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显峰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眼科,湖北 十堰 442012)
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也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06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实证,以湿热致病,常伴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或大便溏薄,苔白厚腻,脉缓;虚实夹杂,多见于平日素体正气不足,或久病气阴两伤之人,证见黑睛生翳,状如凝脂,然无肿无痛,溃久不收,或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脉沉细或弱。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眼科学》[2]中的诊断标准,即具有典型的真菌感染灶、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确定真菌感染(刮片检查见真菌菌丝,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见真菌菌丝,真菌培养阳性,3项中任意1项阳性即可);48 h内未接受有效抗真菌药物治疗;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对那他霉素过敏;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其他感染性眼表疾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不配合治疗。106例患者中,男75例,女31例;年龄21~65岁,其中21~40岁22例(20.75%),41 ~60 岁 82 例(77.36%),60 岁以上 2 例(1.89%)。按就诊先后顺序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炎症程度、中医体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5%那他霉素滴眼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292,规格为每支10 mL∶50 mg)和0.2%氟康唑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5,规格为每支5 mL∶25 mg)滴眼,每次1滴,每小时1次;先滴用氟康唑滴眼液,15 min后滴用那他霉素滴眼液,让那他霉素滴眼液可较长时间黏附在病灶表面,每日可滴药12~13次;酌情使用阿托品散瞳。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用熏蒸,内服中药根据证型不一而有所不同,实证给予玉屏风散合银花土茯苓汤加减治疗,虚实夹杂治疗在祛湿热药基础上加健脾益气养阴之药,如党参、生地黄等,每日1剂,每日3次;中药熏蒸,以龙胆草、黄柏、白鲜皮、蒲公英、车前草、金银花等煎水熏眼,将以上药物置容器内煎煮至沸,小火继续煮10 min后,置药液蒸气温度至感觉舒适时,以卷筒罩于容器上聚拢蒸气,睁开患眼,对准蒸气进行熏蒸,保持温度适中,防止烫伤,每天1剂,每天2次,每次20 min[3]。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5 d为1个疗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疗效。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角膜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角膜恢复半透明或透明,前房积脓消失,视力恢复或提高,涂片镜检未见真菌菌丝(病原菌检查为阴性);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角膜溃疡缩小,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涂片镜检未见真菌菌丝(病原菌检查为阴性);无效:用药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角膜溃疡扩大或穿孔,前房积脓加重,结膜囊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真菌菌丝(病原菌检查仍呈阳性)。以痊愈和有效计为总有效。记录患者的痊愈时间和药品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
结果见表1和表2。试验组40例痊愈患者的平均痊愈时间为(16.15±1.38)d,对照组 28 例痊愈患者的平均痊愈时间为(24.16 ±1.1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例(%),n=53]
真菌性角膜溃疡系真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多数患者起病时有诱因史,其中外伤最常见。近年来,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成为真菌性角膜炎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真菌在角膜组织的繁殖,其产生或与之关联的霉菌毒素、蛋白溶解酶以及真菌可溶性抗原等的刺激,可使角膜产生严重炎症反应,甚至形成溃疡,在短时间内使视力严重下降[4]。
有关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目前西医主要是抗真菌疗法,如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以那他霉素为主)[5]、唑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6]、棘球白素类(如卡泊芬净)[7],以及 0.2% 洗必泰葡萄糖酸盐溶液、磺胺嘧啶银[8]等。本研究中所用西药为那他霉素和氟康唑滴眼液,局部用药,不良反应少,有效率达75.47%,且治疗前后视力有显著提高。
真菌性角膜炎属中医学“湿翳”范畴,实证以湿热型见多,又由于本病患者多见于平日素体正气不足或见久病气阴两伤之人,常有虚实交杂[9]。因此,治疗常以清热祛湿为主,以固本扶元为辅。玉屏风散合银花土茯苓汤中的组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黄柏等清热,而车前子、土茯苓等祛湿,黄芪、白术等补脾胃健肾气,共奏清热祛湿、扶正气之效;同时配合中药熏蒸,药液以气雾状态直达眼表,易于吸收,帮助溃疡面修复,且可有效缓解因长期局部用药引起的眼部干涩不适。
对于真菌性角膜炎,重在早期诊断,应尽早进行合理地综合治疗,使疾病在发病之初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可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ZY /T001.1-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惠延年 .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98.
[3]周 珊.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8例[J].中医研究,2012,25(2):19-21.
[4]徐春军,姜 华,杨 姣,等.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J].眼科研究,2003,21(2):223.
[5]张 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1例[J].中国药业,2005,14(10):76.
[6]瞿玲辉,李良毛.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进展[J].眼科研究,2010,28(2):178-182.
[7]钟文贤,谢立信,史伟云,等.真菌性角膜炎654例感染谱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 681-1 685.
[8]Florcruz NV,Peczon Ⅳ,Evans JR.Medical interventions for fungal keratit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8,23 (1):CD004241.
[9]刘亚男,史 薇,赵 欣,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1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