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之道与生命本真

2015-04-29 00:44梁徐宁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本源老子生命

梁徐宁

摘 要: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奠基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探索之中,老子哲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老子哲学中的生命关怀以“道”为核心范畴,遵循“本源之道”,探究“生命本真”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意识的核心命题。

关键词:老子;道论;本源;生命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5)01-0001-06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季。其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诸侯相攻,礼崩乐坏,中国社会进入第一个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困顿带来思想的契机,中国哲学也进入了第一个突破期。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思索导因于困惑。老子的哲学也是如此。

人类面对纷繁杂多和迁化不息的万有世界,从两个路向进行探索:一是起源问题,一是根据问题。这两个问题,老子用“道”来回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下引只注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万物之生起、存在、成长、灭亡,皆依赖于道。应该说在起源问题上,老子说的比较多、也比较明显;而在根据问题上,老子说的比较少、比较隐晦。这和老子进行思维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道的概念和原始神话中‘混沌观念有明显的联系。”[1]693-694原始的创世神话,是人类对世界本源问题的解答、对世界统一性的把握。老子处在先民创造的原初文化传统之中进行哲学探索,不可能凭空产生“道”的思想。老子的哲学思考既不像神话思维那样出于对神秘力量的自发性“归因”和模糊性解释,也不能说是逻辑的、概念性的,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其思维方式之中必然残留着原始意象思维的痕迹,只不过是已经是在进行一种自觉的探索而已。故可以说,在老子这里,道主要是宇宙论(本源)意义上的,本体论(本原)意义上的道虽然也是老子道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这一层意义实际上是通过魏晋玄学的发展才明朗化的:“《老子》所讲的道、有、无,都是一般,共相;它所讲的天地万物是特殊、殊相。它能看出来一般和特殊,共相和殊相的分别,这说明它的思辨能力是很高的。但是,它对于一般和特殊,共相和殊相的关系认识得不很清楚,或者不很正确。它的本体论的说法,还没有和宇宙形成论的说法划清界限。……它说:道、有、无是异名同谓,这个有是抽象的有,与天地万物的有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一直到魏晋玄学才分辨清楚。魏晋玄学称抽象的有为有,天地万物为众有或万有。这个分别《老子》没有弄清楚。”[2]322-323

我们说,这丝毫无损于老子哲学的价值。相反,老子道论的本源性色彩,更能体现早期道家生命哲学的特点。老子的道论主要是本源性的,体现了老子对天地人(宇宙)秩序的本源性思考、对宇宙生命的生成性理解。只有通过不断地“返回”本源之道,才能超越生命现实的局限,达到生命的本真状态。通过探讨老子哲学中的本源之道与生命本真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握早期道家生命哲学的深层依据和价值选择。

宇宙杂多之中的“一”、万有迁化之中的“常”,是人所要追寻的两种基本秩序,为的是在自然、社会之中安顿自己的心灵。可以说,心灵秩序是“虚位”、“空名”,需要落实在对待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之上来表现和实现。所以,不论是体察自然秩序,还是建立社会秩序,都要有心灵秩序上的“落脚处”,因为前两者作为外在的秩序,不经过心灵的发现和梳理,是不可能想象的。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说老子面对宇宙杂多和万有迁化的思考,体现的是人对秩序的追索。老子面对人的生命处境,有见于人—世界、身—心关系遭受扭曲的现实,试图寻找超脱的办法。实际的情形是,老子对人的主观作为所能起到的作用持有保守的态度,尤其反对人的随意妄动,认为社会矛盾和生命困境皆导源于此。“有为”的反面是“无为”,“人为”的否定是“自然”,有了这样的“主观理念”,再“求证于外”、追本溯源,就达到了本源之道。所以说老子对自然界的智慧体察、对自然无为的道性感悟、对人的身心性命的反观自识,皆有本源之道贯穿其间,都是为了超越重重现实生命的矛盾和限制,试图从根源上来理顺和建立一种秩序、寻找避免和解决矛盾的办法,总之,“道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和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3]1

“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老子认为道在本质上不可界定、不可言说。也许是为了避免把道说得太“实”,或者根本上就是依据道本身的性质,老子才运用譬况比拟和否定的方法来表达,努力营造空旷虚灵的阐释空间,使得道以语言呈现的同时不失去自身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全性质。

