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炳耀
【摘要】合作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良方。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讨论和探索当中。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改变学生对学习持有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实际教学条件和教育水平的限制,目前在农村中学教学中,合作性教学模式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限制和难度。如何在农村教学教育工作中开展合作性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合作性教学的概念和含义,以及开展合作性教学模式在农村教学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关键词】合作性教学 合作 农村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54-02
一、合作性教学的含义
要开展合作性教学,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合作性教学。合作性教学是指学生与老师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讨论、相互合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取得共同进步的学习方法,是指在某特定环境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性教学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课堂上的问题;课堂外,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互相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和解决课堂上或者预习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合作性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的是学习双方通过互动讨论、共同探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套用常规的灌输教学模式。
二、农村中学教学的普遍情况
中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任务性学习阶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只关注“量”的多少,即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学生听了多少,学了多少,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通常缺乏学生学习兴趣和团体意识的激发和培养。中学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一味的接受和消化,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问题的动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和思想上的认识导致中学教育阶段难以开展合作性学习和教学工作。然而开展合作性教学模式却很有必要,这不仅是常规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教学理念和认识的转变。
三、合作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合作性教学的中心是相互合作,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学生学习进步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赢。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师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的重视程度以及合作性教学的开展情况。
随着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合作性教学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它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实现师生互动并改善师生关系。学生还可以在相互学习和讨论中获取新思路,更有效率的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信心,培养对问题的探索兴趣。而且相互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
四、合作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在教学工作中合作意识的缺乏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观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缺乏对合作性教学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主要的主观影响因素,如教师缺乏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缺乏开展互动性学习的经验。这样就会导致课堂学习氛围难以得到有效活跃,班级文化建设和合作性教学难以开展。而客觀方面的原因则主要表现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学设施的限制等。在众多因素中,主观方面尤其是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影响较大。
五、如何开展合作性教学
要能有效的开展合作性教学模式,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应与时俱进。教师应该全面理解现代化教育改革思想,形成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认真贯彻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方针。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合作性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校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宣传,灌输现代化教学理念,积极营造健康极向上的学习文化,让社会群体支持教学和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合作性教学的开展还需要一定的设施条件为基础,如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实验基地等,只有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合作性才能顺利的开展。
合作性教学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协作互助性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方法。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水平,开展合作性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然而要在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有效的实施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协作。相信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进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教学理念的转化,合作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开展,最终达到学生和教师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