仿佛感受到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通过情境化的创设,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释放了学生更大的学习潜能。
二、加强学生相互交流,促进生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使课堂形成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从主控者变为指导者,对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因为小学生好奇心强,比较喜欢争辩和发问,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为学生营造讨论环境,如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获取更多知识。教师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争论课题,比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恐龙》一课时,教师查找到有关恐龙的一些资料和图像,在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讲述恐龙的基本种类,并提出问题:“恐龙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恐龙是如何灭绝的?为什么会灭绝呢?”这一问题引起学生们的争论、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最后再由教师为学生们具体阐述恐龙灭绝的原因,提醒学生要爱护环境,由此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形成了互助合作的教学氛围。
三、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与学两类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并随时产生交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积极能动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也是提升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鼓励者,语文课堂就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网络环境资源的基础上,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未知事物的认识,促进学生向教师提问题的概率,从而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两者的关系不再是机械的教授和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接受和对应的指导。如在文本赏析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自我品评文本的字词句章,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多角度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的经验、情感和价值观对话,活跃了师生互动,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进步。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亲近感,从而高效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去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