老子对道的形态和性质的“描述”是喻示、启示性的,不是论证性的,是超逻辑、超验的,而非经验的和实证的。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达到对“道”的一种“想象”的状态。例如: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

另外一种是否定的表达方法: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第十四章)

道常无名朴。(第三十二章)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老子对“道”的言说方式,不论是隐喻意象,还是否定句式,不仅是一种文体上的选择,也不仅是因为道本身的不可言说性,除了应当考虑到老子思维的历史文化背景之外,我们说这里也代表着老子对待世界、生命、现实、理想的一种基本态度和价值归向。这样的选择还有一个现实的依据,即人们通常要用经验思维把“道”确定为一种形而下的知识,使“道”远离了它作为生命的本真依据的形上之维,妨碍人对“道”做超越性的体察。换言之,除了要探讨万有之源,还要探究生命的本原。没有生命的内在驱动和对生命的困惑,探讨万物的方式只能是外在式的,而且甚至可以说对外在事物的探讨成为一种偶然性的、无关紧要的举动。可以想见,老子对宇宙的思索,并不是想建立关于宇宙的知识系统,而是为了给身心性命安顿根基、寻找归属。这后一层意思,应该说是老子哲学的深层依据所在。

老子认为,道兼有无,以无为本。道生万物,万物皆有名有实,属于形而下的层面。道则属于形而上的层次,没有命名的形质上的依据,说“道”,也只不过是“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无”自然是在天地开始之先。天地万有之先只能是“无”,因为天地产生之后,就不再是“无”了;“有名万物之母”,并不是说万物产生之前还“有”个“有”,“有”、“有名”是和万物一同产生的,似乎万物要等到有了个“名”,它才“产生”了,有名之先仍然属于“无”。庄子说:“物物者非物”(《庄子·知北游》),使物成为物的不是物,使万有成为有的就不能是有,只能是“非有”即无了。所以,不论从本源论上,还是从本体论上,有皆是以无为本。正因为道具有兼合内外的属性,所以,可以通过对万物的观察而获得“道”的启示,也可以通过内省的体悟而获得“道”的体验。身心修养的依据和天地万物自然之理是一体的。通过“道”,我们可以把握到天人相通的深层底蕴。通过本源之道,宇宙作为人的生命基础而得以存在,人也因此而成为宇宙性存在、世界性存在、整体性存在。换言之,除非是整体性的,否则人的存在不可能是本真性的。

“道”之“无”不同于实在界的“无”,而是一种超越性的标志,它属于道,也属于人。“无”不是像“有”那样的实际存在,所以不能像对待“有”那样来把握。因为“无”说到底是精神性的作品,所以“无”远离于实在世界,更亲近于境界论。只有着重于“无”,人才能不被具体的“有”、经验、知识、常识、语言名相、名利、财货声色等所缠绕拘执。“无”对“有”具有破坏性、超越性。

道本身虽然不是确定的“事物”,但是道的显现只有随着具体的“事物”确定下来才能实现、才能为人所“见”。这里就造成了矛盾的局面:道不可见,但道由物“现”;“现”而非道,但必因“现”而“见”。人们依靠(非道的)事物,即道的“迹象”来“见”,因为不能直接面对道本身,所以这里就需要观察、体察的智慧,需要超越于实际的经验知识进行“玄思”,而不能用感知具体事物的办法来对待。把握“道”的方式,是内省式的体悟,是反观内心的“涤除玄览”,如庄子的“坐忘”“心斋”之法一样,之所以带有一种私人神秘体验的性质,乃是因为生命本就是一种“私人事业”,唯有“向内”“自得”,不可“向外取得”。道的体悟是心灵的陶冶、涵养的过程。

老子说“道”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意谓如果只凭借视听之类的官能感觉,那多半会得到假象而遗失道的本真。“道”不是具体的“事物”,所以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命的实体性的“异在”,乃是使人的生命真正作为人的生命而展开的本源与根据。人以生命实践进行对道的体察过程,是一个具体的过程,一般得依赖于具体的人事情境,所以在生活中每时每处每一步都有偏离道的可能:“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第五十三章)人们把“道”落实、贯彻到具体生命活动过程之中,容易把它是对象化、具体化,以对待具体事物的态度与方法来对待道,造成对道的本真品性的遗失,从而偏离道、行不通,出现生命的困顿。懂得调整的人就会明白还得返回到本源之道上来,所以说“反者道之动”,有时不返是不可能的,做事、成事都得靠它。道可自现而不可自见。道不可见,唯人能见。老子说人为“域中四大”之一,大概可以说就“大”在这里了。

