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
自我们南京在2009年提出“有效教学年”后,全市老师都在践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2014年,栖霞区六年级教研组确定了以“明确目标、精选内容、有效对话”为主题的专题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学员都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实践、反思。“明确目标、精选内容、有效对话”就是要求每个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想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并把这三个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
记得九十年代曾经盛行的“目标教学法”,就是在上课伊始,老师用小黑板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老师要教学哪些内容,下课前,让学生再次对照教学目标,看看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现在,我们提出“学习目标”,虽然只是两个字之差,但是却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教学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现在老师心中有学生,老师要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
一、如何明确目标
第一,老师要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不但有总的目标,还对不同的阶段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每个老师要经常温习,不断研读,做到心中有目标。我觉得金立义校长对课程标准中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概括的很全面,我借用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1)培养朗读和默读能力;(2)品味词句的能力;(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4)领悟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情感的能力;(5)学习不同文体的能力;(6)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7)开展课外阅读,并要达到一定的量。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可见研读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第二,老師要研读文本。只有了解整册书、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内容老师才能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合适的目标来。课程标准只是给出了阶段性目标,那么每册书、每一个单元、每一课的目标就要靠执教老师去细化分解。因此,老师要实现总的目标,必须从每一课的目标去实现。钱梦龙老师说:“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产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老师可以把自己阅读文本遇到的障碍作为教学难点或者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教师读文本不仅读课文,还要和作者进行对话,了解写作背景,写作目的,这样更有利于读懂文本。教师还要读懂编者编写整册书的编排意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定准每一课的目标。
第三,老师要研究学生。教师研读教材达到一定的深度,还要了解学生。城乡孩子毕竟是有差别的,校与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也有差别,为此制定学习目标还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以免目标过高学生不易达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标过低,学生轻而易举就完成,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智能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只有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教学目标,教与学才会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目标也才能在前行中得以实现,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
二、如何精选内容
教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千挑万选才被编入教材的,每一课都有可嚼性,如果每一方面都作为训练点,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肯定是完不成的,并且整个课堂肯定是支离破碎的,而且高年级每一篇课文又都比较长,如何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只有学会取舍。如何取舍呢?我想要依据以下几点:
第一,精选内容,首先得根据教学目标。上文已经阐述了,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内容,只有内容选准了,目标才能达成。如,在教学《钱学森》一课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品读钱学森的话语,体会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让学生先画出文中钱学森说的话,就抓这两句话,研究在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语言,再加上美国将领的话,从正面和侧面挖掘文本的内涵,学习人物的品质,这样钱学森的爱国情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堂爱国教育。
第二,精选内容,得依据单元训练要求。如,11册第六单元——名人风采——人物特点。这个单元是写人的,因此训练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形象成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如,通过钱学森的话体会他的爱国之心;通过典型事例感受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通过语言体会巴金的谦虚、爱国、乐于奉献和珍惜时间的品质;通过语言体会林肯的宽容、睿智。每教学一课,我都把学习写人的方法作为一个学习目标,这一个单元学下来,学生知道可以从不同方面塑造人物形象,为阅读和学写人物的文章积累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第三,精选内容,得依据文章结构。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条理非常清晰,并且课文很长,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呢?我发现这课有一节过渡段:“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教学时我就选取这段进行教学,目标集中,内容集中。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画有关句子:为什么说霍金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他是个生活强者表现在哪里?围绕这个过渡段设计的这两个问题读懂了,霍金的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物形象就立在孩子的心中了乐,说他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精选内容得重新组合课文内容。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在仙林外校听此文的公开课时,做课老师就对这一课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把文中描写青海高原环境的词语放在一组,让学生再到文中找描写高原环境的其它词组,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到高原环境的恶劣。再让学生读在这种环境里生长起来的柳树奇特的外形、生长过程,从而体会到高原柳树的顽强生命力,惊叹于它的神奇。
总之,不管是目标的制定,还是内容的精选,都是建立在老师对课程标准的研读理解、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了解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制定出合适的目标,选准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