作为自然过程的生命节律,受到自然、社会、人心的重重限制与干扰。道生万物,生命亦然,离开了道,生命也是无法产生、存在、生长的。同时,“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五十五章),物极而反,乃是常理。生之以道,死之亦道。道(本根),并非外在于人的生命的客体存在,所以它不是认识的对象,不是人在认识活动之中建构的对象性概念。道不是“概念性”的,毋宁说是“形象性”的。道兼有无、不离有无,既外在于万物,又内在于我心,不能离开万物和人心来言道。道是一种外显则体及万物、内蕴则验及我身的“生生之道”(生命之道)。它是整体性的、普遍性的,包括时、空二元性的整全与周遍。所以体现为一种属人的生命本真和精神境界。

本源之道,体现着人对循环不已的“生生之道”的动态性把握,道由此成为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力的生成性喻示——如果本原之道可以说是一种结构性喻示的话: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第四十五章)

老子这里说的都是生生不已、创化不息的道体—道性之意。可以看出,不论是道体,还是道性,都饱含生成、源始的意蕴。从生命哲学来看,对道的把握过程,也是对个己生命的体验和拓展的过程、是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过程。正是通过“道”,个己的生命和宇宙万物都被统摄一起。人因为有了“道”而可以“到达(返回)”世界、徜徉宇宙,万物也由此“道(路)”而“到达(返回)”生命自身。不过,还得注意一点:儒家也讲“生生之道”,讲“参赞天地之化育”,道家所讲的“生生之道”当定有不同之处,牟宗三议论说儒家所讲的才是“创生”,是从积极的意义上讲的;而道家从自然层面上立论,只能说是从消极的意义上讲“生生之道”,如王弼所注:“不禁其性,不塞其源。”事实上,是“不生之生”之“生生之道”[4]第五讲。

本源之道、生生之道,是一种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可能性,就是始终注重保证自己要处在超越的地位之上,不要被具体的“有”所拘执:“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二十九章)其所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第六十七章),表面上是消极的,背后里则有极为深刻的终极关怀和价值抉择。

依王弼本,《老子》第二十三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而帛书甲、乙本相似,乙本为:“孰为此者?天地而弗能久,有(又)兄(况)于人乎!”对照一下,王本“孰为此者,天地”之句有一问答式,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中说这样的话与第一章相抵牾:“万物既始于道,飘风暴雨亦必因道而生。但是。此言‘天地,岂不违反‘万物得一以生之主旨?显非老子之意。”所以他认为当依从帛书本为是。[5]345-346究其实际,和风细雨、急风骤雨,都是自然现象,都是天地所为、道之体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按照古人的理解,阴阳二气交相感应,阴阳有节而成和风细雨、和气不洽则为急风骤雨。前者可以三日五日持续不断,后者则一朝一夕来去匆匆,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前者自然而后者反自然。因为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自然或反自然的标准。只要是天地所为、道之所现,都是自然;相反,只要是人之所为,都是反自然。以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二十三章,就不再会有不通之处,飘风骤雨乃是天地之所为,天地之所为尚且不能长久,但是人在生命实践中“益生”、“使气”(第五十五章),每每要对自己的急噪、执着等等乃至纵欲的作为要做长久永恒之想,岂不是妄想吗?这样我们再读第七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矛盾了:“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其意无非是:“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又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可见“无为”乃是因顺自然之义。道没有人那样的主观意志,它生成天地万物,皆是纯任自然,不为而为。只有明白了“物壮则老”、“物极必反”是道的基本性格,才能够归依于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第二十三章),而得长久。

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往往有一个“发生论”情节。中国古代有所谓“生之谓性”的原理,儒家依靠这个原理认识人的本性,道家也是如此。只不过两家的立论基点不同,价值指向有别而已。在道家看来,天地的奥秘、生命的本源,只有从源头上才可以找到最终的根据。对天地万物来说,这意味着,如此才能解释宇宙的纷繁杂多和迁化不息;对生命来说,如此才能解决生命的困惑和现实的矛盾;总之是获得一种生命的秩序,包括外在的宇宙秩序和内在的心灵秩序。具体来说,因为道的宇宙的本根、源头、母体,和天地万物一样,人的生命如果能够保有此“母(体)”、“(根)本”,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长久不衰: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第五十二章)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也是王弼所说的“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老子指略》)

在老子哲学中,“母”是道的一个基础性的意象表征。在“母(体)”(本根、本源)的层次上,天地为万物的母体,因为万物自己不能做自己的母体;同理,道为天地之母体。人一方面是万物之中的一员,也是由道而生;另一方面,人又是域中四大之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但是不论人有多“大”,如果他想获得“没身不殆”之法,他就得明白“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在万物是本源之道,在人为生命本真,本源、本真,都不能停留在“有”,而应该超拔到“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和天地万物一样守道不失。老子说得很明白:“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王弼注:“食母,生之本也。”众人扰攘于世俗之“有”,我独澹泊于本真之“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二十一章),唯有珍惜涵养于道、以守道为务,从万物本源之道安顿身心性命,才能达到体道、合道的境界。同时,退一步说,这又非人所能选择的,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第三十九章)。这就是老子的“以母守真”之法。“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只有懂得了道是宇宙的源头,才能够通过对道的体悟与把握而从生命本源上建立生命的根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选择恰当的生活方式,指导生命实践,从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六十四章)减少私欲的干扰,回归淳朴本性。其中的曲折与关键在于,一般的情形是“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五十五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十六章)。以此来体察宇宙之理、指导生命实践,老子得出了他独特的生命境界: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

这里所谓“赤子”、“婴儿”、“朴”、“谷神”、“玄牝”等等意象,象征着道具有虚灵不实、不昧、不已、无穷无限的属性。“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第二十三章),如果能够遵循大道,就会获得道的这种性格。这里有很强的精神性,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灵的境界;也有很强的实存性,可以理解成一种身体的“境界”。也就是说,这里仍然在证明着道是兼有无、合内外的特点。后来的道教之所以能够通过宗教性的解释把老子的“道”绝对化、实体化,成为外在于人的神仙世界的化身,应该说,在老子这里是可以找到根据的。

“以母守真”、“以明显真”。“明”就是通过返回本源之道而获得的生命状态,在老子哲学中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二十二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三十三章)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第五十五章)

《韩非子·喻老》中说:“自见之谓明。”知物、知人,知外在的东西,是有经验、有知识,都是具体的,可多可少,甚至可以量化出来,可以学习、积累。而自知则是一种智慧,难以做“量化”分析处理,只能靠体悟而得。“明”在道论上有其坚实的依据:“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第十六章)所以,当把握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的宇宙之“道”理,就可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但是,观察宇宙天地万物,并不能真正获得智慧、提升境界,所以,“外师造化”之后,还有关键的一步,即“中得心源”,也就是“自得”、“自知”的工夫:“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第七十二章)自知,即是不自我表现,不自命高贵,其实就是“体道”的别称,是对具体事物的经验认识的否定、扬弃、超越,因而表现为生命本真境界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对外在事物的知识性获得、也不是对社会生活的伦理性作为。老子为了使得生命本真不遭受失落,宁愿否弃人的社会作为以及对自然的知性探究,通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而让心灵与自然直接交流,合心于道,守道明真。

从本源之道去追究生命的本真,表达的真实意蕴是对无限的渴望。人在不满足于现存状况的时候,总是希望追根溯源,所谓从其“生”现其“性”。本源方式比本原(本体)方式优越的地方是,本原—本体的追索过程带来对现实具体丰富性的“剥落”,结果获得的往往是人的抽象、虚幻的状态。例如,按照“物物者非物”的逻辑,万物的本原不能是一种“物”,那么“非人”就是追溯人的本真的自然结果。本体之道往往会变成了一种“外在”的规定,成为异在之“理”。但本源论方式在对生命本质的把握上也有自身的不足,因为它从“生”论“性”,主张生道合一,有本质与现象混淆之嫌,有视相似为等同的倾向,也正在此处,后来道教的成仙理论才能逻辑地引申出“可逆理论”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然、社会、人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不能在它们之间整齐划一地规定同样的法则。应当说社会运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命发展也不能无视社会法则,从自然、到社会,再到人的生命,有一个“法则递增”模式,而老子是从个体生命出发来统摄社会和自然,把自然秩序当作秩序的源泉性标志,所以就不能不出现矛盾。

参考文献:

[1]刘文英.漫长的历史源头: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八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责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本源老子生命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保函回归本源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
智者老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